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史萬森 通訊員 單雪瑞 王國暢
「叮咚」,遠在黑龍江省的烏海市某煤焦化有限公司員工收到了來自銀行的一條信息:尊敬的客戶您好,烏海市海南區人民法院2月26日向您的儲蓄卡帳戶轉帳存入人民幣12400元。原以為必須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解除後才能領到的執行款竟然到帳了,螢幕對面的他由衷地露出了微笑……
這樣的場景,今天同時出現在了許多的地方,而眾多笑容,都源自烏海市海南區人民法院的一次線上「無接觸」執行款發放活動。春節前,為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審判執行工作的通知》,海南區人民法院為最大限度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對申請執行人劉某某等239人申請執行被執行人烏海市某煤焦化有限公司勞動爭議系列案件進行了專項執行行動。
執行款項到位後,執行幹警加班加點為申請執行人發放執行款,但是有155名農民工兄弟已返鄉過年,與執行幹警相約年後領取執行款。然而,新冠肺炎疫情來勢兇猛,155名農民工兄弟無法及時「赴約」領款。
海南區人民法院執行幹警在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心裡一直挂念著與155名農民工兄弟的「約定」。
疫情當前,沒有一名申請人與執行幹警聯繫要求領款,雖然沒有來自申請人的催促,但執行幹警依然焦急萬分,「疫情當前,申請人正常生活的費用夠嗎?有的申請人家中孩子正上大學,學費夠嗎?有的申請人家中老人身體不好,買藥的錢充足嗎……」一個個現實的問題在執行幹警腦海中浮現。不行,不能等了,疫情要防,執行工作也要做,困難是有的,但是辦法總比困難多!
海南區人民法院執行局創新了工作方法,改傳統線下發款模式為線上發款,減少人員流動聚集,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執行局組織幹警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加班加點,加派人手通過網際網路連線方式與申請人取得聯繫,線上辦理領款手續。讓案款在雲上多跑路,減少流動不聚集的同時,也為申請人節省了時間,節約了成本。
海南區人民法院執行局將陸續通過線上發款方式為剩餘申請人發放執行款共計756355元。執行局的此次線上發款活動得益於近年來海南區人民法院大力推進的信息化建設。疫情防控期間,網上立案,在線查控,線上辦案,網絡接待,線上發款大顯身手,已成為海南區人民法院執行工作的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