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版」一道籬笆鄉味稠 文/張金剛

2019-08-30     終南文苑

老家院落很小,屋舍也已陳舊,可那道籬笆牆,卻每年生機勃勃,攀爬纏繞著我綿長的鄉愁。

多年前,一場暴雨,祖上留下的那堵石砌院牆,夜間轟然坍塌。父親長嘆一聲,挨到天剛蒙蒙亮,便起身進山,背回一捆槐木枝條。褪皮,截段兒,打理得分外仔細。幾天下來,便整好了一堆。與父親一起清完石塊,翻鬆牆基,將透著槐木味道的枝條,交叉錯落地插入泥土,一道雪白的花籬便取代石牆,攏了那方小院。

父親抽著旱煙,左右欣賞道:這籬笆比石牆好,不怕塌,還好看。母親也來了興致,從鄰居家、菜園裡、田埂邊,移植來數株絲瓜、南瓜和紫茉莉、大麗花,分栽於花籬內外,還隨意撒了些牽牛花籽,滿是期待地說:等籬外花開、籬上掛瓜、喇叭亂吹時,會更好看!

那季夏秋,籬笆從寂靜到熱鬧,為平淡日子帶來太多歡喜。

先是,紅的、紫的、黃的紫茉莉,每個傍晚伴著母親灶前的飯香悄然綻放,粉的、橙的、紅的大麗花,高高挺立在陽光下、風雨中,招搖著絢爛的生命;花期最長的牽牛,吹響紅的、藍的、白的、紫的小喇叭,一直從夏吹到秋,毫無倦意。

後來,絲瓜、南瓜,不甘示弱地抽葉、延蔓、成藤,開出柔嫩的黃色花朵,與牽牛一道你不讓我、我不讓你地爬滿籬笆。自然,絲瓜、南瓜笑到了最後。花落孕瓜、瓜熟蒂落,大大小小的瓜兒掛上籬笆,青綠、橙黃,細長、滾圓,煞是惹人。還有,籬笆內外,小雞歡快地進進出出,蜂蝶自在地嚶嚶翩翩,貓狗調皮地打打鬧鬧,寧靜安詳、樸素美好。

鄉鄰們經過,常被花、瓜扮靚的籬笆吸引、駐足。偶爾會扯著嗓子,向被籬笆隱約擋住、院內忙活的母親喊道:他大嬸兒,瞧你能幹的,這籬笆侍弄得真好。母親隔著籬笆,自得地發出邀請:等絲瓜熟了,你摘幾個炒了吃;等我熬了南瓜粥,來喝上一碗?因了這籬笆,我家常有人聞著花香、粥香來串門兒,臨走摘幾個絲瓜、拎一個南瓜,高興得不行。

深秋,籬笆前的花株、籬笆上的藤蔓,枯黃、風乾,蕭索肅殺,卻也饒有幾分情致。乾癟的老絲瓜、花籽苞,隱在枯藤枯葉之間,不聲不響,雖淒涼但又藏著希望;來年,種子入地,又是一派繁華……

生性內向、寡言的我,有了這籬笆的阻隔,便是辟出了一方自由天地。常搬只小板凳,坐在籬笆內,安靜地讀書、寫作業,發獃、聽廣播,編織我青春年少時的夢。透過籬笆、藤蔓、花兒密織的孔隙,瞅見有人入院,我便嗖地一下,躥進屋裡躲起來。母親嗔怪:這孩子,來人也不打招呼。鄉人倒是樂了:孩子大了,知道害臊了。說來,打心眼喜歡這籬笆。

城裡安家後,便與籬笆告別了。那日城郊遊玩,見一老大爺正慢條斯理地打理著一排怒放的月季。奼紫嫣紅,香氣馥郁,自然而成花籬。我忍不住上前誇讚:這月季真是太美了。大爺也樂於介紹:退休後,我回到老宅,密密地栽了各色月季,閒來照料一下,寫寫字、看看書,挺好。

陸續走了幾家,有用鮮紅的串兒紅、嫩紫的雞冠花做花籬的,也有用可愛的蔦蘿、俊俏的蜀葵做花籬的;有用滿架的豆角、黃瓜做籬牆的,更有用高大的花椒、楊柳做籬牆的。與那些鐵藝籬笆、磚石院牆一比,明顯洋溢著詩情畫意,妙不可言。

一道籬笆,是一道風景,也是一塊招牌,更是一種生活。因籬笆隔擋而成的小空間、小環境,無時不在透露著院落主人的辛勤、意趣和性情;足以讓我沉靜其中,心中築起一道籬牆,嗅到那濃稠的鄉味,神遊於那段被遺忘的美好時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y_pL5GwBJleJMoPMMdG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