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清,字世高,安息國王正王后之子,也就是皇太子。太子自幼以孝行為人稱道,又加上專心致志學業,聰敏好學。外國典籍及星相學,五行學,醫方異術,一一通達,對於鳥獸之語,也已通曉。曾結伴出遊,見一群燕子嘰嘰喳喳,世高忽然對同伴說,燕子說,一會兒應該有人送食物給太子。不一會兒,果然有人獻食物給太子及同伴。大家都驚奇不已,所以,太子少年才俊神異的美名,早己傳遍西域各國。
安世高雖未出家,卻奉持齋戒,精嚴而不苟且。國王駕崩,世高便繼位大統。然而世高一心深入思維苦空無常,厭離濁惡世界。服孝期滿,遂讓國王之位與王叔,自己出家修道。
世高博曉世間俗典經藏,尤其是精通佛典經律論三藏,精通戒定慧三無漏學。諷誦受持禪門經文,領略經旨大意,曲盡其妙。世高隨後遊方弘化,遍歷西域諸國,又於漢桓帝初年,到達漢地。世高才華超群,悟性機敏,一聞即通,來漢地住不久時間,即通習華夏語言文字。於是宣譯眾經,改梵文為漢文。譯出安般守意,陰持入經,大小十二門,及百六十品。(注,安世高譯經現存的有二十二部,計二十六卷,已失的有十四部,詳情見安世高譯經研究)世高譯經之初,西域三藏,眾護述經要為二十七章,世高乃剖析眾護所集七章為漢文,即地道經。安世高先後共譯出經論凡三十九部,義理明析透徹,文字恰當中正,辯論義理文詞不流於華藻,質樸直譯而不流於俗俚,凡是奉讀世高譯漢文佛經的人,皆津津有味而不厭倦。
世高既窮盡理性,證悟本來,自己通曉宿命業緣,故多有神跡,世人莫能考校測量。初聞世高自己講述宿生身世,前一世的世高,已出家修道,有一個出家同學,性情多嗔怒,每遇施主布施失禮失當,同學每每怨恨,世高的前世,經常訶責勸諫,終不悔改。如此,在一起修行二十幾年。有一天,世高對同學辭別說,我應當往廣州償還往昔怨家對頭的命債。你通曉經典,精進勤苦不在我之下,然而性多嗔怒,命終之後,當受毒惡身形,我若得道,必然度你出苦海。隨後,世高辭別同學,來到廣州,正趕上土匪山賊大亂,世高進城,路上恰逢一少年,磨拳擦掌撥出一把短刀,對世高說,真遇到你啦!世高笑著說,我過去欠你一條命債,老遠跑來,為了還你這筆債,你的忿怒像是前世一樣,世高於是伸著脖子領受殺戮,世高面容無絲毫恐懼,賊遂殺之。當時圍觀的人塞滿街道,沒有一個人不驚駭奇怪這個甘心樂受刀殺的事情的。
不久,世高神識投胎為安息國王太子,即今安世高比丘,世高遊方到華夏,傳譯佛經大事已畢,正值漢靈帝末年,關中,洛陽一帶紛擾騷亂,世高於是振錫遊走江南,說我應當過廬山度往昔同學。世高行至共亭湖,湖畔有神廟——共亭湖廟。
這個廟一直很有靈感,過往商賈乘船,祈禱風順浪穩,上下流各得其便。曾有人取用神廟附近山竹,未經祈禱神靈開許,擅自砍竹,那個盜山竹的人所乘運竹子的船隻當即翻沒,被盜砍走的竹子自己回到原來的地方。自從發生過這個事件之後,行船湖上的人,敬畏神廟靈異,沒有一個不謹慎小心的。世高同行的船隻,有三十條之多。這些船上的人都奉牛羊等請廟神降福。
廟神臨壇說,船上有一個和尚,可以給我招呼上岸。客商都驚愕廟神怎麼知道船上有和尚?於是,請世高入廟內,那個廟神告訴世高說,我往昔在西域與你俱出家學道,我喜歡布施,而性多嗔恨,今為共亭湖廟神,上下游周圍千里,都歸我管轄,因為喜布施的原故,珍玩很多,又因為嗔怒,墮落這個廟神,今天見到同學,悲欣可以跟你傾訴一下了。我神壽己盡在旦夕,而我身形醜陋長大,如果在此捨命,穢污江湖,我應當渡山西澤沼中,此身滅後,恐墮地獄,我有絹千匹,並雜寶物,可為我營造塔寺,憑此功德使我受生善處啊。世高說,我特別為度你而來,為什麼不現形呢?廟神說,我形特別丑怪,眾人必然驚怕,世高說,但現身無妨,眾人不會怪你的。
於是,廟神從世高坐椅後面露出一個頭來,原來是一條大蟒,不知尾巴有多長,大蟒頭到了世高膝邊,世高向大蟒用梵語說了數次,世高並唱贊梵唄幾曲,大蟒聞梵唄之音,悲淚如雨,不一會兒,大蟒即隱身不見,世高即取絹及雜寶而去……
世高乘船揚帆,大蟒復又出現,登山頂遠望世高並眾商賈等,眾人舉手示意,大蟒隨後隱沒。世高的乘船很快到達了河南,即以廟神遺物建東寺,寺成之夜,有一少年,上世高準備返回的船上,長跪世高面前,聽受世高誦咒及祈禱,忽然,少年即不見了,世高對同船的人說,剛才的少年即是同亭湖廟神,它脫離大蟒身了。那個廟也從此不再靈驗了。
後來,人們于山西一沼澤中看見一條死蟒,頭尾數里,今天潯陽郡蛇村就是蟒死的地方。
世高又到廣州,尋找那個前世殺害自己的少年。當時少年尚健在,世高直接到他家,說往昔償命的事,並與他講了宿世因緣,世高歡喜地說,我還有一樁還命債的事未了,今後應當往會稽去對帳,廣州客醒悟到世高非是尋常之人,豁然心開意解,追悔往昔殺害世高的罪過,給世高獻上了豐盛的供養,又一同隨世高前往會稽。
到了會稽,進城便去街面,正趕上市中有騷亂,人群中有人鬥毆,有一個人失手誤中世高頭部,世高當即喪命,廣州客親身驗證世高兩世還命的因果報應事實,於是精勤佛法,具說因緣,遠近的人們,聽到世高還命的公案,沒有不悲慟的。知道這個世高兩世償還命債故事的人,都承認三世輪迴是可以證明的。
世高王族種性,西域來漢地,世人又都叫他安候,到現在還有稱呼世高為安候的呢。
天竺國自稱本國書寫文字為天書,語為天語,梵音之發音與漢人迥然不同,先後來漢地的梵僧傳譯多致謬濫(那樣的譯經都又重新譯過,無爭議的才雕刻流傳),唯安世高所譯出漢文佛經,為群譯之首。(安世高審評過了所有前人譯經)安世高認為讀佛經應如同親見佛祖,歷代大德都是讚嘆思維的。
後記部分,恕不譯白,因為今人已無須詳加考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