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數字化、智慧成了各行各業都喜歡提的詞語,旅遊行業更是如此。數字景區、智慧旅遊幾乎已是景區的標配,河南許多景區都在朝智慧化轉型。
比如,雲台山聯合高德地圖推出的"智能雲台山,感動每一位遊客"智慧景區項目;少林與中國電信和華為聯合,打造中國5G智慧旅遊景區標杆。
從目前來看,河南境內的5A、4A景區轉型智慧旅遊最為積極,其他景區在智慧旅遊方面的唯一舉動就是:門票、景交可以在網上購買。
其實,旅遊是一個相對傳統的行業,景區開門營業,遊客要麼通過旅行團前來參觀,要麼自己慕名而來,買票之後,看完所有景點打道回府,如果體驗好就可能來參觀第二次。但如果體驗不好,除了在網上吐槽兩句,發誓再也不來該景區外,似乎沒有什麼可做的。遊客想和景區說句話,太難了。
對於景區來說,只要把景點建好,安全、衛生達標,就萬事大吉了,不需要和遊客有過多互動。而景區也確實不願意和遊客有聯繫,因為那意味著遊客在景區發生了不愉快的事兒。不過,這種做法與智慧景區的運營思路大相逕庭。
智慧景區倡導的是,拉近與遊客的距離,了解遊客的需求,打造優質的旅遊體驗,讓遊客到了景區只想點贊。現在很多景區都在推行智慧景區信息化系統,遊客僅憑一部手機,就可實現吃、住、行、游、購、娛,甚至是導遊講解服務,簡直不要太方便。
而推行智慧景區於景區而言,也有諸多好處。一方面,智慧景區可以提升景區的管理水平。通過智慧旅遊系統的各個子系統,如電子監控系統、各種感應系統、門禁(電子門票)系統等,景區可以全面、透徹、及時的感知和了解景區的實時狀況,實現即時調度和現場管理,從而提高遊客接待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就以現在大多景區都涉及的電子門票來說,遊客無需再去售票大廳購買紙質門票,直接到景區入口驗證一下,就可以開始遊覽了。此環節,以前可能需要5分鐘到10分鐘,遇上節假日一兩個小時都可能進不去,有了電子門票以後只需要幾秒鐘,效率大大提升。
另一方面,智慧景區更便捷、更安全,遊客滿意度更高。很多人去景區旅遊,都會考慮會不會迷路,不知道景區遊覽車什麼時候停止運營。於是乎,在進景區後,大家都會把導覽圖拍下來,提前問問景交運營時間,以防自己迷路,或者錯過末班車。
但是,在智慧景區內旅遊,遊客就無需擔心。因為在手機上,遊客不僅能看到每個景點是什麼、建議遊玩時間,就連停車場、茶館、飯店、觀景點、購物點、醫務室、售票處、衛生間等等景區附屬設施,都可以提供步行導航,非常方便。
此外,在部分智慧旅遊管理平台系統上,遊客還可以對景區提出意見或建議,而景區的工作人員在看到遊客的評價以後也會根據實際情況適當的做出調整,使得景區更加完善。
毫無疑問,智慧景區是景區轉型的方向,但是智慧並不意味著高大上,便利的衣食住行本就是旅遊景區應該做的。至於各大景區該如何搭建數字化景區,打造智慧景區,OTA企業有的是方案。
不過,比起景區變得智慧化,遊客關心更多的則是門票、景交、商品、住宿價格,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希望未來不會因為智慧化,景區價格有所變動。
想了解更多河南文化、旅遊相關資訊,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