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妖風四起的冬天,
當冰棍和冷飲決絕地離我們遠去,
大冬天除了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之外,
吃點熱氣騰騰、暖胃又暖心的美食也是極好的,
作為吃貨的我們能吃什麼?
小編特地整理了一些冬季時令美食,
下面就給小夥伴們推薦幾款冬季美食吧,
看看哪款會是你的菜。
冷冬|大葷
寒潮來襲,冬季進補正當其時。說起「冬補」,人們會想到以立冬為冬季之始,需進補以度嚴冬。這時節,葷食非常適合冬季進補。
藏書羊肉
據《本草綱目》記載:
羊肉有暖中補虛,開胃健力,養肝明目,健脾健胃、補肺助氣等功效。
冬天必不可少的單品美食。寒冷的冬季,蘇州藏書鎮上會飄起陣陣羊肉香,一道道以羊肉製成的美味,不僅滿足了人們的口腹之慾,也溫暖著他們的身心。
在蘇州的習俗中,有「一碗羊肉湯,賽過吃蹄膀」之說。蘇州人重養生,因此天氣漸冷的時候,羊肉店就遍地開花,每到周末,許多上海、浙江、無錫的吃貨都會專程趕來嘗鮮。
滿滿一鍋羊湯端上桌,乳白色的湯汁,肥嫩的羊肉羊雜,再撒上那麼一把青蒜末,立即一口羊湯順著喉嚨下肚,暖和,舒服!
東山湖羊肉
在蘇州,有三大「羊肉巨頭」:東山湖羊肉、藏書羊肉、和太倉雙鳳羊肉。我們最熟悉的是藏書羊肉,但是吳中區東山鎮的湖羊甚至比藏書鎮的羊更「大咖」,關鍵是味道非常贊!
"白切羊肉吃一冬,賽過人參吃一冬"。傳統的干荷葉包裝既有荷葉的清香又可以不讓油脂滲出,給你一個暖心暖胃的大年!
天氣入寒,東山人的餐桌上總有這樣一道「白煨羊肉」,干切的,蘸上麻油、醬油,能吃出羊肉樸素的原香。老人們也會把它放在陽春麵或粥里吃,老話說的是:「羊肉拌粥吃一冬,賽過人參服一冬」。三九寒冬的夜晚,一碗色澤乳白,熱氣騰騰且香氣濃郁的羊湯下肚,五臟六腑暖得妥帖,愜意得很。
東山豬油糕
東山豬油糕肥而不膩,整個蒸出來是特別的粘特別的糯,聞起來都讓人食慾大增。東山師傅們採用傳統做法,結合現代工藝製作東山豬油糕的,如今這塊糕不僅好吃,精巧的樣子還十分惹人喜愛。
東山豬油糕以米粉、豬油作為原料,配以紅棗、核桃仁、葡萄乾、紅綠瓜絲等,象徵著生活的豐富多彩。
熱騰騰的豬油糕潔白晶瑩,咬上一口,糯軟潤濕,油而不膩,兩層米粉之間還流淌著厚厚的一層芝麻醬,又香又甜……這種滋味,從口腔擴散到心田。
母油船鴨
冬季食單里還有一道「母油船鴨」,「母油」是上等的醬油,古代在缸里做醬油,第一壇醬油就叫母油,用它燒出來的鴨子放在長圓形的砂鍋里,有點像乘坐在一艘船里的感覺,這也是蘇州經典的冬令菜肴。
母油鴨上桌時,滿滿一鍋紅湯,湯麵鋪滿了細而香的京蔥,湯中浸著一整隻鴨,色呈棕紅,加上雪白的冬筍、粉紅的豬肉、烏黑的香菇、碧綠的菜心,色面煞是好看。
醬方
冬季醬方
老蘇州對五花肉的熱愛可謂是由來已久,但是蘇州人就圖活個精緻、吃的講究,一塊五花肉,四季就得有四季的吃法:春天醬汁肉、夏天粉蒸肉、秋天扣肉、冬天醬方。
蘇州四季四塊肉,冬天自然要吃醬方。所謂「方」,方肉,大肉也!一隻大盆端上來,燉著整塊方肉,厚篤篤,福得得,饞得口水都流下來。
用「濃油赤醬」四個字來形容醬方是最合適不過了。面上那一張肉皮更是金燦燦,令人垂涎欲滴。醬方悶得酥爛,不用刀切,用筷子夾即可。
俗話說,「千燒不及一燜」,這塊肉有三個訣竅:一是肉要酥,二是色要紅,三是糖要足。有這三條,保准好吃!
