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七大工業院校

2019-07-27     華科畢業的天門阿濤

工業歷來是國之重器,一個國家競爭力的高低與工業發展好壞息息相關。所以各工業大學也是考生報考的熱點,並且勢頭有增無減。

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我國最好的7所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北京工業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天津工業大學、浙江工業大學。

其中,哈爾濱工業大學歷史上是一所國際性大學,曾有一段時間為中蘇兩國共同管理。作為985工程首批建設的9所高校之一,C9聯盟成員,地位自不用提,在世界也頗具影響力。2019年高考錄取中,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大放異彩,多地錄取線位列全國高校前15強!以黑龍江、湖南省為例,哈工大深圳理科分數線高達651分、634分!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

西北工業大學是老牌985高校,出身名門,歷史悠久,號稱中國航空領域的「搖籃」。是中國唯一一所以同時發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工程教育和科學研究為特色的全國重點大學,其前身份別來自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哈軍工航空工程系。

在航空領域,一半以上的重大型號總師、副總師為西工大校友。中國航空工業成立60周年紀念表彰了10位「航空報國特等金獎」,西工大校友6人獲此殊榮,在中航工業先後授予的6名「中青年自主創新領軍人才」中西工大校友占到4位;在航天領域,從早年的「航天三少帥」中的張慶偉和雷凡培,到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等,一大批西工大傑出校友擔任集團公司、院所、企業黨政領導幹部及副總師以上職務,相繼為我國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合肥工業大學、北京工業大學、河北工業大學作為老牌211高校,天津工業大學作為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在全國均頗具知名度。此外,浙江工業大學作為雙非大學,也是實力出眾,2017年教育部第四次學科評估中,23個學科上榜,其中化學工程與技術被評為A-,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被評為B+,領先一大批211高校。

1、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簡稱哈工大(HIT),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國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九校聯盟(C9)、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卓越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入選2011計劃、珠峰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全國首批設有研究生院、擁有研究生自主劃線資格的高校,是一所以理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國家重點大學。

學校始建於1920年,1951年被確定為全國學習國外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的兩所樣板大學之一,1954年進入國家首批重點建設的6所高校行列(京外唯一一所),是新中國第一所本科五年制、研究生三年制、畢業生直接被授予工程師稱號的理工科大學,被譽為工程師的搖籃。學校於1996年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1999年被確定為國家首批重點建設的9所大學之一,2000年與同根同源的哈爾濱建築大學合併組建新的哈工大。

學校有專任教師3045人,其中兩院院士36人(含共享院士16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47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2人,國家自然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45人,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44人、「973計劃」首席科學家12人。在校學生人數46138人。

截至2018年5月21日,哈工大有哈爾濱、威海、深圳三個校區;本部校園面積5212.35畝,建築面積202.69萬平方米;

2、西北工業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簡稱「西工大」,位於古都西安,直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是中國唯一一所以同時發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工程教育和科學研究為特色的全國重點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入選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歐盟QB50項目亞洲區唯一發起單位與亞洲區總協調單位。

學校最早可以追溯到1938年國立北洋工學院、國立北平大學工學院、國立東北大學工學院、私立焦作工學院在漢中組建的國立西北工學院;1946年遷至咸陽,1950年更名為西北工學院;1952年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的航空工程系在南京組建華東航空學院;1956年遷至西安,更名為西安航空學院;1957年,西北工學院與西安航空學院合併組建西北工業大學;1970年,原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航空工程系整體併入。

學校有教職工4000餘人,其中兩院院士(含外聘)31人、長江學者37人、萬人領軍計劃人才20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人、973首席科學家8人,現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7個、教育部創新團隊7個、國防創新團隊8個。有在校生29000餘名。

截至2018年12月,學校友誼、長安及江蘇太倉三個校區占地面積近6900畝;下設20個專業學院;有17個博士後流動站,22個一級博士點,3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67個本科專業。

