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晚20:00,共識實驗室攜手幣安Binance、BitMax、BKEX、ZBG聯合舉辦「數字貨幣交易超級聯賽(第三屆)KOL精英賽」發布會。此次發布會以線上的形式在共識實驗室社群展開,與行業KOL、交易平台、投資機構和眾多參賽團隊一起揭開大賽帷幕。
發布會對當前全球金融市場和數字貨幣行業現狀展開梳理,分為「幣安:衍生品與市場安全前瞻」、「BitMax:行業破局之路」、「BKEX:高質量交易的實現」、「ZBG:行業入口與用戶教育」四個主題環節,以及「無熱點,不牛市,尋找下一輪市場爆點」、「沉舟側畔千帆過,新投資視野與方法論」、「交易還是空倉,這是一個問題」三個圓桌對話。
發布會一方面從宏觀的角度以全球金融市場輪動和周期變換展開討論,並對數字貨幣行業發展格局進行思維碰撞,另一方面從微觀的角度拆解了不同種類投資策略的盈利邏輯,以及利用期貨期權進行市場交易和資產套期保值的具體方法論。
此次發布會的舉辦標誌著「數字貨幣交易超級聯賽(第三屆)KOL精英賽」正式開幕。本次大賽以合約交易為主題,於4月15日12:00(GMT+8北京時間)正式開賽,賽程時長1個月,將於5月15日12:00(GMT+8北京時間)正式結束。
共識實驗室將和聯合主辦方幣安Binance、BitMax、BKEX、ZBG一道,通過大賽選拔出一批優秀的合約交易者,發揚穩健投資的理念,為期貨期權交易行業提供一個互動交流、技能學習為一體的平台,共同攜手賦能數字貨幣市場健康持續發展。
以下為發布會全文
開場致辭
火星財經、共識實驗室發起人王峰:感謝各位朋友今晚關注和參與由共識實驗室舉辦的「數字貨幣超級聯賽(第三屆)KOL精英賽」線上發布會。共識實驗室舉辦大賽至今已是第三屆了,今年是數字貨幣衍生品交易的大年,希望共識實驗室通過舉辦這樣的活動,樹立榜樣,規範市場,去偽存真,讓我們所處的行業長久健康的良性發展,火星財經也會對大賽進行全程的支持。通過專業機構的研究和介入、通過媒體的認真報導和監督,我們希望能把大賽辦成促進技術交流,選拔交易精英,完善行業規則的試驗田。
共識實驗室創始合伙人任錚:共識實驗室的第一屆超級聯賽於2018年12月正式開賽。賽前,比特幣歷時一年跌幅超過80%,價格進入谷底盤整。「嚴冬」的來臨,讓我們看到了凝聚中堅行業力量的重要性。於是推出了「數字貨幣量化交易超級聯賽(第一屆)」,報名參賽團隊達50家,進行了為期一月的交易比賽,最高收益率達87%。由此,我們似乎看到,哪怕再熊的市場,優秀的團隊仍有綻放的空間。
2019年5月,共識實驗室舉辦了「數字貨幣量化交易超級聯賽(第二屆)」。這一次賽期調整到3個月,在120家報名的量化機構中篩選了50家量化機構參賽。在這3個月中,我們和行業一同經歷了比特幣從5500美金到13980美金的「小牛市」,也見證了參賽團隊的凈值收益率的走勢變化。數據告訴我們,盈利與虧損的團隊各占一半,總體求和更是虧損8個BTC。站在小牛市的山峰位置,我們感受到了高處不勝寒的滋味。
2020年4月的今天,市場依然寒冷,當我們再次聯繫那些曾與共識實驗室合作的近兩百多家涉及交易的機構時,我們驚奇地發現近四成的從業者已經離開這個行業。但是,我們同樣看到了行業在快速的發展、演變。數字貨幣衍生品的交易成為了主流交易所的必選,而比特幣的價格也受行情影響波動劇烈。
2020的合約之年,發起於行情極端變化,機構與KOL良莠不齊,規則或有缺失但玩法層出不窮之時,如何才能讓我們所處的行業長久健康的發展、弘揚穩健投資理念、選拔優秀的合約交易者?抱著這樣的初衷,我們發起了 「數字貨幣交易超級聯賽(第三屆)KOL精英賽」,此次大賽將以合約交易為主題,於2020年4月15日正式開賽。期待各位選手們的表現,讓我們跨越時間的周期,用交易記錄歷史,做一件穿越牛熊的事情,因為堅持,所以專業。
接下來,由量化投資學會(CQIA)理事長丁鵬為本屆大賽宣布了賽制和公布評審委員會成員,賽制詳情請查閱:《共識實驗室「數字貨幣交易大賽(第三屆)KOL精英賽」賽制規則》
主題一「幣安:衍生品與市場安全前瞻」
在主題分享中,幣安合約VP Aaron Gong就衍生品對現貨影響的問題表示:「短期的波動並不影響合約等衍生品作為套期保值目的的價值;長期來看,衍生品有利於行業的健康成長。BTC的價格也會隨著用戶的增多,需求的增強而上漲」。對於市場安全問題,他分享了幣安Binance的安全解決方案。
幣安合約VP Aaron Gong:在開始正式分享之前,我想先聊聊我和這個行業是如何結緣的。此前我供職於CME (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即芝加哥商業交易所。2017年12月,CME作為全球最大的,歷史最悠久的合約交易所正式上線比特幣合約。上市首日,比特幣開盤均上破 20,000 美元,最高報 20,650 美元,創造了比特幣價格的巔峰。當時,我就深入參與了CME比特幣合約項目的開發推廣。
在CME的培訓中,有一位講師提到了1973年布萊克與斯科爾斯的研究報告《期權定價模型》的誕生,同年期權第一次在CBOE被交易。後來,斯科爾斯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而期權每年的交易量達上萬億美元。當時我就意識到,如今數字貨幣行業相當於當時的期權,是一個新興的,具有革命性的行業,能夠帶領整個行業與時代共進。
隨後,由於機緣巧合了解到,幣安在短短180天之內做到全球最大的數字貨幣交易所,便選擇加入,從一個第一名跳到另一個第一名。CME和幣安有許多相似之處,例如:都有許多頂尖的人才,都有許多創新的理念,都有時刻應戰的狀態,都以結果為導向,都以技術為核心。我非常榮幸有機會帶領幣安合約團隊做到全球第一。
01 期貨期權等數字貨幣衍生品的出現,豐富了投資者可以選擇的標的和投資策略,但也有觀點認為,具有槓桿屬性的衍生品透支了行情上漲的動力,使操縱行情、上下波動收割成為常態,您認為數字貨幣衍生品的出現會對BTC長期行情造成了什麼樣影響?
幣安合約VP Aaron Gong:談到合約、期權等衍生品,很多人似乎都是避之不及的態度,我不否認衍生品是一種風險較高的金融產品,但是對於專業的機構或從業者來說,這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以合約為例,和大家分享一下衍生品的價值。合約最早的用途是幫助美國西北部的農民套期保值,投機是後面衍生出來的一個投資方式。現在行情動盪,用戶可以選擇用合約來對沖現貨頭寸,抵抗不確定風險。投機用戶在風控上一定要注意槓桿的控制,幣安合約雖然最高支持125倍槓桿,但用戶也可以選擇最低1倍槓桿來交易。
隨著市場進入熊市,或者在市場波動不大的情況下,許多用戶需要對沖現貨風險,也有一些高風險偏好性的用戶有這種需求,這也是幣安推出合約業務的主要原因。我們用了差不多6個月的時間,無論是整體交易量還是BTC永續合約交易量,都已經成為全市場最大的永續合約交易平台,這反應了用戶對合約產品的需求很大。究其原因,有哪些呢?
