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不是求來的

2019-10-16     尼古拉斯憶心
 命,與其算,不如改;佛,與其信,不如修;福,與其求,不如種。懷善念,行善舉,必得福報。

佛說,一個人,心念變了,德行就變了;德行變了,氣場就變了;氣場變了,風水就變了;風水變了,運氣就變了;運氣變了,命運就變了。

所以,生時是命,生後是運,運勢完全靠自己來掌握的。


人啊,別指望依賴誰

唯累過,方得閒。唯苦過,方知甜。用盡心機不如心靜做事,相信自己勝過依賴別人。

一天,一位農民的驢子不小心掉進了一個枯井裡。

可憐的驢子在井裡悽慘地叫了好幾個鐘頭,農民也在井口急得團團轉,但一直沒想到辦法把它救出來。

最後,他斷然認定:驢子已經老了,這口枯井也該填起來了,不值得花太大的精力去救驢子。於是,農民把所有的鄰居都請來幫忙填井。

大家抓起鐵鍬,開始往井裡填土。而驢子很快就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事,起初,它只是在井裡恐慌地大聲哀鳴。

不一會兒,它卻安靜了下來。幾鍬土過後,農民忍不住朝井下看,而眼前的情景讓他驚呆了。

只見每一鏟砸到驢子背上的土,都被驢子迅速地抖落下來,然後狠狠地用腳踩實。就這樣,沒過多久,驢子竟把自己升到了井口。

然後,它縱身跳了上來後便跑開了。這樣的情景令在場的每一個人都驚詫不已。

生活中,有很多人就像這頭驢子一樣,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在一口註定要給他帶來苦難的枯井裡掙扎。最後,有的人被埋葬了,有的人升到了井口。

其實,人生的每個機會就像那一鍬鍬的土,有人抓住了它,靠自己的一番努力,求得了新生,而大多數人卻是期待別人來救自己,最後等來的只有死亡。

在這個世上,不要太依賴別人。因為即使是你的影子,也會在黑暗時離開你。

靠山山會倒,靠水水會枯。都是暫時的,長久都是要靠自己的。

人活著,要學會靠自己,除了自己沒人能幫你。

生活再苦,也要自己扛;路再難走,也要自己走。只要不放棄,就沒有什麼能讓自己退縮;只要夠堅強,就沒有什麼能把你打垮。

要知道,人活著,只有靠自己最踏實。依賴別人,不會得到真正的安全感,也無法過上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只有靠自己,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全感,才能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靠自己,心安,活自己,無悔。


痛苦是自己找的,福報是自己修的

索答吉堪布曾說:「一個人的福報,源於自己往昔的善業,就像手機充電,今天的電是昨天充的。而電用盡就沒了,明天若想打,就要今天充。

所以,佛陀告訴我們:未來的安樂,來自於當下的斷惡行善。」

過去有個人問佛陀說:「我身體一直很不好,四處求神問卜,但是卻毫無幫助,請您開示我到底要不要信神呢?」

佛陀聽後便問他:「你看前面那個村落的農民,假使在春天時,他們不去耕田播種,而是天天祈求神賜給他們豐收,到了秋天,神會賜給他們豐收嗎?」

那人回答:「我想不會的。」

「你答得很好,我再問你,如果一個農夫在春天很努力的耕耘、播種、灌溉、施肥、除草,而他也並沒有求神賜給豐收,你想他在秋天會不會有收穫呢?」佛陀又問。

那人再次答道:「我想他會有收穫的。」

佛陀接著又問,「那一個人如果不務正業,不去工作,也不去運動,你想這個人的家境會好嗎?身體會健康嗎?」

「這是不大可能的。」那人回答。

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成果,沒有偶然或僥倖的成功,世間一切的事物都是『因緣果』聚合所形成的。

因此,人人嚮往的福報也是需要自己認真去耕種才能得到的,不是只憑空口的祈求而能實現的。

凡事都是有原因的,無論是災禍還是福報,都跟我們自身的行為密切相關。

我們過去所經歷的,以及現在所擁有的一切,無論吉凶禍福,都是靠自己修來的。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

從前,有一位想尋道解脫的人,投靠在一位大師的門下。

可這個人整天不好好修行,只是每天追著大師,要大師傳授他開悟的法門。

一天,大師實在看不下去了,便對他說:「好,我今天就教你一個開悟的法門,不過你等我一會兒,我先去上個廁所。」




沒過多久,大師便回來了,但卻一言不發的坐在那裡。那人卻著急了,便說大師您該教我開悟的法門了。

大師卻說:「你剛才沒看到嗎?就連上廁所這最簡單的事,都得自己去做,何況是修行脫離苦海的事,你覺得是別人能幫你的嗎?你還是趕快自己用功好好修行吧,別把大好的時光浪費在虛妄里。」

世界上所有的事情,不管難易,都得自己親自去完成。

無論是修行還是生活,從來不是靠別人,修行一定要自己踏踏實實的修,日子一定要靠自己過,自己的業自己了,自己的福自己種。


福報要修,因果循環

《三世因果經》講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

吃苦了苦,苦盡甘來,禍盡福至。享福消福,油盡燈枯,福盡人亡。

每一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前世修來的,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福報都是有限的。

以前,有一個非常偉大的仁波切,叫忠囊活佛。

他有一個弟子是證券公司的老總,每次都求仁波切:「您給我修財神法吧,您要什麼,我供給您就行了,您就待在我家裡修吧。」

仁波切對這位弟子說道:「天底下沒有這種做法。擁有財富是你前世修得的福報,我可以給你修財神法,你有多少福報你就能得到多少。

但我警告你不可以急於求成,財富不是我可以給你的。現在你這麼求,你貪婪的越多,會讓你後面的福報提前成熟先用了!」

而這個弟子卻不聽勸,說道:「我現在成熟就好了,管他以後呢!」

仁波切無奈地說:「好,後果你自己負責,你要謹慎。」

於是,慈悲的仁波切便儘自己的能力滿足這個弟子的願望,而這個弟子也做了很多功德,在印度、尼泊爾等地幫仁波切蓋廟。

他常把仁波切關在他的別墅里修財神法,並發願說希望自己儘早能變成最富有的證券商。

後來,果真如其所願,他成為了最富有的證券商,人們都說他是最厲害的「股神」。

直到仁波切年紀大了,涅槃後,不再有人為他財神法。最後,他從天上掉到地上,因為詐騙要在監獄度過餘生。

古人云:「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間,都是帶著我們前世的福祿、福報過來的,都是有一定量的。


福報小的多災多難,受苦受難。福報大的財源滾滾、人脈亨通。

福報是應對輪迴的,這一生希望好,來世就是明天的不斷延續。

然而前世所修下的福報,即使你再珍惜,也不可能不消受,最終還是會歸為無。

佛說:「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修福不修慧,象身掛瓔珞。」

惜福是消極的行為,修福是積極的舉措,所以我們在惜福的同時,還要積極地修福。

種善因,得善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xpxI1W0BMH2_cNUgAfC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