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3日下午,王霜再次讓整個中國沸騰!
在蘇州奧林匹克中心體育場,中國女足打敗韓國隊,坐上了亞洲區最後一趟去往東京奧運會的列車。
球員們相擁而泣,為這久違的榮光。
長達120分鐘的鏖戰,中國女足上演了「絕地反擊」的戲碼。
上半場,中國隊落後韓國隊2球。
姑娘們在賽場上拚命奔跑,可傳球不到位讓全場感到焦慮。
所幸,中場時戰術得到調整。
王霜,這個26歲的武漢姑娘,踢出了最為關鍵的兩球。
中國女足,活了!
全國人民都在為「鏗鏘玫瑰」歡慶,為好久不曾迎來高潮的國足歡慶。
可勝利的背後,少不了血與淚。
賽後接受採訪,王霜喘著粗氣,撐著嗓門,滿身倦態:
「從90分鐘比賽到加時120分鐘比賽,我們從來沒有想過放棄。」
「即使我們上半場2:0落後,但我們一直堅信能夠扳回來。」
「我們130多天集訓,每天都是1萬多米的跑動距離,就是沖,也能把韓國隊衝垮!」
這個26歲的姑娘,再一次梅開二度,成為了「英雄」般的存在。
連韓紅也按奈不住激動之情,表白王霜為「我的女神」。
在講究「成王敗寇,戰鬥征服」的競技體育面前,成功從不能靠淚水,也不看長相。
中國女足的每一個姑娘,似乎都早早地明白,比賽後半場拼的是意志。
可對王霜來說,球場上除了意志,還要拚命。
「即使是在這個場上,把命豁出去。我們都要把這個球保住。」
「讓世界矚目」這件事,對王霜來說,已經不是第一次。
她被冠以「中國女梅西」的稱號。
球踢得好,人長得也俊美。
2018年,王霜成為了繼「孫雯、白潔、馬曉旭」之後的第四位亞洲足球小姐。
在此之前,她還是「中國女子金球獎得主」「足球界的當家花旦」。
她憑藉一顆顆進球,驚艷著整個世界。
20歲,她一腳踢破了美國隊11年來比賽不敗的紀錄。
21歲,她就扮演著「力挽狂瀾」的角色,在整個隊伍面臨失敗之際,一腳踢敗朝鮮女足。
24歲,創下17秒攻破對方球門的紀錄。
在她身上,似乎有說不完的奇蹟。
每當人們提起王霜,讚美之詞都極具重量。
「扛起中國女足復興大旗的人。」
「世界頂尖球星。」
「天才運動少女。」
很少人注意到,這個皮膚黝黑的,在球場上肆意拼搏的姑娘,眼裡划過的還有落寞。
比起「球星」,或許她更愛別人叫她「踢足球的」。
她是普通的,甚至比普通人還要遭遇多一些「不幸福」。
在最初,足球對王霜來說,既沒有上升到理想的高度,亦不能作為謀生的手段。
她就是熱愛,很純粹的愛。
家庭的破碎後,足球成了寄託。
5歲時,王霜父母的婚姻破裂,兩人選擇離婚。
他們各自離開武漢,拋下王霜一人。
姨父姨媽成了她唯一的依靠。
從小寄人籬下,幸好王霜的姨父姨媽都待她如親女兒。
那時,她最大的快樂就是和表哥踢足球,在場上瘋跑,沒有姑娘家的樣子。
她整日混跡在一群男孩中間,和比自己高壯的人搶球。
踢球時,她從不收腳,磕著碰著從沒喊過疼。
男生們都叫她「鐵妹」,野勁兒十足。
在球場上,有人看不起她是女孩,她心裡暗暗生出不服氣。
拼得越狠,跑得越凶。
這樣的她,被足球教練徐義龍看中了。
「我不經意間發現了一個孩子好快,跑起來,而且是個女孩子。」
王霜的足球之門被正式開啟。
圖片來源:《人物》
對於足球,那時的王霜有著近乎痴狂的迷戀。
在訓練隊里,教練要求大家每天寫日記。
王霜把每一場的戰術安排和訓練意圖都寫得清清楚楚。
她是隊里唯一一個女孩,力量會稍遜於身邊的男孩。
但她並不認輸。
每天,她都在琢磨著「以柔克剛」的打法。
在家裡,她常和表哥比賽顛球。
從江漢大學的足球場一直顛回家,中途掉落,就要回到起點從頭再來。
表哥只當是遊戲,而王霜卻非常較真,非贏不可。
一旦掉落,她就回到起點,一次又一次的重新開始。
不服輸,要強。在表哥的記憶里,這個表妹真的很拼。
圖片來源:微博
同時,她是有野心的。
就像小時候,兩個蘋果擺在面前,王霜一定會選大的,不要小的。
知道自己要什麼,並持之以恆地往前沖。
王霜如願以償。
12歲時,入選國少隊。15歲,入選國青隊。17歲,入選國家隊。
這個武漢出來的小姑娘,以球技征服著整個足球界。
中國女足前任主教練郝偉,不禁感慨:
「那時候還是個小丫頭,但確實看她第一眼,她在技術的能力上,包括球的智商上,可以說一看就比別人高一等。
而且在這個位置上也很適合,因為她又小,她的技能,那個時候其實已經展現出她的才華了。
確實是,可以說中國女足這麼多年來,她可以說是,除了孫雯,可能就是她了。」
孫雯,了解足球界的人,都知道這朵「鏗鏘玫瑰」。
1999年,女子世界盃足球賽,孫雯打入7球成為最佳射手。
那年,中國隊大勝,寫就國足輝煌。
可自此之後,國足卻遲遲沒有走向另一個高峰。
成績慘澹,屢屢更換教練。
這個行業,迫切地需要一個「新英雄」的出現。
而王霜,就是這樣一個被賦予期待的人。
只是,當期待值被加滿,她踢的倒有了些猶豫。
她常常問自己:
「唉?我是不是還喜歡踢球?」
23歲,王霜做出了一個決定——出國踢球。
那年,她剛剛拿下亞洲足球小姐,成為第四位「亞洲天后」。
耀眼的成績,令她聲名鵲起。
可是當她回顧自己的職業生涯,卻覺得似乎沒什麼值得炫耀的。
「我已經23歲了,再不出去就沒有機會了。」
這句話時時刻刻在她心裡響起。
2018年8月3日,她下定決心,簽下了巴黎聖日耳曼女足。
為期兩年。
這支球隊給她開出了一年超過一百萬人民幣的薪資。
但與國內相比,薪資少了一半。
踢球的壓力,更是翻倍增加。
沒人理解她為何做出這樣的選擇。
父母(王霜的姨媽姨父)一度阻攔。
「現在國內市場這麼好,錢也賺得多,為什麼非要出國踢球那麼辛苦呢。以後退役了,就在武漢的大學當個老師多舒服。」
王霜不是不知道留洋踢球會遭遇什麼。
兩年後,國內球隊還有她的位置嗎?