首先,合約可以進行現貨風險對沖。為了鎖定收益成本,對沖現貨價格大幅波動的風險,從事大宗商品買賣的公司或個人會在合約市場下相同頭寸的空單(多單),用來抵禦風險。
其次,合約可以放大資產效應。在數字貨幣行業,有許多資產不太充足的用戶,或是希望用小資產來博取更大收益的用戶,那麼槓桿就為他們提供了這樣一種工具和機會,他們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槓桿水平來進行操作。當然對槓桿的利用比較考驗交易能力,我們建議普通用戶合理控制風險,謹慎使用槓桿。
此外,合約還是一個很好的套利手段,給專業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策略選擇。有的人跨市套利,有的人跨期套利。
價格的波動是市場的正常行為,在任何市場都是如此。目前,整個數字貨幣市場的市值和傳統金融市場相比依然很小,波動也會比較大,隨著行業規模的擴大,用戶的增多,數字貨幣市場的波動也會降低。但是,短期的波動並不影響合約等衍生品作為套期保值目的的價值。長期來看,衍生品有利於行業的健康成長。我相信,BTC的價格也會隨著用戶的增多,需求的增強而上漲。
02 尤其是最近一年來,每個季度都會發生大幅度的行情震盪。那麼請問,頻發的黑天鵝事件已經使行業備受傷害,交易所安全是投資者和整個業界關注的重點。交易所應該在安全風控方面做哪些努力、減小風險敞口?為了行業的良性發展,您對行業自律與監管體系的建立有何看法?
幣安合約VP Aaron Gong:中心化交易平台管理著大量的用戶資產,因此頭部交易平台天然就是不法分子攻擊的首要目標。在幣安,安全始終是我們的重中之重,幣安在安全領域的布局是一個持續疊代的過程。幣安技術團隊從資產管理安全到設備安全管控都經過系統性的優化,當前對於用戶的安全也引入了人工智慧識別系統,在用戶行為軌跡上做了大量基於算法的投入,現在已經部署並實施了「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開發,旨在各個關鍵環節儘早地將安全風險規避在萌芽之中。
在幣安的零信任架構下,僅有可信的被授權的設備才可以接入到幣安網絡,也逐步形成了零信任的企業安全文化,也就是說,即使是幣安高層包括CZ,也需要嚴格遵守安全審計流程,並不能獲得所有的訪問權限。我們不僅升級了幣安的安全基礎設施,還會公布一些相關計劃。我們創建了一個追蹤被盜資產的系統,並且願意將該系統與其它交易平台及業內人士共享。
同時,幣安在全球範圍內積極與政府/監管部門保持良好的溝通,嚴格遵守當地法律法規的要求。我們在全球範圍內和合規、安全審計公司達成合作,為用戶打造安全、可靠、合規的區塊鏈生態系統。
早在2018年7月,幣安就成立了SAFU基金,將10%的交易費用劃入到SAFU基金,用於在極端情況下保護用戶。我們也希望同行建立自己的SAFU基金,形成行業的一個標準。
主題二「BitMax:行業破局之路」
在主題分享中,BitMax聯合創始人、CEO曹晶博士就交易所同質化競爭問題表示:合約的設計各大所粗看一樣,但細緻使用以後會發現差異化區別,那麼合約的高倍槓桿也放大了這些細小的差異化」。對於交易所常出現的宕機問題,他對宕機原因進行了梳理並以BitMax為例給出了解決方案。
01 交易所始終是加密資產行業的中心,是流量聚集地,往往很多創新都是從交易所開始。與此同時交易所競爭也非常激烈,巨頭林立,群雄並起。當前交易所市場同質化競爭嚴重,產品機制與用戶服務大同小異。交易所如何在同質化競爭中脫穎而出,形成自身的亮點和優勢?交易所行業如何突破現有格局、形成增量市場?
BitMax聯合創始人、CEO曹晶博士:回顧BitMax從18年到現在崛起的路,基本都是靠產品的創新。BitMax的產品創新能力在業內也是有口皆碑。BitMax首創的全倉槓桿模式、波動率產品、最新上線的全新Staking機制,都是業內獨一無二的,也給我們聚集了很多忠實用戶。
回到問題,大同小異很好的概括了目前合約產品市場的現狀。大同有兩方面的原因:一個是因為絕大部分的交易需求可以被現有產品滿足,那麼為了滿足相同交易需求而設計的產品,必然有同質化的趨勢;第二是因為我們看過去兩年數字資產出現往傳統金融靠近的趨勢,傳統金融的合約產品經過很長時間的發展已經非常成熟了,向傳統金融學習的數字資產的金融產品趨同也是必然的。
但是「小異」才是關鍵字,是目前各大合約交易所需要花大部分心思的部分。沒有一個交易所或者交易產品可以滿足所有交易用戶的需求。那麼當用戶慢慢熟悉產品開始深度使用產品的時候,必然會產生差異化的需求,那麼這時候了解自己的目標用戶,了解目標用戶的交易習慣,是各大交易所產品設計里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任何行業不會有一家獨大的企業,必然是4-5家頭部和一些二線企業組成了生態的大部分。合作和競爭相交是任何行業的主旋律,數字資產的合約也是這樣。舉個例子,BitMax合約的細節和主流合約由兩個差異:第一是爆倉或者一鍵平倉的時候,如果深度足會把倉位交給BLP(流動性保障供應商),不會在二級市場砸盤將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插針的現象;第二是浮盈的部分可以增加保證金,這增加了用戶的資金利用率。
合約的設計各大所粗看一樣,但細緻使用以後會發現差異化區別,尤其合約的高倍槓桿更是放大了這些細小的差異化。
02 極端行情每個季度都經常發生,我們還記得不少大型交易所在此期間發生了宕機,交易者無法及時平倉,損失慘重。交易所生態已經發展多年,理應配備了性能更好的伺服器和帶寬,為什麼還是不能杜絕宕機的現象?可以通過哪些手段有效避免宕機問題,保護用戶資金安全?
