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務本,孝悌之道」

2020-09-07     人文傳媒網

原標題:「君子務本,孝悌之道」

「君子務本,孝悌之道」康會長細講《弟子規》第十八集 (下)

《禮記·曲禮》開篇就講:「毋不敬」沒有不恭敬父母、長輩的,那敬從哪裡來呢? 從孝順那裡來的,孝順的人才會「敬」別人。「敬」就是心裡有這個人, 他在你心裡位置非常重, 那你就會「敬」的重一點,如果在你心裡位置很輕,那就「敬」的輕一點,這都是敬。

我們很多人為什麼沒有改變命運,原因就是不順也不敬,噁心怎麼改?就是順。你常常起不好的念頭,這個人說話太難聽了,不愛聽,討厭,這就是你的忤逆, 你常常想別人做的壞事,肯定心生厭惡,很討厭這個人,這就是逆。

我們要在心上用功啊!要加以警惕, 我們說:「兄弟睦,孝在中」它的意思是,兄弟和睦「孝」就在其中了。

在家裡我們能對父母好,但是兄弟姐妹如果不和睦,父母最擔憂,最難受的就是兄弟姐妹之間不能夠和睦相處。你對父母差一點沒關係,但對你的兄弟姐妹好,父母都很高興。

那麼,我們再擴大範圍,和你的堂兄弟、表兄弟和睦相處。我們的爺爺、奶奶、太爺、太奶、姥姥、姥爺他們都會很高興。我們的範圍再擴大到我們中華民族人與人之間不和睦, 族群與族群之間不和睦, 我們的先祖會怎麼樣? 會憂心、難受不?

如果我們和睦呢? 他們高不高興啊?

我們也講過百家姓里四百多個姓氏,都是炎黃子孫。那麼,我們中華民族的團結和諧,就會讓我們的先祖感到非常的高興。

我們跟一切人和睦,就是孝順我們的先祖,我們孝順先祖,我們就會得到先祖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的護佑。

那麼兄弟如何和睦?我們繼續講下一句:「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 意思是告訴我們一定要把財物看輕,兄弟之間如果把錢財看的很重,你們之間就不可能和睦。彼此之間言語要忍,說話要注意,如果對方說了你不愛聽的話,要學會忍耐和寬容。

如果不在這兩件事上去做,我們想兄弟和睦那是不可能的,不但兄弟不能和睦,跟一切人接觸,也著重在這兩件事上, 一個是財物,一個是言語,接觸時彼此之間要恭敬,不能無禮。所以說,「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 」這兩件事不只是和自己的兄弟姐妹,跟社會一切大眾接觸交往當中最重要的部分。你想和睦一定要做到「財物輕,言語忍」言語要忍耐,財務要看輕,看重和一切人都不可能達到和睦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ytGgZnQBURTf-Dn52Tu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