3、合肥工業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簡稱合工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由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和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 ,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11工程、985平台重點建設高校,入選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合肥工業大學創建於1945年,時名安徽省立蚌埠工業職業學校,1947年擴建遷至淮南洞山,幾易校名,1956年遷駐合肥,1958年定名為合肥工業大學,1960年被中共中央批准為全國重點大學,歷經與安徽工學院、安徽水利電力學院合併重組,先後隸屬高教部、機械工業部、機械電子工業部、教育部管轄。

截至2018年9月,學校占地總面積5000餘畝,在合肥市設有屯溪路校區、翡翠湖校區、六安路校區和合肥工業大學智能製造技術研究院,在宣城市設有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設有23個學院(部);有教職工3783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2萬餘人、碩士和博士研究生1.3萬餘人。

4、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理、經、管、文、法、藝術、教育相結合的多科性市屬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京港大學聯盟成員,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學校創建於1960年。建校初期,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北京工業學院、北京師範大學部分學生先後劃轉學校。20世紀70年代至2005年,北京工商管理專科學校、北京聯合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北京計算機學院、國家建材局管理幹部學院(武漢工業大學北京研究生部)、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北京研究生部、北京藝術設計職業學院相繼併入學校。

學校有校本部和6個分校區,占地面積96萬平方米;共有專任教師1916人,包括正高職稱393人,科學院院士1人,工程院院士9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3人,萬人計劃入選者6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入選者12人,在校生24442人。設有二級教學科研機構27個;擁有國家重點學科3個、北京市重點學科21個。

5、河北工業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坐落於中國直轄市天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河北省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是隸屬於河北省的一所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河北工業大學前身為創辦於1903年的北洋工藝學堂,之後相繼更名為直隸高等工業學堂、直隸高等工業學校、河北省立工業學院、河北工學院,1951年與北洋大學合併為天津大學,1958年恢復重建,1962年與天津工學院合併改稱天津工學院,1971年復名河北工學院,1995年定名為河北工業大學。

截至2018年9月,學校總占地4000餘畝,建有天津校區和廊坊分校,其中天津市北辰區主校區占地面積3063畝;校舍總建築面積90萬平方米;學校固定資產總值20億元,藏書210萬冊;設有18個教學機構,有73個本科專業;有專任教師1600人,其中長江學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萬人計劃」8人,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8665人。

6、天津工業大學

天津工業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天津市共建高校,天津市屬高校中唯一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111計劃」。

學校最早的學科始建於1912年的北京工業專門學校機織科,後更名為天津大學紡織系;1952年四川樂山技藝專科學校棉紡和棉織兩專修科併入天津大學紡織系;1958年,天津大學紡織系、天津紡織工業學校合併成立河北紡織工學院;1968年,更名為天津紡織工學院;2000年,天津紡織工學院與天津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合併組建天津工業大學;2004年,天津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併入天津工業大學。

學校總占地面積約195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86萬平方米,下設20個學院,有61個本科專業,有專任教師1600餘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4名。有全日制在校生28000餘名;擁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3個博士後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

7、浙江工業大學

浙江工業大學,簡稱「浙工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綜合性浙江省屬重點大學,浙江首批省重點建設高校,國家「2011計劃」首批牽頭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入選國家「111計劃」。

學校始建於1953年,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10年創立的浙江中等工業學堂,1993年12月由浙江工學院更名為浙江工業大學。2009年6月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簽訂共建協議,浙江工業大學進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

浙江工業大學設朝暉、屏峰、之江三個校區,占地面積3009.92畝,固定資產總值42.85億元。莫干山校區規劃占地約1000畝,擬2019年秋季開學。學校設有28個學院1個部,66個本科專業。有專任教師2211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雙聘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入選者3人、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10人。截至2018年9月,有全日制本科學生18965人,在讀各類研究生9647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yNW0MmwB8g2yegNDw70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