BitMax聯合創始人、CEO曹晶博士:系統穩定性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我們看到就算是傳統金融行業的交易所也不能完全避免。拿美國股票交易所舉例,BATS是紐交所、納斯達克、BATS、ARCH、Direct Edge 5大交易所之一,但BATS在自己上市的時候就出現了宕機問題,不得不取消了上市計劃。這個問題複雜的原因有幾方面。
第一,對流量預估的問題。如果交易所系統設計的流量冗餘度是平時的三倍,那出現10倍的流量是不是就是要宕機了。冗餘度包括撮合引擎、訂單系統、網絡連結等等。從成本角度來說,不太可能無限制的把冗餘度放的很大,更多的找到一個合理的範圍處理大部分的情況。
第二,系統本身設計的問題。一些交易所運行年限比較長,那麼可能用的技術或開始的設計也好,都不是最適合大規模交易的。比如很多電商系統的技術人員想用電商的系統做交易所,理由很簡單:阿里、京東那麼大流量,人家伺服器好好的,所以這套系統很厲害。但是這是有誤區的。電商的特點是產品多,幾十上百萬的產品,單品交易量沒有那麼大,所以很容易分布式解決。但交易所的特點,比如永續合約,品種少但是單品交易量大。所以系統特點不一樣,很多交易所走了一些彎路。因為系統一旦成型,修改起來就很難了,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交易所容易宕機的原因。
反過來說,我們目前看到各大交易所系統穩定情況比17、18年好了太多了。用BitMax舉例,我們18年8月上線,服務出現問題的情況在剛上線半年內,基本1-2個月會出現一次或大或小的情況。19年下半年開始到現在8個月的時間,我們基本沒有再出現過任何宕機和服務暫停的情況了,包括幾次極端行情,甚至在交易量屢創新高的情況下系統非常平穩。這也是整個幣圈系統進步的一個例子吧。
真正徹底改善這個問題還是從技術角度、設計時候系統的可拓展性、用戶組的隔離,有些用戶出事不會影響別的用戶,還有在系統負載的情況下怎麼過濾服務都是可以優化的。我相信我們會不停的進步,在不遠的未來把宕機事件的機率放到無限小,對用戶的影響也最小化。穩定的系統對交易量和用戶的帶入是顯而易見的。我們BitMax市場份額從去年10月到今年2月增長了46%。2月到3月一個月又增長了50%左右,很大程度上歸功於我們系統的穩定。每次出現別的大交易所宕機,我們的流量就有很大提高。
圓桌對話一「無熱點,不牛市,需找下一輪市場爆點」
圓桌對話一以「無熱點,不牛市,尋找下一輪市場爆點」為中心話題,對比特幣在全球金融市場扮演的角色、資產屬性以及市場熱點話題展開思維碰撞。本次對話特邀嘉賓:可可金融COO李勞擔任主持人、創始資本創始合伙人孫澤宇、AKG創始人倉公子、BA Capital創始合伙人小馬哥、BiYong合伙人KEVIN、AAX CEO Thor Chan。
可可金融COO李勞:我來自可可金融,可可金融是火星財經和共識實驗室聯合孵化的數字資產交易平台。可可永續合約發布、共識第三屆超級聯賽正式開賽,可謂雙喜臨門。期待行業更多行動,令市場儘快走出熊市,向更快的成長速度發起衝擊。非常榮幸作為主持人參與我們這個環節的分享,下面就讓我們開始吧。
01 很多人將3月份這次大跌歸因於全球流動性危機,這種觀點認為比特幣的價格受制於全球金融市場周期影響,您認為,比特幣在全球金融資產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是否具有避險資產的屬性?
創世資本創始合伙人孫澤宇:首先,我的觀點是,在系統性風險面前,任何金融資產都難逃流動性危機的風險。風險這個詞,在人類社會中,含義是多樣切複雜的,現在我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在過去,饑荒是一種風險,戰爭是一種風險,疾病威脅是一種風險,自然災害也一種風險,而我們今天所提的,可能更多的是資產縮水,價格暴跌,同樣是一種風險。美元在全球貨幣的實際使用層面,基本上取代了黃金,換一個角度來說,美元也相當於提供了比黃金更便捷的全球貨幣服務。但人類發展至今,對國際通用貨幣的需求,不僅需要美元一樣的便捷性,還需要像黃金一樣的超主權屬性。
所以,人類發展至今,對國際通用貨幣的需求,不僅需要美元一樣的便捷性,還需要像黃金一樣的超主權屬性。但這個循環就是人類經濟的終極歸屬嗎?回答是否定的。因為只要未來貨幣市場,誰能同時擁有美元的便捷性和黃金的超主權共識,誰就能同時壓倒黃金和美元。而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之後,比特幣這種既能像黃金一樣,不受主權信用影響的貨幣,同時又要能達到跟美元交易一樣便捷的國際通用貨幣出現了,這其實是市場需求推動的結果。所以,比特幣目前來看,在基本面上具備避險資產的潛力,只是現階段發展情況,比特幣的體量還不夠健碩,不足以支撐起等同於黃金或美債等其他避險資產的市場。不過,這也側面顯示出了比特幣未來發展的巨大前景。
AKG創始人倉公子:感謝共識組織優秀交易類活動,我主要從二級市場角度分享一下觀點。客觀來講,需要承認比特幣目前在全球資產中扮演的是一個小眾交易品種的角色,沒有特別的主角光環。市場所說的比特幣是避險資產說法來自於早期cx人員所類比的"數字黃金"概念,在大眾眼中黃金是從古至今的避險資產,很多人也會將短期偶爾同漲同跌的現象錯誤的歸結為強正相關性。
但是打開月線就一覽無餘了,黃金從18年中在有緩慢通脹和經濟周期輪轉預期下開始"避險"走入了長牛,而比特幣的區間波動還是貼合幣市自己本身的邏輯,完全沒有耦合,並不是某幾天的短時節奏一致就能說明兩個品種的相關性。且如果真的僅從價格形態上來類比的話,比特幣的大形態更像黃銅而不是黃金,黃銅是什麼資產?比特幣自身是有很多優越性和想像空間的,統一密碼標準,便捷的流動性等等很多很符合對未來未知世界發展的特點,所以對於幣市找自己閉環的邏輯和應用場景才是硬道理。以上是我的觀點,比特幣就應該去探索和引領未知而不是去擬合舊時代的商品。
BA Capital創始人小馬哥:大家好,感謝共識實驗室的邀請!有幸在這裡和大家交流。先說結論:回看歷史,比特幣漲則N倍,跌則九成,在全球金融資產中屬於絕對的風險資產,而非避險資產。這次疫情帶來的流動性危機中,我們看到投資者會拋售一切資產,包括黃金,當今世界真正的避險資產只有錨定全球貿易的美金。
當然,在一輪又一輪的量化寬鬆後,所以的資產都會迎來通脹的預期。當人流物流資金流隨著疫情逐漸通暢,貨幣的超發將會各類資產價格大漲,現在我們首先看到的黃金白銀便是如此。比特幣伴隨本輪去槓桿,去質押的大清洗,籌碼更換正在逐漸完成。目前比特幣的走勢更貼近於美股,全球貨幣超發也同樣會給比特幣帶來新的機會。相比傳統金融資產,比特幣作為另類資產,具有連續交易和波動性大的特點,有更大的風險博弈機會。
BiYong合伙人Kevin:感謝共識實驗室的邀請,我就從實際簡單發表一下意見。避險是相對而言,隨時時間推移避險能力也會動態變化。另外避險還有一個快速全球變成其他資產的需求。比特幣的從年度考察收益率還是名列前茅的,現在幾乎可以在任何時間和地點變成當地法幣,所以綜合來說:目前比特幣在全球金融資產中避險指數還是比較靠前的。
AAX CEO Thor Chan:關於是否可以將比特幣視為避險資產這一問題有很多爭論,但實際上並沒有那麼複雜。比特幣此前的暴跌與傳統金融市場的暴跌是由於流動性問題造成的。人們在任何市場上都會拋出他們能拋出的東西。這是一個比較極端和罕見的市場情況。但是當流動性逐漸恢復正常時,我們看到比特幣的價格走勢又恢復了其與傳統市場不相關的屬性。比特幣和數字貨幣是新一代的投資資產,具有較高的波動率,但同時也增加了市場參與者的可及性。對於投資者來說,分散化投資、將比特幣和其他數字貨幣添加到投資組合中仍可以獲得較高的投資回報。近期的短期流動性影響促成了它與股票市場的相關性,並不影響它未來成為避險資產的可能。
02 2019年的牛市行情很大程度上來源於熱點的發酵,話題熱點包括Libra的發行和bakkt過審,行業熱點包括IEO模式和Defi應用的普及,2020年來的熱點包括減半、全球金融市場震盪等。可以說:「無熱點,不牛市」,您認為今年或者更長時間能開啟牛市的熱點話題事件將會是什麼?
