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疫情防控進入「下半場」,企業復工復產如火如荼,作為廣東省農業總產值最高的地市,茂名農業經濟持續「升溫」。在涉農企業復產復銷的關鍵時期,茂名市稅務部門精準聚焦農業經濟發展的需求,落實落細惠農稅費優惠政策,優化強化惠農稅收服務,持續推出挺企撐企的實招硬招,為涉農企業舒緩經營壓力、增添發展底氣。
「專崗+專線」,服務當季水果「網路拓銷」
「市長帶你看荔枝」「網紅地頭直播看產品」 「線上體驗+交易」……受疫情影響,茂名荔枝、三華李等農產品線下銷售不暢,商家把產品銷售搬上「雲端」,通過雲直播、雲發布、雲簽約、雲互動、雲消費等模式,拓寬銷售渠道,促進產品銷售。在企業另闢蹊徑、迎難而上的背後,茂名市稅務部門的貼心服務和紅利派送也隨之跟進。
高州是粵西地區首個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自建設國家級荔枝現代農業產業園以來,不斷完善荔枝生產、加工、倉儲、流通、銷售等生產鏈條,還引進了柏橋電商一條街、預冷設備和冷鏈倉儲等項目,為荔枝「走出去」保駕護航。
為輔導園區內涉農企業用好稅收政策、走得更遠,高州市稅務局精準對焦,建立「涉農政策微信群」,設置「涉農優惠政策服務專崗」,配套開通「涉農企業服務熱線」,為企業提供全覆蓋式精準服務。同時,根據企業特點「量身定製」個性化服務卡,稅收優惠政策一目了然、應知盡知,為「中國荔鄉」加油鼓勁、貢獻「稅務力量」。
「我們公司主要通過網上平台銷售高州的荔枝等特色農產品。2019年荔枝的銷售額為4800多萬元,2020年由於是荔枝『大年』,預計銷售額達6000萬元,年同比會增長25%。」園區內一家代表性企業高州市豐盛公司負責人羅有漢介紹說,「受疫情影響,公司經營慘澹。隨著荔枝豐收季的到來,我們企業也迎來了旺季。其間,稅務幹部一對一結對輔導,為企業復工復產和持續發展打了一針強心劑。」
在信宜,隨著特色農產品三華李上市,當地不少電商企業表示,受益於減稅降費政策,資金壓力減輕,讓他們保供穩產的底氣更足。「個體戶增值稅的徵收率由3%降至1%,對我們是極大的利好。」在茂名信宜市錢排鎮從事三華李購銷的楊先生經營電商5年之久,他介紹,目前三華李已經上市,5月份是產銷高峰,預計單月可出貨2萬斤,銷售額約30萬元,徵收率由3%降至1%後,預計可以少繳增值稅6000元。「有了國家政策支持,我們生產供應資金更足了。」
圖為稅務人員深入羅非魚加工車間了解生產情況。(易塏鈞 攝)
退稅快速到位,為出口農企「輸血回氣」
受國際疫情影響,從事出口外貿的涉農企業撞上了海外市場的「冰山」,不少企業面臨產銷難、資金難等困局。為緩解疫情給企業帶來的衝擊,茂名市稅務部門立足部門職能,加速企業出口退稅審批,涉稅服務一路「提檔加速」,為企業發展緊急「輸血回氣」。
茂名市金誠冷凍食品有限公司是茂名地區代表性的羅非魚加工出口龍頭企業,產品遠銷美國、墨西哥、哥倫比亞等地。疫情影響下,企業訂單數量減少30%-40%,且外銷的貨物要在外國港口停留14天至30天才可提貨,延長了貨款回收結匯時間,增加企業資金回籠困難。
疫情發生以來,茂南區稅務局一直與企業保持緊密聯繫,及時跟蹤了解企業的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情況和申報出口退稅情況,提供「非接觸式」出口退(免)稅服務,實行專人受理出口退稅全時段「隨到隨審」模式,對企業的出口退稅申報、審核,審批、發放等流程,採取「容缺辦理」,實現「快轉」「快審」「快批」。今年以來,該局已為金誠冷凍公司辦理435萬出口退稅。