她不知道。
但目前的現狀,不是她想要的。
圖片來源:網絡
「錢都是賺不完的,她還是想給自己一個交代。」
「如果一直留在國內,在一個沒有壓力的環境下踢球,我會安於現狀、不思進取。」
放棄高薪,放棄已有的榮光。
王霜對「留洋歐洲」充滿期許。
「這回是真的成了。」
國家放行,現任國家隊主帥賈秀全叮囑道:
「一定不要滿足於現狀,到了國外要拿出200%的努力,嚴格要求自己。只要有一個好的狀態,國家隊的大門一直為她打開。」
在國外踢球,王霜語言不通,每周要上兩節英語課。
在人生地不熟的狀況下,王霜用球技打開了世界的大門。
法國體育媒體的頭版頭條上,開始出現黃皮膚的中國女孩。
王霜刷新最快進球紀錄。
她成為了首位在歐冠進球的中國女足球員。
在前輩們都未曾駐足過的草地上劃出屬於自己的痕跡。
她甚至擁有了外國球迷。
光環之下,隨之而來的還有無窮無盡的壓力。
中國球迷的目光,世界的目光全部壓制在她一個人的身上。
她不停地對媒體說:
「我的現在壓力確實很大,感覺大家把目光都放在了我的身上,如果表現不好的話,我就會感覺到對不起大家。」
人最害怕的,就是光環之後的墜落。
2019年,王霜參加女足世界盃。
無上光榮,但徹底失敗。
球隊止步十六強,她自己一球未進。
腰傷復發,她忍著,熬著,向姨父抱怨「為何運氣這麼不好」。
現任女足主帥賈秀全在回答記者的採訪時,直言不諱地公開批評她:
「你覺得她下半場踢的怎麼樣?還用問我嗎?大家都看到了。我需要的是團隊足球,而不是某一個球星。」
王霜讓所有人失望了。
下場後,她哭了。
那天,她不斷地告訴自己:
「我再也不踢球了,我再也不踢球了。」
那感覺,就像一個優秀的孩子,有一天考試沒有及格。
沒人記得她的100分是怎麼來的。
只聽到有人說:「沒及格就是因為沒努力,就是驕傲自滿。」
「王霜不過如此。」
六個字落在了這個武漢姑娘的身上。
現實讓她怯懦。
她解除了和巴黎聖日耳曼俱樂部的合同,重新回到了武漢。
她謝絕了一切採訪。她只覺得心力交瘁。
「還不到一年的時間吧,我覺得我真的確實走的太快了吧,也會特別累。所以你說讓我現在去回想巴黎之前所發生的一切,我只會覺得特別累。所以就是特別想藏起來,希望大家都看不到我。」
一場出走,一次墜落,無數人為這個天才運動少女惋惜。
「她應該可以成為世界頂級球星的。」
可是,當她加入中國女足的那天起,足球的價值已經不僅僅是「愛好」或者「理想」。
更多的是「責任」,是「國家榮譽」。
「加盟巴黎那麼久,感覺只是我個人的能力提高了,但對於國家隊並沒有太大幫助。」
她選擇回歸。
2020年,一場疫情,王霜再度被困在原地。
但和之前不同的是,被動隔離兩個半月後,她的心境釋然了。
「以前的我比較焦慮和焦急,但現在我整個人的想法跟以前不一樣了,變得更看得開一些。現在我能夠保持比較平和的、順其自然的一種心態。」
這個小時候在隊里搶著當隊長的「虛榮妹」。
這個只想贏,不願輸的武漢姑娘。
在25歲,開始深深地明白——「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這8個字。
圖片來源:微博
今年,王霜26了。
她一邊感受著年齡的緊迫感,一邊咬牙前行。
王霜說,「越努力越幸運,一切很值得」。
在剛剛結束的女足亞洲區預選賽上。
憑藉王霜的霸氣兩球,「鏗鏘玫瑰」收穫了最後一張東京奧運會入場券。
女足所歷經的挫折,苦痛,折磨,也都在那一刻,被推入了光亮之中。
一如百年中國,歷經磨難,但終將復興和崛起。
祝福王霜!
祝福女足!
中國女孩,你們都是好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