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飢餓的人來說,美食能填飽肚子;對於吃貨來說,美食可以帶來滿足感;對於繁忙的上班族來說,美食是一天能量的來源……而從深層次的理解,美食更像是用來陪襯都市人的情感慾望、道德品行。搞不定的生意、業務,請對方吃一頓飯,洽談一番後就很容易解決了;遇到什麼不順心的事兒,請閨蜜、兄弟出來「搓一頓」訴說不滿後就變得心情大好;男女剛剛認識,想深度了解,避免尷尬,一起去吃頓晚餐就會減輕隔閡……一道道菜就像生活中的人情世故一樣全擺在桌上,通通透透。
眼下已經來到2019年的最後一個月,陽曆12月份正是冬月,北方大部分地區已經下起了大雪,南方也進入了大幅度降溫狀態,這個季節,人們總是喜歡吃一些熱乎乎的美食,愛吃主要是為了取暖,而一個資深的美食愛好者,除了吃,還會把美食曬到朋友圈。只是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因為照片表現力不足,放在朋友圈時會收到吐槽,「美味」沒有拍攝出感覺總會有些許遺憾,接下來就為大家分享一些美食攝影的小技巧,希望不管是年夜飯,還是聚餐都能讓朋友圈的小夥伴隔著螢幕流口水。
在拍攝之前需要說明的是,我們所拍攝的地點都是當地的餐館、餐廳,設備為華為Mate30 Pro,在拍攝的時候需要開啟手機的微距模式,它能將雜亂的場景都進行虛化,可以更好地突出主體,營造出對比和空間感。
可能很多人要問,想要美食拍得好?是不是得修圖、套濾鏡啊?老實說,我個人並不喜歡直接套用濾鏡,這會讓美食照顯得特別花哨、特別假,體現不出原汁原味的感覺。至於參數也用不著你擔心,如今的手機大多數都有AI識別功能,可以自動識別出美食,給美食匹配上合適的參數,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控制好色溫,根據你想要的效果選擇好冷暖色調,一般來說,暖色調會讓食物看起來更可口,而冷色調更能烘托氛圍。
無論是在家中還是戶外,合適的光線可以讓食物更加有質感,因此想要拍攝好看的美食儘量與良好的光線搭配。室內可以靠近窗外或在柔和的光線之下,室外就看看能不能定到景觀位,這可營造溫暖柔和的。需要記住,拍美食最好不要用閃光燈,硬閃在很多情況下都是不好的,直接硬閃主體容易產生陰影,讓食物顏色失真。
當然,有些餐廳的燈光本身就比較暗,並不適合拍美食,那大家可以嘗試從側面補光,既不會讓照片顯得死氣沉沉,又可以讓美食的色彩更加突出、鮮明。
背景沒有那麼好看,餐具也沒有那麼好看的時候,那就試著拍局部吧,大多數時候我們可以用低角度拍,也可以90度從上往下俯視拍。低角度拍攝可以與美食水平平行,不過這一般用於漢堡、甜品這一類比較有層次的美食,如果是美食裝在餐碟之中顯然是不合適的;另外一個角度為45度,就跟女孩子仰拍45度一個道理,
還有一種拍攝角度是從上往下俯拍,可以拍攝美食全貌,我們常說的ins風也基本都是俯拍照,最好選用餐盤比較好看的美食進行拍攝。
不過俯拍有一個問題,尤其是有類似燈之類的光源在頭頂時很容易出現手機或者人的影子。怎麼解決呢?有兩個辦法,一是採用45度俯拍,也就是從食物的側上方取景拍攝,可以避免光線直射。
第二種辦法就是把手機再舉高點,讓反光縮小,適當的可以用身體對頭頂上的光進行遮擋,另外,可以借用一些小道具,例如餐具、花朵等來填補畫面過於空白的地方。
當將鏡頭湊近拍攝美食局部時是非常講究構圖的,中心構圖是最常見的構圖方法,簡單地將食物放在畫面中心,就能有效地聚焦視線,突出主體。把握不好的同學可以打開手機自帶的網格線,利用它來輔助構圖,就是下圖中把畫面分為九等份的這幾條白線。有了網格,就能很好地實踐攝影中常用的三分法構圖和中心構圖。
要想讓照片更生動,可以嘗試拍攝晃動勺子的瞬間、拿起叉子的瞬間以及美食的製作過程,抓拍下人與食物的「互動」,這樣的食物照,更有生活氣息,也不至於太呆板。
前文我們所說的都是美食的拍攝技巧,包括角度、構圖、使用模式時,而我們今天所說的主題是冬季的美食,可能你會穩了,哪些食物適合在冬天拍攝呢?這裡僅需一個公式,那就是,嘴上、眼睛都能讓人感受到溫度的食物,比如一杯熱茶、一碗熱湯、一份燒燒、一碗麵條、一盤火鍋等,不僅吃到嘴裡是熱得,眼晴也必須看到熱氣。在介紹拍攝技巧的同時,這裡不妨就為大家推薦幾款非常經典的冬季美味吧!
