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淑群
風日晴和人意好,留得夕陽無限時。養老,是事關百姓幸福、家庭和諧、社會穩定的大事。
吉州區現有60歲以上老年人6.79萬人,占總人口數的18.43%。近年來,為應對老齡化社會到來,該區將養老問題作為民生重點,加快推進和發展 「夕陽事業」。一項項惠老政策陸續出台,一處處養老服務設施投入建設,一個個為老服務舉措落地實施。「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美好願景,正從夢想照進現實,煥發出「朝陽活力」。
提升居家養老服務,搭建智慧養老平台
近日,吉州區北門街道塔水橋社區87歲老人陳斌早上外出未歸,家人非常著急,便撥打了該區智慧養老平台服務電話,請求幫助。平台接到求助電話後,迅速利用平台系統對老人的手機進行定位。10分鐘後,工作人員趕到定位地點,與家屬一同沿路尋找,終於在定位地點贛江賓館附近找到了老人,一起將他護送回家。
家住文山街道倉口社區85歲的鄧裕民與老伴因年事高、行動不太方便,平日很少出門,老兩口在家也定期能享受到助老員打掃衛生、洗衣做飯、陪伴聊天、去社區衛生站健康體檢等上門援助服務。
目前,吉州區約有90%的老人選擇居家養老,老年人在家居住,由社區和社會提供一些生活照料、醫療保健等服務。為了給居家養老老人提供更好的服務,該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配套服務機構,提供就近、便捷、專業化的居家養老服務。去年3月,吉州區智慧養老服務平台建設完成並投入運營,該區1139位老人享受了由政府購買該平台提供的實體援助服務。
該平台可提供老人信息建檔、緊急救援、遠程定位、體檢義診、回訪、安排助老員上門等服務,平台還積極整合符合國家規定的個體戶及商超、餐飲、法律、醫療企業等520個,有效解決老人們生活中個性化需求。自平台建成以來,累計呼入量6萬多次。 此外,該區還為60戶70周歲以上、不與子女共同居住的空巢、行動不便、經濟困難的老人家庭,免費提供每戶5千元包含坐便器、坐便器兩邊扶手、防滑地墊、伸縮沐浴凳、沐浴扶手等適老化家具設施改造。
社區養老為依託,打造「15分鐘社區養老服務圈」
家住古南鎮街道太平橋社區的黃雲英阿姨,每天和一些老年朋友們來到社區活動中心唱歌跳舞、棋牌遊藝,晚年生活豐富多彩,快樂而充實。除了活動中心,社區還設有呼叫中心,智能信息化平台、老年人日間照料室、老年人健康小屋等功能區域,給轄區內老人提供形式多樣的綜合性服務。
而家住永叔街道高峰坡社區82歲的金光壽大爺和老伴彭安安,則每天都會來到社區的「尊老餐桌」來就餐。老兩口說,這裡的飯菜可口,服務也周到,更為關鍵的是,可以享受政府補貼,他們每天兩餐的飯錢也就20元左右,特別划算。
為做好社區養老工作,吉州區利用各街道社區原有的居家和日間照料中心場地設施資源,按照「15分鐘養老服務圈」進行合理布局,打造 「沒有圍牆的養老院」,滿足老年人居家養老需求,提供生活照料、文體娛樂、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服務保障。今年7月,該區在太平橋社區、馬鋪前社區、西苑社區、書街社區、高峰坡社區開展「尊老餐桌」試點項目,通過政府出大部分、老人承擔小部分餐費,中央廚房統一配送,集中有助餐需求的老人在社區就餐。針對部分經濟困難、高齡、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餐費全部由政府補貼,提供「巡訪+送餐上門」服務。
醫養結合為探索,創新養老服務模式
古南鎮街道71歲的顏金梅老人不幸因腦梗而導致偏癱,是一位需要長期康復治療的半失能、失智老人。今年9月,她被安排進吉州區醫養結合試點機構、市第二人民醫院永宏老年養護中心進行康復治療。經過近兩個月的專業醫療和護理,顏阿姨的關節疼痛、活動障礙等症狀得到有效緩解和改善。
2017年,吉州區衛健委與區民政局聯合制定出《吉州區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融合發展實施方案》,統籌養老服務和醫療衛生兩方面資源,探索開展老年醫療、護理、養老、康復等服務工作。依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提供健康管理服務;掌握社區65歲老年人數和健康情況,並組織免費體檢;摸清社區內高齡、空巢和行動不便的老人基本情況,定期上門隨訪。目前,該區已簽訂家庭醫生服務協議、簽約服務卡1435戶。全區所有的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開設老年病科,醫療衛生機構開通綠色通道,為老年人特別是高齡、重病、失能及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挂號、就診、轉診、取藥、收費、綜合診療等就醫便利服務。
機構養老為補充,壯大社會養老力量
機構養老是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的重要補充,通過專業養老機構,為老年人提供飲食起居、日常護理、健康管理等服務。目前,吉州區共有公辦養老機構5家,其中區級公辦養老機構1家,鄉鎮敬老院4家,民辦養老機構3家,共計床位 1004 張,入住老人555人。
為提升養老機構服務水平和能力,該區積極向上爭資爭項,籌資1.2億元建設吉州區養老服務中心。該項目設計床位1200張,建成後將是一所集養老、助殘、康復、未保、醫療、健身、教育培訓於一體,以入住孤老優撫對象、失能半失能老人、高齡老人、殘疾人、未成年人等對象為主的綜合性、示範型養老機構。目前項目主體工程已全部完工,進入內部裝修階段,預計年內開業。積極鼓勵民營企業加入養老事業,落實和爭取協調民辦養老機構在用地、稅收、融資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支持和壯大社會力量參與興辦養老服務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