創世資本創始合伙人孫澤宇:首先,無論是Libra還是DCEP的發行,無論是否是完全去中心化還是聯盟鏈,都會將區塊鏈帶到更廣泛的人群中,為整個行業帶來巨大的增量用戶,增加新鮮血液,而這背後,也是更多的資金進入。其次就是減半行情,此次比特幣的減半行情將會與以往不同,這次減半,比特幣會有兩個標誌。1、比特幣的通脹率將會低於美聯儲之前的2%通脹目標,這是很有可能導致增量資金進入的。2、比特幣的S2F在此次減半之後將會達到50。接近黃金的SF62。上一波牛市也就是17年的時候,比特幣的SF是22,跟白銀接近。
Defi跟跨鏈技術的組合方面,今年跨鏈技術的成熟,將會推動Defi生態的規模性的爆發,為什麼這麼說呢,Defi是應用,而跨鏈是承載應用的基礎設施。2019年,DeFi 協議發放了共計約6.5億美元的貸款,其中鎖倉的抵押品價值約 4.5億美元 和約7,500萬美元的未償還貸款。不過抵押貸款只是個開始,而新的金融體系將不僅僅是基於抵押貸款而建立的。更多的可能還會涉及去中心化身份和信用評級等模塊。
另外2019年,DeFi的抵押價值主要由ETH構成,而隨著2020年成長中的跨鏈協議,例如Interledger Protocol,Kava,Cosmos等,以及即將要發布的Polkadot。相信到 2020 年將出現最終使 BTC 在各個鏈之間進行去信任交換的解決方案。而比特幣的流動性是 ETH 的 3 倍,市值是 ETH 的 8 倍,並且歷史上波動性不如 ETH,使其成為抵押品的一種高級形式。
一旦跨鏈完成,比特幣將取代以太坊成為 Defi 主要基底價值。到時候會演化出一種新的意識形態機構——去中心化的「中央銀行」。並且可能會產生各種我們沒有想到的有趣的經濟模式,這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這都會極大的刺激Defi生態的發展。當然,現有的Defi模式可能會存在諸多問題,但是相信會隨著時間的發展逐漸完善。
AKG創始人倉公子:金融市場的牛市確實離不開熱點,bakkt和libra這類不是大量資金會price in的熱點。Defi是一個p2p向的產品,難以帶來真正的市場共振。且幣市的波動性如果和別的市場一樣那熱錢是不會來幣市的。幣市的牛市還是要建立在原生玩家的共識共振上,站在這個時間檔口,我認為後期的市場將會經歷礦業的大洗牌和輪轉後,進入一個新的邏輯再開啟新故事。
BTC.COM上排名前15的算力將會發生很大的變動,三大交易所的算力一定會排進前8,這個周期預計在8個月。同時挖礦產業的玩家會有像GM一樣的優秀但不完全相同的公司產生,我有參與一些礦業衍生產品的設計,調研過程中能看到各大交易所和實力玩家真金白銀的布局思路和方向。比特幣的下一波紅利一定在兩端,極端上游/下游。
BA Capital創始人小馬哥:還是先說結論:牛市可以分為快牛和慢牛,歷史熱點爆髮帶來的基本都是快牛,而本次可能看到的是中長期的慢牛。從基本面上來說,全球去美元化的共識逐漸形成,各交易所更多的法幣通道和入口,區塊鏈技術的更加落地,各國政策上看到的逐漸寬鬆,都支持比特幣長期上漲。從資金面上來說,本次大籌碼更迭的同時,小資金帳戶的逐漸增多顯示籌碼更加分散。如果沒有特殊事件,類似2017年持續的暴漲我們可能很難再看到,取而代之的是區間波動和中長期的螺旋式上升。
當然,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可能會引起比特幣的短期的快速上漲,我們需要時刻關注。1.全球經濟危機過後,可能出現的局部戰爭會引起比特幣的快速上漲。比如擁有大量石油資源的委內瑞拉和伊朗,在對抗美元封鎖時可能需要大量的虛擬貨幣來購買物資及軍備。2.隨著BAKKT,CME,以及等更多合規機構參與到比特幣生態中,合規ETF的如果通過,屆時讓更多普通人可以像購買股票一樣輕而易舉的配置比特幣資產,比特幣將迎來超大牛市。
BiYong合伙人Kevin:個人愚見,19年的 IEO 都不算是爆點,它更像存量市場裡的一朵浪花。市場爆點,首先是用戶基數要有一個量級的增長。所以不是要等待爆點,而是要創造爆點,就要去監管友好的市場,加密貨幣才有機會向普通大眾用戶進行普及,如最近完全合法化的韓國、印度。BiYong其實19年初就已經在日韓布局,和當地企業合作推出了BananaTok,去韓國市場做推廣的應該都有知道BananaTok。在國內不適合推行的加密貨幣第三方支付、遊戲開放平台等都會陸續推出,目標就是讓普通大眾用戶也能享受加密貨幣的價值,尋找增量市場的爆點。總結:爆點在變化中尋找,但一定要尋找增量市場。
AAX CEO Thor Chan:對於新興資產來說,牛市的引爆確實可能需要更多行業利好消息的刺激,也就是所說的熱點事件。短期內的熱點事件前面幾位老闆都總結得很到位了,包括減半到位推動的投資者預期,以及全球整體金融市場的動盪,新冠疫情造成的經濟動盪及預期會到來的通脹等,都可能推動比特幣在今年內有一波漲勢。
更長時間來看的話,我認為開啟牛市的熱點還是機構的入場。我們目前看到的傳統金融機構的資產配置還沒完全進入加密市場。但是我們的合作夥伴富達,曾經做了一個事,去調查他所有的客戶裡面有多少人願意在資產配置中加入比特幣。結果有 60% 的人都有意願。只不過目前由於資產管理水平跟不上以及機構用戶體量太大,所以機構配置比特幣的優勢並沒有完全發揮出來。以英國為代表的歐洲市場是機構用戶的重點市場,我們正在憑藉Partner Network的關係與歐洲的一些機構接洽,對方都非常有興趣。所以長期來看,機構資本的進入,是引爆牛市的最大熱點。
主題三「BKEX:高質量交易的實現」
在主題分享中BKEX的創始人紀佳銘先生就交易所未來的發展趨勢問題提出:合規化和去中心化一直是區塊鏈行業發展的終極目標。合規化不僅可以保障用戶的資產安全,對交易所來說,也可以更好地約束自己在合規範圍內更加規範化、系統化的發展,從而推動整個行業前進。隨後,紀佳銘先生為合約用戶如何更好地交易提出了四點建議。
01 相比於傳統金融機構在合規框架下的限制,數字貨幣交易平台在機制方面更能放開手腳,這一方面帶來了行業創新,另一方面冒進也會為行業未來埋下隱患。您認為交易所行業未來發展方向將更偏向合規化、集中壟斷還是去中心化?交易所行業生態會有怎樣的發展趨勢?
BKEX創始人兼CEO紀佳銘:合規化和去中心化一直是區塊鏈行業發展的終極目標。合規化不僅可以保障用戶的資產安全,對交易所來說,也可以更好地約束自己在合規範圍內,更加規範化、系統化的去發展,從而推動整個行業前進。
去中心化是整個行業發展的方向,很多平台也在陸續推出自己的去中心化平台,BKEX也有這方面的戰略部署,但就目前整個交易所行業生態來說,去中心化和中心化還是要並存的。一是因為去中心化交易所在服務方面有較大的缺陷,無法為用戶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同時它也需要行業內或者有一定區塊鏈基礎的人去操作,不適合小白和新手,所以並不是非常user-friendly。而中心化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用戶擔心自己的幣被挪用,甚至遇到交易所跑路的情況,所以合規就顯得尤為重要。
BKEX從成立開始,秉承著把用戶資產安全放在首位的理念,也一直在儘可能地去做公開、透明化方面的努力。首先是我們具有嚴格的財務審計和實時監控告警系統,通過冷熱錢包分離和硬體錢包等方式,為每一位用戶提供100%保證金。
其次在透明度方面,BKEX也意向通過默克爾樹算法公開平台用戶資產審計報告,搭建可信的查詢系統。這其中會牽涉很多方面的問題,所以我們也在不斷地努力嘗試,去解決遇到的難題。
02 目前涉及數字貨幣合約交易的平台為數眾多,期貨期權ETF等多種產品設計複雜。合約交易者不僅要面對的交易平台和投資標的繁多的選擇,甚至還要面對個別平台缺乏風控、機制不透明的非系統性風險。請您為大家總結一下對當前合約交易市場現狀。您對於新入場的合約交易者有什麼建議嗎?