「435萬元出口退稅款,在抗擊疫情的困難時期,給我們復工復產帶來很大的信心!」近日,稅務部門電話走訪企業復工復產情況時,該公司會計劉鋒琰表示,出口退稅給企業送來了「及時雨」,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在高州,同樣以羅非魚加工產品條凍魚或切片出口的茂名市元天水產有限公司也受到影響。「我們出口企業面臨外商退訂單和延遲訂單的困難,企業周轉壓力大。」茂名市元天水產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謝海平坦言。了解到企業情況,高州市稅務局派出抗「疫」輔導隊,迅速跟進該公司出口退稅情況,落實羅非魚深加工出口退稅優惠政策,快速為該公司辦理退稅1002萬元,極大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
圖為稅務人員向羅非魚養殖企業講解惠農助農稅費優惠政策。(馬接清 攝)
推送政策禮包,當好愛心企業「貼心外援」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少企業紛紛挺身而出,或捐贈物資、或捐贈資金,展現了社會擔當。為積極發揮稅務力量、當好愛心企業「外援」,茂名市稅務部門推出企業捐贈政策「大禮包」,精準推送到愛心捐贈企業,並全程做好政策宣傳輔導,幫助企業應享盡享,充分感受國家政策「溫度」。
在疫情最吃緊的階段,儘管面臨交通運輸管制、原材料成本上升、資金緊張等復工復產難題,化橘紅藥材發展有限公司仍然克服重重困難,累計向武漢、北京等地捐贈總價值超600萬元的化橘紅飲片。
企業為戰「疫」前線送愛心,稅務部門也在背後提供暖心服務。化州市稅務局通過與當地紅十字會、人民醫院、廣播電視台等單位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實時掌握企業捐贈情況和適用政策情況,梳理、推送關於支持公益捐贈的稅收政策,並深入摸查捐贈企業復工復產情況,通過電話、簡訊等形式及時提醒「愛心企業」享受稅費優惠政策,配套提供「一對一」在線進行政策宣傳及輔導網上填報相關申報信息等服務,以稅務力量呵護「抗疫正能量」。
「我們捐贈後,就接到當地稅務部門打來的捐贈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等最新優惠政策的輔導電話,這讓我們企業獻愛心的勁兒更足了!」該公司財務總監劉三名表示。化橘紅藥材發展有限公司在稅務人員的輔導下,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將該筆捐贈全額扣除,預計直接享受減免稅額將近100萬元。「疫情未完,我們不退。我們會用好稅收減免下來的資金,繼續為打好疫情阻擊戰貢獻力量。」
廣東澤豐園農產品有限公司也收到了來自電白區稅務局點對點推送的關於支持疫情防控有關捐贈的稅收優惠政策。疫情期間,該公司將價值6萬元的蔬菜通過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捐贈給湖北武漢地區。了解情況後,電白區稅務局第一時間為企業送上「戰『疫』稅惠大禮包」,主動向企業講解疫情期間有關捐贈政策,讓企業盡享稅費紅利。「這次捐贈的物品,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全額扣除。同時,公司還享受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政策,預計到六月份可減免社保費18000元。」林波說。
不僅如此,澤豐園公司享受的「日常」稅收優惠政策也緩解了疫情帶來的經營壓力。今年以來,該企業已享受出口退稅累計6萬餘元。「一攬子的稅費紅利在疫情期間為企業及時提供了『養分』,相信我們一定能順利渡過難關,日子也會一天天好起來的。」林波有感而發。
【記者】劉棟銘
【通訊員】陳曉
【作者】 劉棟銘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ySDFx3EBiuFnsJQVw_J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