廣州人的早晨從腸粉開始,它可以說是廣州最著名的小吃之一,依粉皮的做法,可以分窩籃拉腸,布拉腸,和抽屜式鐵盤腸粉等等,口感滋味各不相同。將香菜、蝦米、花椒、八角、胡蘿蔔、冰糖等香料混合熬煮,再開鍋爆香蔥頭蒜末,最後加入醬油和雨露,味道又鮮香又醇厚。冬天很多在吃腸粉的時候加一碗暖暖的粥,那種暖暖的口感相當美滋滋,越平民化的食物越能吃出一個城市的生活味道。
在介紹第二樣美食前,我們先來看看它的菜品,一小碗一小碗的生肉、生菜擺放在一起有猜到是什麼了麼?沒錯,就是火鍋。
不知道愛看電影的小夥伴對這家火鍋店熟悉麼?這一地方是陳坤主演的《火鍋英雄》取景地,一部滿是老重慶情懷的電影,給有著「火鍋之都」的重慶加了一把大火。火鍋店的具體位置在重慶南岸區海棠煙雨路,原來的店名叫歪館良心老火鍋,當地人也叫這歪館洞子,是一家地道的重慶老火鍋店,店也的確開在防空洞裡,夏天非常涼爽。
在拍攝火鍋的時候給大家安利一個特別的照片取景法,我稱它為「冰火兩重天」。火鍋的熱氣是一直飄著上升,而重慶的很多火鍋配菜是需要進行冰凍、保鮮的,比如毛肚、耗兒魚、鱈魚等等,餐盤往往會冒著冷氣,冷氣是往下走的,採用俯拍法將火鍋鍋底拍一部分,有冷氣的餐盤拍一部分,就會形成冰火相交的效果,看起來是不是很爽呢?
如果想要突出熱氣上升的狀態時最好不要用俯拍方式,在較低的位置和角度拍攝,會更好的展現熱氣的形態。尤其是採用逆光(光線與拍攝方向相反)或側光拍攝,能較好勾勒出熱氣的亮度輪廓,表現出美食發出熱氣的藝術效果。
選擇逆光或側逆光角度拍攝時,注意要使用純深色的背景,因為通常逆光最適合表現深色背景下的深色景物,採用深色背景拍攝出來的熱氣層次分明,畫面生動,熱氣具有立體感和空間感強。
除了火鍋之外,在重慶還有一道美食也非常受歡迎,那就是熱鍋串串,將美食用簽簽串在一起每根簽簽的價格很便宜(量也很少),顧客想吃什麼自己去拿,然後放在鍋裡面涮,因為這一美食所花的時間比火鍋多,兩個人吃的時候有了更多的交流時間,很適合和閨蜜、兄弟、戀人一起去吃。
在拍攝串串時一般選擇特寫,可以將「辣」展現得更加透徹,但是需要主要最好不要把鍋也拍進去了,不然大把的簽簽會讓畫面顯得很凌亂,湊近了拍則會營造出更為有秩序的畫面。
除了重口味,其實也可以拍拍清淡一點的美食的,比如藕湯、養生湯、排骨湯等等,而我們所要所說的美食是「大味至淡」的潮汕牛肉火鍋,與傳統麻辣火鍋不同,它最開始胡原始股以濃湯做鍋底,後面就慢慢簡化,鍋底只剩下牛骨清湯和白蘿蔔,更有利於嘗出牛肉本來的味道。這一美食對於牛肉的把控是非常嚴格的,首先手切的要點有很多,厚薄要適中,肉吃起來要輕、嫩,上桌的牛肉也都經過精細分揀,不同的肉質放置在不同的餐盤之中,價格也不同,涮牛肉的順也很講究,從瘦到肥,五花趾、匙柄、匙皮肉、雪花、吊龍、肥胼、胸口朥等。
吃的過程中,潮汕牛肉講究一個涮字,所以可以拍攝牛肉下鍋、出鍋以及涮的過程時的照片,記住了哦,一定要將鮮美的湯給體現出來。
總結
記得王錚亮唱的《時間都去哪兒了》就有一句「柴米油鹽半輩子」,我們雖然大半輩子都在追求吃飽,但總是忽略美食給我們帶來的愉悅、滿足感。你可知不管心情好不好我們似乎都在追求美味,壞事情發生了吃一頓美食來發泄,好事情發生了,吃一頓美食來慶祝,它就是我們的慾望對現實的寫照,你想要什麼,它就是什麼味道。
生活需要儀式感,正如日本文化中認為每顆米粒中都住著一個神仙,吃飯前要喊一句「我要開動啦」一樣,開動前可以將美味記錄下來,發個朋友圈分享一番。用心地過生活,才能認真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