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波寒潮來了,將進入「速凍」模式 本周,淮安有望入冬

2019-11-25     淮安身邊事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已經接近尾聲的秋姑娘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她發起「狠」來也是蠻嚇人的。今年11月中旬以來,不光是在淮安,全國中東部廣大地區都開啟了氣溫「過山車」模式,其中11日到14日,16日到19日經歷了兩次強冷空氣影響。冷空氣到來時氣溫「斷崖」式下跌,走了以後又迅速反彈,大起大落的幅度和「一天過四季」的春天相比毫不遜色。剛剛就在24日,市氣象台又發布了今年下半年以來第三個寒潮預警,本周的最高氣溫又將重新跌回個位數。、

寒潮預警又來了,氣溫「自由落體」

上周日開始,一陣呼嘯的大風送來了寒冷。記者從市氣象台了解到,24日15時10分,全市的氣溫基本在11℃左右,相比23日同一時間下降了10℃,而25日、26日的最高氣溫預計不到11℃。

市氣象台24日8時31分發布的寒潮藍色預警信號說,受較強冷空氣影響,預計從發布時起的48小時內,我市大部分地區最低氣溫將下降10℃左右,26日早晨最低氣溫將降至1℃左右,並將伴有陸上5到6級陣風7到8級、河湖水面7級陣風8到9級的偏北大風。這樣的降溫幅度,說是「俯衝」式、「斷崖」式降溫都不為過,甚至可以說「自由落體」式了。市氣象台說,24到25日及27到28日我市將受兩次冷空氣影響,氣溫下降,其中24日到25日的冷空氣較強。氣象專家提醒,眼下正是冷空氣活動頻繁的時候,氣溫容易大起大落,建議大家及時根據氣溫變化增減衣物,以防著涼。

本周不但氣溫低, 雨水也多起來了

據中央氣象台發布的截至22日的全國季節分布圖顯示,我市目前還屬於秋天。氣象學上規定,入冬的標準是連續5天日平均氣溫低於10℃。根據預報,本周前半周我市最高氣溫將不足10℃,最低氣溫將接近冰點,後半周最高氣溫將逐漸回升至10℃以上,但最低氣溫卻無明顯起色。這樣看來,近期我們不但無緣上周五和周六那樣的溫暖了,而且很有可能在本周邁入冬天。

這幾天的天氣也是有好消息的。首先冷空氣到來的大風讓25日和26日兩天的空氣品質保持在不錯的水平,根據市氣象、環境部門24日聯合發布的空氣品質預報,這兩天的空氣品質均為良。其次,有雨水來緩解我市前期的旱情了。根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預計24日至本月末我市多陰雨天氣,累計雨量為6到15毫米。預報顯示,本周天氣不再是一如既往地晴天「霸屏」,而是在周三、周五、周六都有可能出現小雨。

秋冬易有霧,早起出行需小心

剛剛過去的周末,天氣舞台可謂十分熱鬧。氣象部門不僅發了寒潮警報,同時還發了大霧警報和大風警報。上周六晚間22時50分,市氣象台發布了大霧橙色預警信號,這是能見度小於200米的預警信號,大霧橙色預警雖然於24日10時07分解除了,但24日一整天的天氣都是霧蒙蒙的,能見度不佳,加上又有冷嗖嗖的大風,讓很多人只想窩在家裡睡覺。

氣象專家解釋說,秋冬季節的氣象條件本就十分利於霧或霾的形成,這是因為秋冬季近地層空氣流動性較弱,容易出現無風或小風的氣象條件,而且夜長晝短,凌晨前後地面溫度急劇下降時,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達到飽和自然會凝結成小水珠,這就會形成霧。冷空氣到來時可能會帶來更多水汽,更有利於濃霧的形成。專家介紹說,秋冬季節里,在同一座城市的不同地點,霧的濃度還可能有所不同,城市郊區和鄉村地帶的霧往往會更濃一些,在其他地方沒有霧的時候,也有可能在早晨時出現區域性的團霧。大家在霧天出行時要注意務必控制車速,注意安全,尤其是在城郊和鄉村地帶比較空曠的高速公路上。

睡飽覺多交流吃美食,能讓你擁有好心情

又是風又是雨又陰冷,還會霧蒙蒙的,很多人的心情都會受到天氣的影響。市心理學會理事長、市三院心理二科主任陳剛說,秋冬季節的陰霾天出現心情低落,和陽光照射的時間減少有關,人體的生物鐘沒能及時適應這種變化。據了解,人體大腦內的腺體松果體對陽光十分敏感。當陽光強烈時,松果體會受到陽光一直抑制,較少分泌激素,反之就會分泌較多的褪黑激素,導致人體細胞的興奮性降低,人就感覺到了情緒低沉、身體疲憊等變化。此外,另一方面,步入深秋以後,草木枯黃,樹葉掉落,景色逐漸變得蕭索肅殺,投射在人的心理上,容易轉換成遲暮悲傷、消極厭世等負面情緒。這種「悲秋」的情緒在醫學上叫做「季節性情感障礙」,如果自身不能有效排解,輕則造成心情長期壓抑,降低工作效率,影響人際關係,重則可能引發抑鬱等心理疾病。

陳剛建議,要預防和排解這種情緒,首先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防止過度疲勞,其次生活習慣要規律,飲食上宜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可適當多吃豆製品等,再次平時要注重和家人朋友的交流,儘量多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淮海晚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xvxJoG4BMH2_cNUgyCs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