康縣城關鎮:蠶繭「織」就致富路

2019-08-27   隴南康縣發布

距全縣脫貧還有128

距與全國同步小康還有491

蠶桑養殖戶的桑樹苗木基地

初秋時節,走進康縣城關鎮黃家壩村蠶桑產業基地,環顧四周,翠綠的桑園染綠了田間山頭。村裡的養蠶戶們有的正在忙著採摘桑葉,有的正在忙著照顧蠶寶寶,一片繁忙的景象。

近年來,康縣城關鎮鎮村兩級圍繞「抓黨建引領產業發展 強產業助推脫貧攻堅」目標,採取「黨支部+公司+基地+農戶(貧困戶)」的模式,引進康縣佳紡蠶桑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栽桑養蠶及蠶桑綜合產品開發,實施「反租倒包」的辦法,整流域流轉土地,推廣栽植優良桑苗。

城關鎮黃家壩村冬季管理的桑園

「看到自己家鄉的特色農產品在網上走俏,我們越干越有信心。」康縣佳紡蠶桑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黃家壩村的負責人說道,「我們依託甘肅省桑蠶綜合開發工程實驗室及西北師範大學、甘肅農業大學、隴南農林學院等高校,研發並試生產桑葚干、桑葚酒、桑葉茶等產品;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打造生態環保的桑蠶絲製品,加工手工蠶絲被、蠶沙保健枕、桑蠶絲領帶;註冊『天蠶佳紡』、『陳峽』等商標,打造『康』字知名品牌;同時以『美麗鄉村』為依託,把蠶桑生產與鄉村旅遊配套,著力打造集科技養蠶、旅遊觀光、生態採摘為一體的現代化蠶桑產業園區,叫響叫亮『康縣蠶桑產業品牌』,同時在全鎮範圍內扶持壯大想幹事、干實事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免費提供技術支撐,簽訂《蠶繭生產收購合同》,解決農民後顧之憂。」負責人欣慰地說。

康縣蠶桑公司收購的蠶繭

「我是這裡的村民,原來在外面打工一個月才兩三千元,但是我在家裡侍弄桑園一個月平均下來有不錯的收入,年底還有分紅可以拿,比外面打工要好一些。還可以照顧家庭小孩讀書,陪伴老人。」城關鎮勾家壩村民說道。

為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康縣佳紡蠶桑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結合農村「三變」改革,紮實推進「黨支部+公司+基地+貧困戶」的幫扶模式,由支部牽頭、公司帶動,貧困戶通過土地流轉獲租金、桑園務工掙薪金、入股合作社分股金、入園經營得現金等方式,實現了「一地生四金」。去年,康縣佳紡蠶桑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在城關鎮勾家壩村舉行建檔立卡貧困戶產業扶持入股分紅儀式。勾家壩、鄭家溝、東溝、黃家壩村的3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分紅28000元。

文/溫正平

往期薦讀

《李廷俊主持召開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2019年第8次會議暨縣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反饋意見整改領導小組第6次會議

《文元旦一行赴青島市李滄區開展東西扶貧協作交流

【工作通報】2019年前8個月全縣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通報

姿勢已擺好

就等你點啦

監製:齊康慶 審核:馮麗蓉

責編:任志偉 編輯:楊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