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花無脂粉氣,
隨時可嗅自然香。
凡事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有所得必有所失,這是自然界亘古不變的道理。
一個心心念念記掛著財富與地位的人,其思維境界是高不到哪裡去的,而且容易將人分成三六九等,將目光停留在那些表面浮華上的虛榮,並以此為標準去衡量、刺激或挑逗人性的原始攀比慾望,金融圈大多都是如此風氣。
這種風氣是對人性的扭曲和摧殘,那一個個的小目標,容易喚醒年輕人不切實際的攀比和幻想,摧殘青少年幼小的心靈,他們經受不住現實的挑逗和誘惑,讓更多在校學生都輕而易舉的墜入魔網無法自拔,給無孔不入的P2P鋪墊了四處趁火打劫的根基……
財富只是地位的基礎,地位只是身份的彰顯,身份只是市場的推崇,推崇只是發展的需要……財富地位也只是一個表象,一個短期的社會特徵,三六九等的群體、圈層兜售觀念,「渾水漁獲」將越來越不受青睞……
真正有思維境界的人,往往都不受名利的拘系,他們甘於平凡,習慣簡單質樸的生活,愛好讀書、學習,親近自然,徜徉山水,過著悠閒自在的小日子,是天真快樂的擁有者!
事實上真正創造社會財富的,是被金融圈層稱為下等人的普通員工和技術人員,他們才是生產者,而並非壓榨者,另外企業運營也同樣創造了社會財富,而財富的上層建築被稱之為文化,金融本應成為文化的潤滑劑,才是新的格局和境界……
01
一個有思維境界的人,首先要同情弱者!
社會的基本元素,從來都不在金字塔的頂尖,中低層的弱者才是發展壯大根基!
他們默默耕耘,吃苦受累,流血流汗,才成就了一部分人的豪華別墅、中式庭院、香車美女、紙醉金迷的奢侈生活,飲水應當思源,做人應當不忘本,而不是攀緣附會,以下等人等閒視之這些衣食父母。
同情弱者,才是一個人應有的格局和胸懷,是具備真正思維境界的基礎;缺乏同情弱者的基礎,再如何巧舌如簧和假仁假義,都是掩蓋不了身上那層鍍的厚厚的銅臭味的,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張嘴閉嘴只談收入和地位的有錢人,回到老家不受歡迎的根本原因。
慈悲心腸又是同情弱者的基礎,所以觀音菩薩世世代代都深入民心,受人膜拜和敬仰,關鍵就是同情弱者,這是大格局和大胸懷。
02
一個有思維境界的人,其次要看淡名利!
為了名利去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以缺乏道德為基礎的,因為只有如此才能狠下心來不擇手段。
只有看淡名利,才能找到人生有意義的事情,或是在自個喜歡和感興趣的領域裡發展,心性才是清澈明亮的,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自性度修為,世間大多文化藝術家都是如此,修行者就另當別論。
看淡名利,並不是說名利不可求不可取,關鍵在一個淡字,安分守己,夠自己所需所用就好,不去貪婪,不去欺詐,不去拐騙,自然心安理得,睡個踏實安穩。
人無邪欲,內心就是清凈明朗的,自然知止而後行,福雖未至禍已遠離,對世間誘惑和陷阱絕緣,沒有債務纏繞等無名煩惱逼迫,就已觀自在。
03
一個有思維境界的人,最後要懂得分享!
懂得分享,才能擁有快樂;擁有快樂,思維才永不枯竭。
分享是覺悟,分享是智慧,智慧需要流通,才如源源不斷的泉水。
不要把分享當成套路,所有的套路都是營銷,有舍有得,若得不得,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朋友圈才不會拉黑您。
心中無所藏,自然天天有;心中有所藏,日久必枯竭。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很多人都不明白這麼一個淺顯的道理!
一個真正有思維境界的人,是懂得無償分享的,唯有分享,才能成就一個人的智慧,而不只是成就聰明。聰明是對智慧的透支,用完就沒;智慧是對聰明的儲蓄,越用越有……
一個人的思維境界,真與財富地位無關!
真有財富地位的,往往也把財富地位看得很淡,比如任正非、陶華碧、褚時健等企業家,他們在乎更多的是一種精神財富的傳承,身上都具有腳踏實地的底層百姓本色和傳統文化人格,才能最終成其高就其大,成為上層社會的一股清流。
換一種層面來說,魚與熊掌,最終也可兼得,只是中間存在一個先後關係,不能同時擁有罷了。
不過樵夫還是認為,若無生存壓力壓在肩上,還是做個普通小老百姓,更要開心快樂……您又怎麼看呢?
待到春暖花開日,
鶯歌燕語舞霓裳!
——關注樵夫,帶您遨遊不一樣的文化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