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女童在校多次遭到欺辱,卻不敢告訴媽媽,女童:她從不相信我

2019-10-16   話梅的媽媽

文|話梅的媽媽(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孩子的安全是父母最在意的問題,但是很多父母卻不知道自己是把孩子推向深淵的「元兇」之一,父母對孩子的態度導致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孩子不再信任父母,即使自己遇到欺凌、侮辱,他們也不願意告訴父母,這只會導致孩子受到的傷害越來越深,等到父母發現時,傷害已然形成。父母應該信任自己的孩子,也應該多關心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想法,父母不要隨便給孩子貼標籤,父母的不信任很有可能會把孩子推向深淵。

希希是個9歲的女孩,這天回家時,媽媽劉女士發現她的胳膊上有淤青,便詢問希希是怎麼弄傷的,希希卻不肯說,劉女士仔細檢查了希希的身上,有不少傷痕,劉女士見女兒不肯說,就找了希希的老師,在老師的詢問下,希希才說,自己被班裡的同學欺辱。老師問她為什麼不肯跟媽媽說,希希說:「她從不相信我,她覺得我是壞孩子,之前我說有人打我,她說一定是我惹到別人了,我不願意跟她說話。」原來,希希的成績並不好,劉女士認定孩子不學好,給女兒貼上了「壞孩子」的標籤,也沒有關心過女兒,導致女兒跟她的關係疏遠。

家長要相信孩子,不管孩子做了什麼,都應該重視孩子和父母的談話,如果孩子向父母傾訴自己受到了欺侮,家長不應該直接認定是孩子犯錯在先,應該詢問孩子前因後果,重視這個問題,如果孩子真的無故受到欺負,家長必須要保護好孩子,替孩子討回公道。

家長要重視孩子的訴求。

家長要重視孩子的日常訴求,如果孩子提出了奇怪的要求,或者直接表達出自己受到了欺負,家長應該仔細詢問情況,必要時可以與老師聯繫,問問老師孩子在學校的處境,引起老師的注意,以免孩子在學校被人繼續欺負或者傷害。

家長要多關心孩子的表現。

家長要多關心孩子的表現,看看孩子是否有異常舉動,不要只顧著批評孩子,應該看看孩子出現這些變化的原因,然後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不要讓問題進一步惡化,家長要成為孩子的保護傘。

家長不要給孩子貼標籤。

家長別給孩子貼標籤,尤其是不好的標籤,別總批評孩子懦弱或者把孩子當成壞孩子,這些標籤都會給孩子按時,讓孩子的性格越來越像懦弱、消極的方向發展,家長應該多給予孩子鼓勵,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堅強。

家長要保持對孩子的信任,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多與孩子聊天,經常得到父母呵護與關懷的孩子會有更為強大的內心,不容易被人欺負或者傷害。

您會關注孩子的日常表現嗎?在您心中孩子有哪些特點呢?

------------------------------

關注、轉發、分享【話梅的媽媽】文章,話梅擅長嬰幼兒成長知識、兒童教育注意事項、幼兒成長過程中棘手問題等所有的育兒問題都會在這裡為您解答,給您最專業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