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紀初,一支葡萄牙探險隊在巴西發現了一種從未見過的寶石,這種寶石晶瑩剔透、五彩斑斕,就像彩虹凝聚而成的一般,立刻獲得了所有人的讚美,將其譽為「彩虹寶石」,也就是現在大名鼎鼎的碧璽。
到了19世紀末,碧璽在美國流行起來,但它最大的市場卻是咱們中國,為啥呢?因為慈禧太后喜歡它啊~
許多產自美國的桃紅色、紅色碧璽都被運往中國,成為達官顯貴彰顯身份的裝飾品:
即使到了現在,碧璽在咱們生活中也很常見,名氣僅次於五大高檔寶石。
可惜的是,隨著碧璽的流行,「廉價、不上檔次、毫無價值」的污水也開始潑向它!
朋友們,不是所有的碧璽都跟透明度低、顏色灰暗的石性碧璽一樣便宜,有些碧璽的價格不輸紅藍寶石的:
1、紅碧璽:以盧比來為貴
紅碧璽是碧璽家族裡最受歡迎的一種,有粉紅、桃紅、深紅等各種紅色~其中,價值最高的當屬「紅瑕仙子」盧比來。
盧比來的英文名是「Rubellite」(意為:紅寶石一般的),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盧比來和紅色尖晶石的命運相似,都曾當過紅寶石的替身。
和紅寶石的區別
盧比來雖然和紅寶石長得像,但還是可以區分的,因為盧比來很少有正紅、大紅的顏色,主要是深淺不一的桃紅色。
而且紅寶石內部反射出來的火彩是鮮紅色的,但盧比來則是帶著粉色調的紅色,各有千秋:
和普通紅碧璽的區別
不是所有的紅碧璽都有資格被稱為盧比來,根據國際有色寶石協會(ICA)的說法。
盧比來是指:粉紅到紅色,有時微帶紫色調的碧璽,並且無論是在自然光還是人造燈光下都保持同一顏色的碧璽。
為什麼要強調光線問題呢?那是因為普通紅碧璽在人造光源下會呈現出微微的棕色調,但盧比來並不會。這樣可以區分出兩者:
其實普通的紅碧璽也是挺美的,尤其是優質的粉紅碧璽:
只升不降的收藏黑馬
記得在15年左右的時候,碧璽市場有過短暫的跌價,但盧比來的價格依然是穩定上漲的。
這是因為盧比來的產量特別稀少,近幾年「封礦」的傳言四起,也導致了它的供不應求。
沒辦法,在珠寶界,就是「物以稀為貴」,所以入手盧比來的寶迷可以放心,應該是不會有跌價的一天。
2、綠碧璽:以鉻綠碧璽為貴
綠碧璽剛開始在巴西發現的時候,人們一度欣喜若狂,以為這是祖母綠,而且是特別純凈的祖母綠!
可惜後來,大家開始意識到,這是兩種不同的寶石,但依然會用「巴西祖母綠」來稱呼它。
綠碧璽的致色元素很多,其中以鐵致色的最為常見,價值還不錯:
而以鉻致色的綠碧璽,就跟普通綠碧璽完全不同,它通常呈現較為鮮艷的翠綠色,也被稱為「鉻綠碧璽」,看起來有點像沙弗萊:
區別鉻綠碧璽和普通綠碧璽,除了看色彩飽和度外,還可以藉助查爾斯濾鏡。
鉻綠碧璽在查爾斯濾鏡下呈現出橘色,而普通綠碧璽在查爾斯濾鏡下則不會變色:
鉻綠碧璽的顏值高、產量低,目前只有坦尚尼亞和東非的某些地區有產出,用來投資收藏再好不過了。
3、藍碧璽:以帕拉伊巴為貴
市面上,藍碧璽是碧璽家族裡最稀少珍貴的品種,它的顏色以淺藍、綠藍、紫藍、深藍等以藍色調為主。
其中擁有純正藍色的藍碧璽非常罕見,這種藍碧璽濃艷明亮,堪比最美麗的海藍寶石或藍寶石:
但是,絕大部分藍碧璽或多或少都會帶有綠色調:
藍碧璽里最著名的品種是帕拉伊巴,傳說中的碧璽之王!超凡脫俗的「電氣藍」!據說美到詞窮,大家感受一下:
在發現之初,帕拉伊巴的價值還只有100—200美元/克拉,一個星期內就漲到2000美元/克拉,這個速度就跟坐了火箭差不多了。
當然啦,現在的價格更可怕了,優質的帕拉伊巴大概是2萬美元/克拉,極品的甚至可以達到5萬美元/克拉!
范冰冰之前出征坎城的「花仙子」造型中就佩戴了一枚15克拉的帕拉伊巴碧璽戒指,絕對是天價:
可以這麼說,帕拉伊巴的價格永遠是成直線上漲的,如果有寶迷想要入手,最好要儘快哦。
4、黃碧璽:以金絲雀為貴
黃碧璽是以淺黃、黃、棕黃、黃棕、橙、綠黃等以黃色調為主的碧璽,金絲雀碧璽是其中的翹楚。
金絲雀碧璽呈現純正的艷黃色,不帶其他綠色、灰色、褐色等雜色。它的顏色就有如金絲雀羽毛般甜美可人,招人喜愛:
金絲雀碧璽2000年才被發現,是繼帕拉伊巴後大自然帶給碧璽愛好者的又一個驚喜。遺憾的是,至美之物總是人間罕見。
目前,金絲雀碧璽只在非洲的一個小國里出產,而且在這個國家出產的黃色碧璽中,只有不到10%的機率可以出現一顆金絲雀碧璽,並且95%的金絲雀碧璽都不足一克拉。
如果預算充足的情況下,能遇到一顆超過1克拉的金絲雀碧璽就果斷入了吧,無論是投資收藏還是自己佩戴都是極好的。
5、慈禧最愛:西瓜碧璽
這種碧璽是慈禧太后的最愛,相傳在她的陪葬品中,就有很多西瓜碧璽。它的外形就像一顆西瓜,外綠內紅,十分討人喜歡:
當然啦,現在大家將一段紅、一段綠的碧璽也稱為西瓜碧璽,其實也是可以的:
西瓜碧璽的產量很少,如果顏色過渡均勻,又通透純凈,那就可以賣出很高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