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成都出台20條「乾貨」,支持保障重點項目建設!

2019-08-22     最武侯


投資是信心的標尺、增長的動力、後勁的基礎。成都以實際行動,落實「六穩」要求。

昨日從成都市發改委獲悉,《成都市支持保障重點項目的20條政策措施》(以下簡稱「20條」)日前已正式印發,20條支持措施涵蓋5大方面,包括項目用地、資金、人才等關鍵要素,以及項目加強支持服務力度、創造良好投用條件等重要環節,促進資源要素向重點項目聚集、優惠扶持政策向重點項目聚焦,為企業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市場化營商環境。


重點項目地價優惠

用地方面,成都出台的「20條」主要從土地指標傾斜、實施地價優惠、縮短供地周期、鼓勵盤活存量用地4個方面提出支持政策和措施。

「20條」提出,保障重點項目用地需求。以國土空間規劃引領省、市重點項目向產業功能區集聚。全額保障省、市重點推進項目用地需求,全市每年確定100個戰略性、功能性、支撐性重大項目為市重點推進項目,由市上全額保障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列入全省100個重點推進項目的,其年度用地計劃省級安排70%、市級匹配30%。省、市重點項目所需用地,採取出讓方式供地的,可按不低於市場評估價的70%確定出讓起始(叫)價;採取行政劃撥供地的,可按不低於劃撥供應價的70%確定地價;採取租賃方式供地的工業項目,可按不低於年均工業用地出讓指導價的50%確定土地年租金起始價。

「20條」支持服務業項目盤活存量用地,利用服務業功能區內存量土地實施再開發並整體持有物業的省、市重點項目,可按不低於「雙評估」價差的55%計收土地出讓價款;利用周邊零散土地資源實施片區整體開發的省、市重點項目,可按不低於市場評估價的65%確定出讓起始(叫)價。


每年3000萬元推進資金

資金方面,「20條」主要從財政資金、政府性投資基金、「5+2」投融資服務體系、多層次資本市場、常態化投融資對接機制5個方面提出支持政策和措施。每年市本級將安排不低於3000萬元預算內資金,支持市級有關部門(單位)、各區(市)縣和66個產業功能區圍繞重大戰略、重要規劃,策劃生成重大項目,推進項目前期工作。同時,成都將開闢「政府投資基金服務綠色通道」,支持省、市重點項目使用成都市產業引導股權投資基金、成都發展基金等政府投資基金,採用「一事一議」方式加快決策。

「20條」提出,構建重點項目「5+2」投融資服務體系,構建服務省、市重點項目「募、投、管、退」全鏈條的投融資服務體系,著力打造科創通、盈創動力、農貸通、天府融通、創富天府5大投融資服務平台,以及地方金融監管和信用信息共享2大金融生態保障平台,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持續擴大有效投資。對成功掛牌上市、境內外發行債券融資的項目業主及時兌現財政性獎勵資金。

同時,「20條」還提出,實施「項目清單+城市合伙人」機制,按雙月推介發布省、市重點項目融資需求清單,吸引金融機構和社會投資方以多種途徑和方式參與投資建設。推行產業功能區「牽頭行+主辦行」機制,為產業功能區內省、市重點項目量身定製融資。

高端人才提供「一對一」服務

人才方面,「20條」提出,深入推進「人才+項目+資本」協同引才模式,將省、市重點項目急需緊缺人才需求動態納入《成都市人才開發指引》。鼓勵省、市重點項目急需的高端人才在蓉安家落戶,經所在區(市)縣政府(管委會)認定後,其購房可不受戶籍、社保繳納時限的限制。符合條件的省、市重點項目急需高層次人才,及時發放「蓉城人才綠卡」,提供「一對一」政務服務、成都銀行個人貸款利率優惠、市屬指定三甲醫院「優先窗口」服務、享受子女入園入學等相關政策。

