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陌游常樂
最近很火的一部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中的一句話,讓我頗有感觸:對於女孩子來說真正的自由是什麼?這讓我想到了大觀園的女孩子們,她們何嘗擁有過婚姻自由呢!
大家之羨慕世家小姐享受著高於普通人的一切,殊不知,她們卻要付出相應的代價。她們可以錦衣玉食,但是人生中很重要的婚姻大事,她們一點也做不到得主。平常小戶人家的孩子兩情相悅還可以私奔,但是她們卻少有這樣的機會,條件不允許,所受到教養也不允許她們這樣莽撞。
元春嫁給了皇帝,回家卻哭訴身不由己,說明了她根本就不願入宮,而且她在宮中過的一點也不快樂,這是一場她不喜歡的婚姻。
探春也是如此,離家遠嫁,剛聽到這個消息,她簡直七魂丟了三魄,但是她也只能哭別家人,對母親報以最大的歉意和不舍,遠嫁海外。
她們倆那麼有能耐與魄力,卻也只能守護自己的這一份責任,走進宿命。
迎春的婚事也是前一場悲劇。狠毒的父親不顧眾人的勸阻,就將她嫁給一匹中山狼。使得迎春在嫁人後,僅僅殘活了一兩年的光景。
迎春是不懂得和父親反抗,逆來順受的習慣了一切由別人做主、順其自然,她的不作為導致了自己悲慘的一生。
相比較,惜春就是賈府四位小姐中最幸運的一位了。
因為年紀小,她不用承擔家族的使命;因為有暴脾氣,哥哥嫂嫂不敢對她作威作福;因為有遠見與頭腦,她看到幾位姐姐的命運,她選擇了常伴青燈古佛一生不嫁。她強大的意志力,不容別人干預她的人生,使得她得到了自由。
也許,她再也沒有富貴可享,但是至少自己可以平平靜靜的度過餘生。平淡也是一種福氣,一種財富。
雖然她在無奈中,也有遺憾,以後想嫁人也不能嫁了,但還好可以不想嫁就再也不用嫁了。
其他姑娘中最有反抗意識,爭取婚姻自主的莫過於鴛鴦、司棋和紫鵑了。鴛鴦最勇敢、司棋最慘烈、紫鵑最通透。
迎春的爸爸賈赦,人老不知羞,竟想強娶鴛鴦。先是大太太來說,後又用哥哥嫂嫂的性命相要挾,最後竟說死也難逃手掌心。
鴛鴦只得毒咒發誓,誓死不嫁。最後是賈母的庇護才保得他的暫時的平安——不用嫁給賈赦。鴛鴦劇烈的抗爭讓人欽佩,面對威權不屈服不妥協,敢於爭取生命的自由。
司棋的是個很有個性的女孩子,她從不輕視自己,受了委屈必定會討回來,就像她為了一碗雞蛋羹大鬧後廚房,弄得人仰馬翻。
她追求自由戀愛,與自己的表弟潘又安相戀。抄檢大觀園時被發現,她也回答的坦坦蕩蕩,愛就愛了,我的愛情我做主。
被攆回家後,母親讓她另嫁他人,潘又安不敢再愛了,但是司棋對這場愛不後悔,只怪看錯了人,她忠於所愛不願嫁與別人,以死明志,可算烈性兒女。
紫鵑的愛情觀。書中沒有很明顯的暗示,作者是通過她對黛玉的勸慰之語,及其她對寶黛愛情的支持所表現出來的。
紫鵑情試寶玉,照顧好了生病的寶玉,回到黛玉身邊後,她便悄聲告訴了黛玉:「寶玉的心倒實,聽到咱們去,就這麼病起來。」
同時她也怕夜長夢多,希望黛玉能夠早點作定自己的大事:「趁早兒,老太太還明白硬朗的時節,作定大事要緊。」
而且明朗急切地向黛玉呼籲:「萬兩黃金容易,知心一個也難求。」
面對黛玉不可預期的結局,紫鵑這三句話,可謂是道出對抗婚姻悲劇最強音。那麼,紫鵑的愛情觀也是大膽而開放的了。在她心底,愛要敢於爭取。最後,寶黛愛情的美好與悲傷,讓她看破世俗塵緣,自願陪著惜春出家。
這也就是她們的共同特點,她們時刻都願意聽從自己內心裡的聲音。在思想禁錮的社會裡,敢於做一個心靈自由的人。
重酬徵稿點擊參與
主編:與心幽歡微信號:hutashi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