BKEX創始人兼CEO紀佳銘:對於新入場的合約交易者來說,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投資都是有風險的,我們在進行合約等高風險產品交易之前,得先清楚自己是否能承擔這個高風險帶來的不利後果;
第二點是心態。我覺得對於整個行業的用戶來說,無論是新入場的還是說已經非常有經驗的,好的心態都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點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平台的選擇。不論你投資任何產品,資產安全都是頭等大事,選擇對了安全的平台,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BKEX在為投資者提供更多投資工具與標的的同時,始終把用戶安全放在首位,BKEX的合約產品無論是在指數價格的設計上,還是用戶使用體驗上,都是經受住了市場考驗的。在安全、風控方面,我們擁有超過10年的金融風控團隊,以及分布全球的頂尖技術團隊,為用戶資產安全保駕護航;在透明度方面,我上面也說過BKEX的解決辦法,這裡不再贅述。
第四是產品的選擇。在合約產品方面,BKEX上線了多個幣種的永續合約以及近期上線的超級合約。永續合約相比交割合約,有其獨有的優勢,再加上BKEX的永續合約採用的指數價格,增大了大戶操縱的難度,為普通投資者提供了安全保障;並且BKEX的合約費率低於市場平均水平,對喜歡高頻交易的用戶來說可以減輕一部分壓力。和其他合約產品相比,近期上線的超級合約更加適合新入場的合約交易者,操作門檻低、更公平、更創新,是這款產品的特點。
BKEX超級合約採用的是BTC/USDT的指數價格為標的,所以價格漲跌無法人為操縱,並且可以用其他創新幣種來交易,大大提高了投資者手中創新幣種的流動性與價值。並且,無論是永續合約還是超級合約,我們都有體驗金,可以讓新入場的交易者先體驗,對產品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再去交易,雙重保障,便會更安心、放心。
主題四「ZBG:行業入口與用戶教育」
ZBG CMO Lizzie Luo作為特邀嘉賓和聯合主辦方就「行業入口與用戶教育」話題展開討論。關於拓展區塊鏈行業生態問題,ZBG CMO Lizzie Luo表示:開發出能出圈的明星項目,才能提升整個區塊鏈行業的影響力,這種項目最大可能是出現在供應鏈金融、貿易金融、徵信的金融領域。關於正向合約的問題,Lizzie Luo談到,正向合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供價值保護和穩定市場的作用。
01 雖然區塊鏈技術已廣為人知,但數字貨幣交易對於圈外人仍然存在門檻,降低用戶門檻、完成廣大用戶的入場教育也是拓展區塊鏈市場、形成行業良性發展的有效途徑。因此,對於拓展區塊鏈行業生態,提升行業影響力您有什麼看法或建議?
Lizzie Luo:其實關於入場用戶教育這塊,ZBG應該是很有話語權。因為交易所是目前整個行業生態的流量匯聚口,而且剛才說到ZBG的用戶大部分都是這兩年入場的新項目帶來的新用戶,可以說,ZBG是伴隨山寨幣的流量紅利成長起來的交易平台。
早期的數字貨幣投資人主要是比特幣的信仰者、技術和金融投資方面專業的投資人。但是我們發現2018年發展的「新」項目都是配備了所謂的講師在線上線下,下沉到二、三、四線去教育用戶。這些項目的概念包括:區塊鏈+娛樂產業、+漁牧業、+畜牧業、+供應鏈金融……且不論他們描繪的美好前景和實際的差距有多大、教育用戶的方式是否有失偏頗,但是能看到他們帶領了大量新用戶入場了。
區塊鏈行業在下一階段,想要進一步、更好地完成用戶入場教育、推動行業進入良性發展的話,用戶培訓、入場教育只是微觀層面。最重要和急切的一方面是要推動這「概念」更加實質性的落地,不管是和大企業還是比較前沿的政府合作,能夠做出1-2個實際落地,開發出出圈的明星項目,這才能提升整個行業的影響力。我個人認為這種項目最大可能是出現在供應鏈金融、貿易金融、徵信的金融領域,這一步的實現更可能是圈外的新加入的力量來主導推進的。
再說回用戶教育的問題,ZBG目前在做的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去年新項目的新用戶帶到主流幣的投資上來。因為其實去年那波熱潮,一個項目的活躍周期也就1-3個月,ZBG希望把沉澱下來的用戶引導到主流Token上來,並且引導樹立合理的投資理念。
所以,今年ZBG上線了主流幣的正向永續合約,目標就是建立一個學習型的合約交易平台,我們開放模擬盤,並構建「合約幣修課」、「合約大咖說」的內容體系,希望我們的用戶花多一些時間去學習投資,再開始實盤交易。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洗禮,目前更多的用戶是回歸理性的。所以,交易所作為流量入口是有義務去花更多精力做好用戶投資教育的。
02 各交易所的反向合約由來已久,對比反向合約,正向合約有什麼優勢?正向合約是如何完善合約市場整體格局的?能否改善價格大幅波動時出現的行情踩踏,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
Lizzie Luo:正向合約主要的優勢體現在2個方面:
一幣可交易多個幣種的合約,資產管理輕鬆安全
用戶只要持有USDT就可以進行多個幣種合約交易,不用切換幣種,方便快捷。大大降低用戶的操作成本和交易成本。而反向合約是持有多幣種,(例如:BTC、ETH、EOS、XRP等)操作過於繁瑣,增加用戶個人成本。
正向合約是以穩定幣(USDT)作為保證金,對於用戶來講更具有公信力,而USDT其價格的穩定,不會因為行情下跌出現保證金縮水,也不會因為幣價劇烈波動更容易爆倉。正向合約的結算幣種是USDT,收益直觀好計算。且當行情機遇來的時候,可以更快地子彈上膛。
至於正向合約對整個市場的影響,回首之前的事件,諸如公鏈事件的失敗和大量山寨幣項目無法實現預期的產品計劃,現貨交易低迷、缺乏流動性,使得合約等衍生產品放大了波動性,交易所爭先恐後地推出合約市場。
再從另一角度去看,用USDT作為保證金,也具有公信力,更重要的是極端行情下,使爆倉風險降低了半個維度,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價值保護作用,也一定程度上起到穩定市場作用。另外,正向合約相對於新的用戶更加友好,門檻低,交易風險相對較低,也能讓很多處於邊緣觀望用戶更快地加入其中。
圓桌對話二「沉舟側畔千帆過,新投資視野與方法論」
第二輪圓桌討論以「沉舟側畔千帆過,新投資視野與方法論」為主題。由幣coin CMO史大爺擔任主持人,Kronos Research COO Ran Yi、BitLink及1Token的創始人&CEO大門、APcoin創始合伙人及玖寬資產合伙人張亮、Mytoken COO劉冰做客圓桌討論環節。各嘉賓首先在大環境上,對全球金融市場輪動和周期變換展開討論;隨後,具體到區塊鏈行業,對當前數字貨幣市場趨勢和格局進行了詳細梳理。
幣coin CMO史大爺:開始我們本次圓桌的話題,2020開年,突發新冠疫情成為黑天鵝催化劑,終結了美股在低利率環境和企業高槓桿背景下的長牛,多次熔斷帶動黃金、原油、商品市場和數字貨幣等全球市場的震盪。面對這些投資標的的大幅波動,目前是否出現了優質資產的配置窗口,如何認識當前市場輪動和周期變換的進度?