支持服務方面,「20條」提出,市重點項目服務室對省、市重點項目全面實行「項目長服務制」;各區(市)縣政務服務部門設立重點項目服務室,對省、市重點項目實行「首席服務制」,提供從立項到竣工投產的全程高質量服務。「20條」提出,提升「網際網路+重點項目」管理能力。依託成都市網絡理政平台,整合項目管理資源,實現集規劃生成、項目儲備、審批服務、遠程調度、問題協調、效能評價於一體的重點項目全生命周期「線上+線下」管理。

投用環境方面,「20條」提出,完善政府首購、訂購創新產品制度,促進重大裝備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軟體首版次市場化應用,按照採購金額20%(生產企業、應用企業各10%)給予最高500萬元補貼。促進省、市重點項目科技成果在成都智慧財產權交易中心等技術交易市場交易,給予成果輸出方最高50萬元、吸納方最高100萬元補助。

「20條」提出,支持省、市重點項目參與直購電交易、優先享受富餘電量扶持政策;支持省、市重點項目天然氣轉供改直供,縮短天然氣預付款和結算周期等等。


政策解讀

要素匹配 更加聚焦 政務服務 更加精準

「20條」出台意味著什麼?將帶來什麼?市發改委表示,「20條」將促進資源要素向重點項目聚集、優惠扶持政策向重點項目聚焦,為企業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市場化營商環境。

穩增長,要點是穩重大項目。市發改委介紹,此前,成都就曾創新項目推進管理機制,出台《改進招商引資工作十條措施》、《改進重點項目管理的十條措施》等,重構重大項目全鏈條閉環式的管理系統,實現項目從招引、落地、建設到投運。

這一次,成都保障重點項目政策升級,在「20條」起草過程中,市發改委全面梳理了產業新政50條、營商環境「1+10」行動方案等現行涉及重點項目工作的政策文件,學習了四川省、浙江省、北京市、上海市、杭州市等地區相關政策文件,分別組織重點項目業主、市級有關部門和區(市)縣進行專題座談聽取訴求和意見,最終形成稿件。

「20條」主要從項目用地、資金、人才等關鍵要素,以及項目加強支持服務力度、創造良好投用條件等重要環節入手,細化形成了5個方面、20條支持措施。

政策如何落實?市發改委表示,下一步將建立跟蹤督查機制,會同督查部門建立台帳,按季度跟蹤和通報政策措施落實情況。此外,成都還將建立測評反饋機制,開展企業滿意度測評,納入營商環境綜合考評體系。成都將根據企業反饋建議,不斷改進提升重點項目服務保障工作。

市發改委介紹,這次出台政策主要有幾個特點:一是要素匹配更加聚焦。「20條」明確了重點項目享受土地指標傾斜、地價優惠政策、財政資金支持等,還提出每年篩選確定100個重點推進項目,作為重中之重匹配資源要素。

「20條」提出省、市重點項目所需用地,採取出讓方式供地的,可按不低於市場評估價的70%確定出讓起始(叫)價;採取行政劃撥供地的,可按不低於劃撥供應價的70%確定地價;採取租賃方式供地的工業項目,可按不低於年均工業用地出讓指導價的50%確定土地年租金起始價。

尤其是,彈性供地之後,很多企業關注供地年限。此次,「20條」提出,優化彈性年限出讓供地審核流程,列入省、市重點項目年度計劃的工業和物流業項目申請50年供地的,原則上予以支持,加快審批。

另一方面,此次新政讓政務服務更加精準。「20條」提出了對每個重點項目實行市級「項目長服務制」、區縣級「首席服務制」,構建重點項目全生命周期「線上+線下」管理機制,限期完善重點項目周邊配套等。

新政也讓激勵機制更加有力。「20條」明確了申報國家重大項目、省重點項目,原則上從市重點項目中篩選產生;制度化開展重點項目「月通報、季拉練、年考核」;每年通報表揚「全市重點項目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通過制度創新進一步增強企業投資信心,調動成都上下推進重點項目的積極性。

(成都商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xodZuGwBvvf6VcSZMEU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