送入口,肥瘦相和,肥肉爽滑不膩,瘦肉香而滋潤,肉在嘴裡稍一活動,那溜溜的肉皮「嗖」地順著喉嚨往下滑,滿口余香。
冷冬|小葷小素
不喜歡冬天吃這麼油膩?來點冬季必吃的小吃,街頭小巷中均可找的到,寒冷的冬天來點這些小吃,似乎冬天也沒有那麼冷了!
烤 紅 薯
沒有烤紅薯的冬天是不完整的。
走在冬季的街道上,除去透過口罩吸著還有略微涼意的空氣外,還有順著街角拐彎過來烤紅薯的香味。熱乎乎的烤紅薯,香甜可口,有的還烤得流出「糖油」。
在呵氣成霧的冬天,拿著一個烤紅薯,隔著手套都能感覺得到溫暖。吃烤紅薯是一個絕妙的好事,不吃的時候揣懷裡,暖身體;吃完後身體從裡到外都是暖和的。
腌 篤 鮮
在蘇州一直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的習俗。冬筍加蹄膀或是五花肉,配上幾塊鹹肉一起「篤」,就是蘇州人最愛的腌篤鮮,按蘇州大雪時令的傳統風俗,大雪前一天,腌篤鮮就可以做起來了。
腌篤鮮是一道地道的蘇幫菜,口味咸鮮,湯白汁濃,肉質酥肥,筍清香脆嫩,鮮味濃厚。一道腌篤鮮搭配一杯溫熱的黃酒,在寒冷冬天還原這道春天時令菜應該也別有一番滋味。
赤豆糖粥
蘇州人喜甜,在寒風蕭瑟的時候自然少不了一碗甜糯糯香噴噴的赤豆桂花糖粥,暖身又暖心。
在秋冬季節,經常食用赤豆養心補血、健脾胃,同時還能消除水腫,應對季節變化帶來的身體不適。
蘇州的紅豆粥格外精細,紅豆和粥分別而做,紅豆做成豆沙,粥上碗後紅豆沙才澆上去的,有紅雲蓋白雪之美。
過去蘇州有一種賣糖粥的器具叫「駱駝擔」,可把灶具、碗盤、食物全放在擔子上。小販一邊挑著擔一邊敲著梆子,發出「篤篤篤」的聲響,孩子們聽見其聲就知道「賣糖粥」的來了。民諺「篤篤篤,賣糖粥」。
冷盤醬牛肉
醬牛肉,一直是蘇州人喜愛的美味肉菜,也是熟食店裡熱賣的招牌,它醬香濃郁、牛肉勁道,是日常下酒和宴客的絕佳美味。
醬滷肉類的主要特點是色澤鮮艷、味美、肉嫩,具有獨特的風味。其風味的色澤和風味主要取決於調味料和香辛料。
牛肉營養價值很高,它的蛋白質含量多、脂肪含量卻很少,適合大多數人群食用,中醫認為它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的功效。
蘇式爆魚
蘇式爆魚是吳越地區極常見的菜肴,尤其是過年,幾乎每家每戶餐桌上都可見。
製作爆魚講究先炸後腌,草魚切塊炸透後,立刻就要浸入冰冷的腌料中。魚塊因驟變的溫差迅速收縮,吃透湯汁,並發出噼啪的爆裂聲,故而得名:爆魚。
爆魚要想做好,除了魚的選擇,切片的厚度有講究,靈魂則在於糖。
蘇州人擅用糖,調配腌汁時,加糖決不能手軟,這樣才能壓制住醬油的霸道,亦可去除魚里的泥腥氣。
經過高溫炸至干身的魚塊,略帶酥脆,口感有韌勁,加上吸飽了汁水的鮮甜香醇,就連不愛魚的人吃來,也會覺得酸甜可口。
西露蹄筋
也叫細露蹄筋,一道蘇州的名菜,口味清淡,細露蹄筋以水發蹄筋為佳。而且蹄筋燉的很熟,色彩鮮明,芡汁似露,蹄筋軟韌而爽口,不爛不硬,熱吃鮮美無比。
蹄筋有鮮、干兩種,鮮蹄筋用清水浸泡即可使用,干蹄筋需經過水發、油發、鹽發三種方法泡發才能使用。細露蹄筋以水發蹄筋為佳。做好的蹄筋看起來有點像肥肉,但吃起來完全不膩,讓人慾罷不能。
作為吃貨們,嚴寒抵擋不住一顆想要吃的心,冬天就應該吃屬於冬天的食物,這樣的冬天才是正確打開方式!
除了以上這些美食,還有蛋餃、太湖蝦等等,還有太多太多美食的等著我們去探索,螢幕對面的你,還有什麼好吃的美食推薦?歡迎你在評論區留言哦。
— END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y2Mx724BMH2_cNUgtPw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