Kronos Research COO Ran Yi:從大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說,在疫情期間,各個國家都出台了很多的政策:美國的四萬億美金的QE、兩萬億美金的財政政策。日本一百零八萬億日元的政策。基於這些政策,引發了很多的資金進入市場,對沖了不少疫情帶來的後果。從大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說,排除債券股票這些資產,非現金流的資產會比較獲益。
因為股票、債券裡面蘊含現金流,特別是股票或者任何股性的資產,都會被疫情所影響。因為疫情對於經濟的打擊,在很多層面上已經反映在資產價格裡面。而另外的一些資產,比如說黃金白銀或比特幣,更像是一個貨幣屬性或價值儲存屬性的資產。相對來說會受影響的比較少,所以黃金最近漲了很多。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說,在全球的國家刺激經濟的背景下,這類型的資產表現的最好,還有供給比較穩定、未來現金流不受影響的資產會比較好,最後的結論還是比特幣。
BitLink及1Token的創始人&CEO大門:一、貨幣超發的背景下,資產對比法幣,基本都要漲。二、找到自己最熟悉的微觀資產領域做投資。第一句話不用多說,最近的放水大家都能看見。所以資產對比法幣,法幣多了,自然各種資產相對放水前就會漲。第二句話,不熟悉的資產,就不清楚內在邏輯,就扛不住波動。資產漲起來不是一波向上到位的,就算真的一步到位了,不清楚邏輯的投資者,照樣沒法在「到位」的時候賣出。幣價漲了,但投資者反而虧錢的情況,無論幣圈還是其他資產的圈子,都太多了。
概況下,專業的事情,還是專業的人去做。這次的主辦方共識有專業的挑選交易團隊的能力,有專業的配置團隊的能力。被選出來的團隊,有專業的交易的能力。所以我覺得類似的活動很棒,能辦到第三期也證明共識是認真的、有能力的、會長期辦下去的。2020年可以說是「幣圈大資管」的元年,1Token團隊從去年就已經開始服務幣圈的幾家大金融機構,包括FOF基金、礦業機構、衍生品交易公司,提供圍繞著大資管的交易、櫃檯、監控風控、管理、清結算等系統。
APcoin創始合伙人及玖寬資產合伙人張亮:需要預判的問題,可能無法給出一個負責任或一定正確的答案,但是在實操過程之中遵循一些正確的原理,就一定能夠得到非常好的結果,甚至出乎意料。與其預判未來的市場不如先重新回顧我們手中的投資組合:它包含的投資品種是否豐富,是否將高估的品種拋出,買入了正在被低估的品種,以及我們是否在堅定的執行投資組合。有了這些最基本的因素我們在判斷周期的運行就會非常坦然。
如果從最經常看到的股票債券現金的投資品種來講,更傾向於此時不斷增加股票的投資比例,因為一場衛生事件而導致了市場之中絕大部分參與者出現了過度反應。毋庸置疑,這將是未來市場重要的利潤來源。從基本面來講,目前股票市場的預期收益率也處在歷史之中非常高的水平。但是這樣去做需要我們保持非常克制與冷靜,接下來還有可能面對更加恐慌的市場,但同樣也有高回報的投資預期在等待著我們。
Mytoken COO劉冰:近一段時間,受疫情衝擊,全球金融市場大幅動盪,其中美股震盪大跌,國際油價和黃金價格也大幅走跌。WTO預測今年的全球貿易將萎縮13-32%,傳統的服務和貨物貿易也受到重創。但是新型貿易尤其是數字網絡相關的貿易發展呈現出了加快的態勢。疫情改變了世界和中國。在4月8日WTO發布最新預測,今年全球GDP將萎縮2.5-8.8%,同時預測今年幾乎所有地區的對外貿易都會遭受兩位數的百分比跌幅。
從金融的角度來看,各類資產全部下跌,債、股、黃金等都在下跌,金融市場正處在現金為王的階段。全球經濟都在避免進入流動性緊縮到一定程度導致的全社會信用鏈條崩裂-金融危機。從風險偏好來看,金融市場的反應領先於真實情況,個人感覺全球疫情到達頂部之前,金融市場能夠企穩。從各國金融體系來看,經歷過08年金融危機的主要經濟體也更穩健,疫情管控的升級,暴跌後泡沫的大幅擠出,資產已經逐步顯現配置價值。投資者可以逐步提升對國內類資產的配置提升。
幣coin CMO史大爺:大家都從各自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也給我個人受到了不少的啟發。
來到第二個問題,以較長的時間周期來看,當前數字貨幣市場處於怎樣的趨勢格局之中?有哪些市場有效信號值得去關注和捕捉?如何更好地把握市場行情節奏?
Kronos Research COO Ran Yi:這個問題對於量化交易來說不太適合。Kronos現在專門做高頻的量化交易,日交易量超10億美金。更擅長非常短線的交易,而不是長期的主觀判斷。我們最長周期的信號是兩周,最短的以秒來計算。但是從主觀的角度來說,因為相信比特幣,我們團隊都是從傳統金融出來選擇區塊鏈行業,做了這一方面的擇時,這是一個非常長周期的看好信號。
BitLink及1Token的創始人&CEO大門:首先,「比特幣因為是避險資產,所以比特幣有價值」這句話不成立,即使它的屬性類似黃金,那麼黃金也不是第一天就是避險資產的。回到比特幣的價值,根本上在於賦予了每一個人可以完全擁有自己資產的權力,而不需要任何人證明,某個資產是屬於某一個人的。所以,有多少人希望把資產完全掌握在自己手裡,那麼比特幣,或者別的類似的幣,就應該值多少錢。
我們不處在理想國,所以「長期局部動盪,周期性全球動盪」是規律,特別近期大家都有感受,全球動盪加劇。越是動盪,越是要關心資產是「姓什麼」。全球總資產至少大百萬億美金,也就是大千萬億RMB,而數字資產總共1-2萬億,太少了。所以長期來看,肯定是低估的,這也是為什麼我的資產配置裡面,總是有數字貨幣的多頭。
APcoin創始合伙人及玖寬資產合伙人張亮:通過這次下跌我們也看到了無奈且可喜的一面,比特幣也的確是市場之中的被認可的投資品種之一,畢竟在美元缺乏流動性的情況下,比特幣和其他主流投資品種都出現了大幅的振蕩。在未來可以延用這個思路來進行比特幣的投資,那就是多元化:一定不要再把比特幣看作唯一的投資品種。對於比特幣這樣一個高控盤且沒有基本面的市場,相對於交易技巧、行情把握等具體建議,我希望大家還是選擇量化交易方式,跟隨市場趨勢去操作,千萬不要逆勢而行。
當然比特幣作為波動率較高的品種也存在著較高的投資預期,但也有相應的風險。因此不建議將他在我們的投資配置之中占有較高的比例,我認為10%對於年輕人來說是一個比較合適的比例。及時將各個投資比例調整到預設的範圍,相比於比特幣單一投資品種收益來講,對於我們的財富增長會更加重要。
Mytoken COO劉冰:疫情對各國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是有催化和加速作用的。疫情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如何在緊急情況下,迅速、公平、安全、有效的將物資和資金轉移到最需要的地方,央行數字貨幣可以幫助解決很多問題。我國人民銀行4月10日召開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發布會。在被問及央行數字貨幣目前的進展時,央行辦公廳主任周學東表示,目前央行數字貨幣正在按原定計劃有序推進。
各國央行對數字貨幣的研發也都在加速,4月2日,法國央行透露正在分析如何使用加密貨幣為CBDC供電;4月3日,菲律賓聯合銀行行長表示將加快採用包括央行數字貨幣在內的數字銀行服務;4月6日,韓國央行宣布啟動了一項關於央行數字貨幣的試點計劃等。
數字貨幣的未來市場可能將會更多的向發行、流通、管理等角度做轉移。具體行情走勢從長期來看肯定是向好的。無論是各國央行的動作,還是從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律來說:一方面,長遠趨勢會走向穩定、向好的態勢;另一方面,隨著行業的發展,會形成行業秩序,藉由監管,最終走向有序發展。從短期行情來看,目前處於短期震盪調整,在此提醒大家投資有風險,不要盲目入市。
圓桌對話三「交易還是空倉,這是一個問題」
第三輪圓桌以「交易還是空倉,這是一個問題」為主題。由共識實驗室首席分析師吳少康擔任主持人,特邀大賽評審委員會代表:Amber AI創始人Michael Wu,大賽機構代表:Coin919創始人兼CEO劉波、Hashingbot投資總監田睿奇、Zeafox量化CEO李俊傑,大賽個人代表:Apollolab Foundation CEO嵇安、魔法資本合伙人張斌、woody做客圓桌討論環節。
各嘉賓對當前數字貨幣市場行情展開梳理,詳細拆解了定投、波段、量化等不同種類投資策略的盈利邏輯,以及可以利用期貨期權進行資產套期保值的具體方法論。
共識實驗室首席分析師吳少康:過去一年中,BTC兩次突破10000美金,但從周K線來看,目前市場總體仍處於下跌趨勢中。在此背景下,對比低買高賣的波段操作,單純「信仰式」的定投或Holder策略是否還行之有效?是否存在哪種交易策略能夠成為有效的收益方式?
