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工資越來越高,存款卻越來越少,究竟為什麼?

2020-07-22     羅小胖愛理財

原標題:年輕人工資越來越高,存款卻越來越少,究竟為什麼?

對於很多深入職場多年的人來說,都發現了一個現象,那就是隨著我們工作經驗的增多,而工作崗位肯定越來越高,與之而來的,自然是工資水平也越來越高。畢竟,於企業來講,他們更願意招聘一些有經驗的人,這樣對企業來說也算是一筆財富。

但是,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或許對於普通人而言,有一個現象很多人都想不通,那便是即便我們的工資水平越來越高了,但比起以往工資低的時候來看的話,我們反而越來越存不下錢了。

那麼,為什麼工資變高,但存款數量卻越來越少呢?普通人想要存錢,又真的收入有關嗎?存錢,最需要做的,又究竟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存錢那些事兒。

一、為什麼工資變高,存款卻越來越少?

其實,在現實生活當中有一個現象,叫做帕金森效應。也就是說,當工資水平變高時,我們的消費水平也會隨之增多,這是一個正常現象,畢竟當你收入只有1000塊錢的時候,或許想的是每天吃饅頭管溫飽即可。但是,當你工資有10000塊錢了,這時候饅頭便配不上自己了,或許下館子便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正是因為這種思維方面的轉變,才讓我們的消費越來越高了,於是乎,存錢自然變成了一件困難的事情。例如,近日某位同事跟小胖所說的那般,之前沒錢的時候,他們不會想到買房,但是現在,工資漲了之後,他們在存款並不多的情況之下,卻依然找親戚或者朋友借錢買了房。

這樣一來,算是提高了消費水平,那每個月發工資之後的第一件事情,自然就是還錢了。錢在自己兜里還沒捂熱,便往外掏了,又怎麼可能存得下呢?很多時候,如果不儘早糾正這種思維的話,我們談存錢,完全就是空想而已。

二、想存錢,真的和收入有關嗎?

相信大家都聽過一句話,那就是「我現在收入這麼低,每天連溫飽都成問題,存什麼錢啊?等以後工資高了再存錢,那才是王道。」的確,這話看上去沒有絲毫的問題,但如果遇到上面所說的帕金森效應,或許這輩子都不可能存下錢了。

也就是說,存錢其實和收入是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要硬說有關係,只能算是收入高的時候能夠多存一些,而收入低的時候少存一些,這是存錢速度方面的問題。

對於普通人而言,我們更應該建立的思維,應該是在工資低的時候想辦法存錢。只有在工資低的時候守得住錢,工資變高之後,我們才不會胡亂消費,從而將錢都浪費掉了。這,才是普通人應該做的事情。

三、存錢,最需要的,又究竟是什麼?

或許,很多人在生活當中都面臨著同樣的一個疑問,那就是每個月感覺啥也沒買,但花銷卻大得驚人,甚至工資原本可以存下一多半,結果卻只能存很小一部分,甚至連一丁點都存不下。

個人覺得,想要解決這種問題,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便是養成記帳的習慣。在每次消費的時候,下意識的記一筆,這樣一來,每到月底時便能夠對當月的開銷進行盤點,然後找出開銷最大的項目,看它是必需消費,還是浪費了錢?

也就是說,如果每個月都如此和自己較真的話,那錢自然就不會亂花了。錢不亂花了,那就能夠存下來,而有了本金之後,我們便可以利用這些本金去理財,這是一個連鎖反應,不是嗎?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抱怨工資太低。但是,抱怨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我們更應該想的,是如何提升我們的收入。當然了,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那便是不論工資高還是低,都應該想辦法存錢,這種理念應該深入我們的腦海里,這才算是對錢負責任的表現。

當然了,或許很多人覺得自己還年輕,年輕就是應該多花錢。這種想法並沒有錯,但是,當我們老了之後面臨沒錢花的時候,又該怎麼辦呢?這個問題,或許更加嚴峻,不是嗎?

那麼,您在過去幾年間,工資水平有往上漲嗎?您覺得,為什麼工資收入變高了之後,反而存不下錢呢?普通人想要存錢,最應該做出的改變又究竟是什麼呢?歡迎一起在留言區聊一聊!

(打字不易,看完請幫忙點個贊哈,如果您喜歡小胖的文章,也請關注一下,小胖先謝過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y3s8dHMBd4Bm1__Yrf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