Amber AI創始人Michael Wu:對於比特幣來說,定投加"HODL"策略都是長期有效的投資策略,因為我堅信長期加密貨幣尤其比特幣的長期價值和前景。但是,我覺得大家一定要注意兩點,第一是既然這是長期策略,那麼應該忽略短期波動去有計劃的長期執行,比如每月不管價格都應該堅持以固定比例或者金額去配置,或者最多可以隨著價格主觀判斷微調執行的力度和時機,但不應該丟失或者半途放棄策略。不要看著價格漲了就狂買,看著跌了就半途放棄計劃,那就變成追漲殺跌的主觀交易了,而非定投策略。第二,要把握風控,要控制自己的投資倉位和資金,如果是長期配置性定投的話,不僅不應該上槓桿,而且應該把倉位控制住自己能不管市場波動都拿得住的範圍。
拋開長期投資來說,市場裡面的交易策略要成為有效的收益方式就需要很大的專業優勢和風控積累了,不管是做套利、做市、高頻,都是可以創造長期正收益,但是需要非常高的技術和策略門檻,以及更加高的風控門檻。否則很可能賺一段時間的錢,一天風控沒做好全部虧回去。所以區分好的金融機構的很多時候是風控能力。
Coin919創始人兼CEO 劉波:定投作為平均成本的基礎策略,以時間換空間,能極大的降低建倉風險,還是非常有效的。當然我們認為定投加上合適的出貨策略能提高整體收益率。對於持幣資產,做一些基於幣本位的套利策略,包括搬磚套利,跨幣種套利,期期期現套利,主流幣之間的幣幣網格策略等都是非常確定和有效的。相對於持現金的用戶,基於穩定幣的套利,穩定幣的網格交易策略也是非常確定的盈利思路,現階段也是我們實戰的策略。
Hashingbot投資總監田睿奇:策略是否有效需要結合投資者的投資周期和對應投資周期下的預期而定,拋開周期去談風險和收益是沒有意義的。對於長期持幣信仰者而言,定投或者holder策略自然是有效的。對於投資周期以年為單位的,做一些中低頻的波段交易是有效的(比如做月級別的趨勢,一年交易幾次);對於投資周期以季度為單位的,做日級別和周級別的波段交易是有效的。就當前的行情來看,我們認為接下來一個季度到半年BTC大機率還是會在5000-10000點的區間來回震盪,周級別做些波段交易能取得不錯的效果。
Zeafox量化CEO李俊傑:單純「信仰式」的定投或Holder策略均基於對BTC中長期價格趨勢看好的投資預期下。基於這種預期,單純「信仰式」的定投這種投資策略主要優勢在於攤分成本,但回顧比特幣的價格趨勢歷史,熱點突破後均帶來巨大漲幅,我認為單純「信仰式」的定投攤分成本的優勢並不明顯,所以Holder作為BTC投資策略更具優勢。
但是目前全球金融市場受疫情影響,美股不確定性較大,3月12號美股發生熔斷,同時比特幣受到美股影響,最大跌幅將近50%,單純的Holder作為投資策略,會承受較大回撤。相對而言,ZeaFox團隊的量化交易策略,引入多重風控,在3月12號BTC大跌當天,策略運行整體回撤低於1%。我認為Holder+我們團隊當前穩定運行的量化策略作為綜合投資決策,在當前市場環境下,能很好地對沖Holder在當前市場承受的回撤風險,是一個綜合最佳的投資決策。
Apollolab Foundation CEO嵇安:定投就是,長期、定期、定向投資好的標的,但不建議單純去信仰,在左側持續下跌時堅持定投,當右側回升到止盈點獲利了結很重要,而不是永遠持有。回歸到投資本身,首先是找到好的標的物,在這個行業,比特幣目前是最好的標的。標的物選好了,同樣是買比特幣,定投要經歷至少一個以上的漲跌周期,買入—虧損—回本—盈利,從開始定投到最後獲得收益,整個過程用曲線連接起來,形狀神似一個微笑,這就是經典的定投微笑曲線。目前對於比特幣而言,當右側回升到該輪低點2-4倍,結合具體的情況考慮逐步獲利了結。
後一個問題,對於不同的資金體量,不同風險收益偏好,不同的認知水平對應不同的有效收益方式,定投是入門級別的投資者廣泛適用的策略,大資金規避風險,通過期貨、期權衍生品對衝風險的市場中性策略是不錯的選擇,市場中性策略是低風險策略,掙不到大錢,因為已經把市場波動都對衝掉了。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尋求機率優勢型策略,即通大量交易次數來體現交易系統的勝率,且策略需要擁有合理的風報比。
數字貨幣市場有明顯的比特幣跟隨效應,但不同幣對之間的波動具有時間差及波動幅度差值,而Apollolab資管根據這兩個差值進行關聯幣類對沖策略,比如多比特幣而空以太坊,配合現貨趨勢型策略,收益包含α超市場收益+β市場波動收益,經歷312行情後依然實現了盈利。
有效收益的方面,風險是資本的永久損失,而不只是一個數字,很多同行離我們遠去了。這個市場活著比暴利重要,幣在手裡漲漲跌跌還有機會,全倉爆倉就是永久性損失,分批建倉、合理槓桿與合理止損,分割風險等至關重要。
魔法資本合伙人張斌:雖然今年比特幣從10500跌到了3800,定投和holder資產縮水比較多,但是也能看到從3800很快漲到了7400,如果定投那就有機會買到3或者4開頭的比特幣。
定投或者holder策略從長期來看還是有效的,因為還是非常看好比特幣的未來前景,比特幣還有很大的人口紅利沒有釋放,將來會有數千萬甚至數億的人認知到比特幣並買入持有,只是這個過程可能會比較長,這樣定投或者holder必須做好長期投資的打算。
如果想要獲得比定投或者holder更高的收益,就需要進行買賣交易,比方說熊市底部買入,牛市頂部賣出,而在熊市期間空倉,或者加入套保和做空的策略。但是這需要非常高的交易技術,而這種方式只適合極少數交易水平特別高的專業人士,絕大部分人還是堅持定投或者holder策略就可以了。
Woody:目前比特幣還處於信心修復的階段,個人認為重返牛市的機率並不大,在年底前看的偏向震盪整理,需要一個比較大周期的洗盤,收集籌碼比較有利後續上漲,比較好的收益模式我想會是網格交易。至於Holder也不用真的繼續當Holder,當季度合約逆價差的時候其實就可以考慮賣掉現貨買合約吃逆價差的豆腐,在熊市也是相對穩健的操作方法。
共識實驗室首席分析師吳少康:2019年可以稱為加密貨幣衍生品交易發展的元年,期貨、期權、ETF交易發展迅速。目前多數交易者只是將期貨、期權和ETF用於「擴大收益」的目的,而忽略了「對衝風險」的本質作用。那麼在行情不明朗或大幅波動的情況下,如何利用期權期貨等做好策略進行保本或者對衝風險呢?
Amber AI創始人Michael Wu:很高興看到越來越多傳統金融市場的成熟衍生品出現在新興的加密資產世界,加密資產的金融屬性愈加被認可。這些複雜衍生品的出現,雖原本是為了風險對沖,但其實許多市場參與者將這些產品用於「收益增強」或者「投機」的目的。不管如何整體而言,衍生品體系的完善是加密市場基礎建設的重大進展。Amber作為一家專業的加密金融服務平台,從專業角度來看,我們不建議普通用戶在行情不明朗或大幅波動的情況下,加大槓桿做單邊交易,因為這需要非常強的風控能力和經驗。
關於利用哪種交易策略保證有效收益,首先這個要根據機構和個人持倉,此外投資人要對衍生品有比較深刻的認識,以及要根據投資或對沖的目的來配置衍生品。例如如果要避免下行風險,那可以使用賣空期貨對沖,也可以購入看跌期權。再複雜一些,也可以應用一些期權組合,例如用covered call或者collar去鎖定收益。如果只是對波動性有判斷,但方向不明,那麼可以嘗試straddle。但是這些都只是工具,但最終投資的收益還是來自於投資者自己對市場的判斷和把控。
Coin919創始人兼CEO劉波:首先期權期貨都是非常好的衍生品工具,但同時也是雙刃劍,普通用戶一定要慎用,一知半解的時候千萬不要使用。套期保值,合約保險是非常好用的保本工具,但要注意永續合約的持倉費,尤其在單邊的時候費用特別高(當然如果反方向還可以賺取持倉費),交割合約沒有持倉費,但是涉及到期的時候需要轉換。
期期期現套利這些是基於合約的對沖策略,也會有非常多的交易機會,這個機會主要包括短期劇烈波動機會和一定行情下的周期性波動機會,盈利的確定性也非常高,風險主要在槓桿率(或倉位)不要太高,另外在極端行情下交易所會有下單不穩定的情況。這些都極大的考驗交易者的專業水平。
Hashingbot投資總監田睿奇:目前數字貨幣市場使用衍生品套保的實用性偏低。使用期貨套保的話,由於市場波動過大,導致可用槓桿率上不去,套保效率低,遠期套保可能會面臨頻繁追加保證金的問題, 而且對大多數有套保需求的客戶(比如礦工),實際上是看好比特幣長期走勢的,用期貨套保鎖定了價格,也會喪失獲取比特幣長期收益的機會。期權套保一個是受制於整個期權市場的流動性,對於大部分有套保需求的客戶來說, 場內期權市場的流動性根本難以滿足需求;第二也正是因為流動性匱乏和波動過高,期權的購買成本高的離譜,對於有套保需求的客戶來說很難構造性價比高的套保方案。
Zeafox量化CEO李俊傑:首先,期權作為加密貨幣較新的衍生品,市場發展空間較大,但同時我們可以看到,數字貨幣的期權市場還處於發展階段,市場深度相對較為成熟的數字貨幣 合約市場,還存在很大發展空間。數字貨幣期權,同時也為當前處於下跌周期的市場,提供了另外一種對沖現貨價格波動風險的方式。在BTC行情不明朗或大幅波動時,單純的期權(非合約)或低槓桿的期權合約,也較好地彌補了當前數字貨幣合約產品中,較容易產生爆倉風險的問題。
Apollolab Foundation CEO嵇安:期貨套保,當風險行情期貨套保能夠發揮對衝風險的作用,但當行情走勢有利時,期貨就會產生吞噬現貨端的利潤。期權套期保值持有現貨的同時買入認沽期權,期權的潛在盈利和虧損不對稱。期權合約的最大損失僅限於支付的權利金,行情有利時,期權套保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減少吞噬現貨端的利潤。做人做事留一手,在任何時候都持有一定比例的現金,在交易市場裡,無論是現金、時間還是生活,都要留有餘地。
魔法資本合伙人張斌:對衝風險其實非常難,因為如果操作不好,可能會「對沖收益」。但是至少有一點是非常好的,那就是至少可以保住本金不減少。如果想要做好風險對沖,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對行情走向有一個判斷,在價格漲到階段性高點的時候進行開空套保,而這個高點極難判斷,很可能開空套保之後,價格繼續飛漲,這樣就賺不到上漲的收益了。對於行情高點的判斷,最好諮詢業內的專業機構或者交易人士,儘量選擇在一個相對的階段性高點進行開空套保。
總結比特幣過去幾年的行情走勢,80日均線可以作為一個簡單的套保指標,就是有效跌破80日均線就套保,有效站穩80日均線就解除套保,持有現貨。
Woody:槓桿由於具有高獲利的屬性,往往讓投資人無法自拔,但合約本質的意義是避險。例如我想參與幣安IEO但我怕BNB跌,那我可以在買入BNB現貨,並且在合約所放空BNB,從而達到賺取IEO收益以及規避掉BNB下跌風險的可能,我會建議一般投資人更應該著重於合約避險的屬性而不是加大槓桿。
對於期權部分,簡單舉例來說明一下。例如我有BTC用幣本位投資了量化,那我可以花費一點小錢買入遠期的看空期權,這樣就可以鎖定好價差,不會因為行情下跌導致本金縮水。由於期權比合約多出一個叫做時間價值的屬性,也就是到期就會歸零的意思,在沒有行情的時候做賣方可以吸干時間價值,從而達到價格不變但是卻可以盈利的狀態。
假如我看盤整,那我可以同時賣出買權跟賣權,結算時間的時候如果價格不變,等於就是對手盤歸零,但我取得了收益,在盤整階段往往是投資人就煎熬的時候,下次不妨考慮下期權賣方。但期權賣方具有獲利有限風險無限的屬性,一般賣方投資人勝率約在7成附近,但剩下來的3成是很可能把獲利吃光的,所以要有一定風控能力才適合操作。
本次「數字貨幣交易超級聯賽(第三屆)KOL精英賽」由共識實驗室攜手幣安Binance、BitMax、BKEX、ZBG聯合舉辦,於4月15日正式開賽。
感謝聯合發起方幣安Binance、BitMax、BKEX、ZBG對本次大賽的大力支持。感謝火星財經、幣coin、BiYong為大賽提供合作支持,本次大賽的支持機構為Nova Club、AAX、CoCoCoin、火星交易大師。特邀合作媒體Cointelegraph、鏈得得、Blocklike、PANews、果味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