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無盡夏
出處| ins生活原創
臨到年末,國產電視劇終於又給了觀眾一個驚喜——《大秦賦》。
這部由張魯一、段奕宏、鄔君梅等人參演的大型歷史劇,成為了最近許多人的精神食糧,畢竟能看老戲骨們同台飆戲,實在是太爽了!
不過要問其中最受觀眾歡迎的,那必然還是段奕宏。
前幾天,呂不韋的扮演者段奕宏憑藉一個偷笑紅紅火火上了熱搜。
得知大王駕崩後,呂不韋小跑到屋內,關門轉身的瞬間,只見他嘴角上翹,笑到抬頭紋凝成一團,又用盡渾身力氣憋住。
幾秒鐘之內,段奕宏就用形象的表演讓觀眾切身體會到角色內心深處的掙扎與竊喜。
段奕宏,不愧是你!!
演技好的人,幾乎都有一個特點: 肯琢磨。
一句話、一個眼神,從台詞到背景,從人物到故事,統統都得細細死磕一遍,才能擁有成片里幾秒鐘的爆發。
段奕宏就是這樣。
他的老家是新疆,那裡把一根筋的人叫做「勺子」,段奕宏說,自己就是那個」勺子」。
一根筋,是段奕宏人生的底色。
01
1973年,段奕宏出生在新疆一個不知名的小城,伊寧。
父母都是普通工人,為了生活日夜在擁擠的廠房做工。作為家中最小的孩子,段奕宏打小就很有主意,也很不安分。
日子過得緊巴,最大的娛樂節目就是花五六分錢看場露天電影。光看還不過癮,回家後,段奕宏還要把經典片段給家人演上一遍。
關於螢屏的夢想,大概就在那時候扎了根。
時間一點點溜走,段奕宏慢慢長大,去縣裡讀了高中。
高一那年,他參加學校文藝比賽,在小品中扮演一個小商販,表演異常受歡迎,後又代表學校去市裡參賽,上海戲劇學院的一位教授看完段奕宏的表演,特地託人帶話,鼓勵他考表演系。
小鎮工人的孩子學表演?放在當年的老段家簡直是天方夜譚。
全家只有段奕宏相信自己能靠表演混出個名堂來。
高中時的段奕宏,後排左四
脾氣暴躁的父親沖他喊:「你也就是個伐木工的命,心比天高,還想當演員?」
偏偏這小子不認命,篤定「演戲」才是他段奕宏的命。
之後兩年,他摸著石頭過河,用遍各種土辦法琢磨表演。親人的不理解,朋友的輕視都無所謂。一年後,他要去北京考試!
電影《死亡詩社》中,老師告誡學生們:你們必須努力尋找自己的聲音。因為你越晚開始尋找,便愈不可能找到它。
幸運的段奕宏找到了,更幸運的是,他決定用一股子傻勁兒去堅守。
那個初春,從沒出過伊寧的段奕宏踏上了他雄心勃勃的北京征途。出發前幾日,他對父母撂下的狠話:「你們要不讓我去,我就恨你們一輩子。」
他先坐兩天的大巴到烏魯木齊,又坐了四天火車到北京,輾轉六天六夜,走了3400多公里,總算到了日思夜想的首都,演員夢仿佛正在前方向他招手。
段奕宏沒想到的是,他的努力只換來了面試官的一句: 「不夠高,不夠帥,文化課一塌糊塗。」
來到命運的十字路口,到底是乖乖回去當個伐木工,還是在北京死磕?
在天安門廣場坐了一整夜,段奕宏選擇了後者。
為了練就一門特長,他以19歲「高齡」學起了舞蹈,把已經成型的骨骼、肌肉生生拉開。
疼嗎?疼。不過段奕宏甘之如飴,每疼一次,就離夢想更近一步。
第二次面試,段奕宏確實長進了,他給考官劈了個叉……然後又一次黯然離場。
詭譎的命運女神仿佛露出了微笑,落榜兩次,這下子總該放棄了吧。
誰知一根筋的段奕宏只認死理。
他回到新疆,去了當地果脯廠洗蘋果掙錢,高溫環境中一天工作12小時,一個月掙40塊錢。省吃儉用,汗珠摔八瓣賺來的錢全部用來報表演培訓班,來年又是一條好漢。
「每個死胡同的盡頭,都有另一個維度的天空。」
第三次進京,段奕宏真的成了,他以西北地區第一名的成績,考進了中央戲劇學院。
02
如果說,考入中戲是和自己,和命運較勁。「只要我不認輸,就沒有人能撂倒我。」
那麼進入學校,看著周圍家境殷實、才藝滿車的同學,段奕宏懵了,一種深深的無力感向他襲來。
21歲,從偏遠縣城走出來的段奕宏,不僅是班裡年紀最大的,同時也最不起眼的。
他努力想融入這個繁華的大都市,做和別人一樣的「天之驕子」,但力不從心。
發現北京年輕人都喝可樂,吃煎餅果子,他照樣學樣,一手拿著煎餅果子,一手拿著可樂……可怎麼都不是那個味兒。
讓段奕宏自卑的,還有那口帶著濃重西北口音的普通話,想當演員卻發音不準,他沒少受奚落。
於是,每天清晨,在中戲的操場上都能見到一個瘦削的少年大聲讀繞口令,練平翹舌,這段經歷是也是他和陶虹友誼的開始。
那天習慣晨跑的陶虹嘴角淺笑,跑一圈學一段奕宏「羊肉串味兒」的普通話,氣得段奕宏瞪大眼睛,不知道拿這個「嘴欠」的姑娘如何是好。
那時他還不知道,「學舌」的陶虹會是他灰色大學生活中唯一的亮色。
有次陶虹給了段奕宏一個芒果,從來沒吃過芒果的段奕宏拿著不知如何是好,最後還是陶虹給扒的皮,沒有驚訝,沒有嘲笑。
大學四年,段奕宏沒回過老家,學校一放假他就到處打零工攢錢。
大二那年陶虹靠生拉硬拽把他弄到家裡過了個熱熱鬧鬧的新年,吃了頓熱乎乎的餃子。
幾天之後,段奕宏在宿舍給陶虹做了一鍋新疆手抓飯。他想用這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激,也維護他看重的自尊。
時隔多年,段奕宏接受採訪動情地講到:
「陶虹溫暖了我,沒有讓我尷尬,希望我以後也能像她一樣,做一個溫暖的人。」
這個倔強的少年,在漫長的年歲里,自卑又自尊,柔軟又剛強。
有的人天生就有一股不服輸的勁兒。長相比不了,家境比不了,那就把所有的好勝心、自尊心用在學習上。
段奕宏知道,成績,是他唯一的出路。
來之不易的入學機會,強烈的出人頭地的願望,都讓段奕宏不得不更較真。
有次他和陶虹去道具組借衣服,幾乎把所有衣服都試了一遍。後來老師都不耐煩了,問他:「差不多完了啊,你交一作業至於嗎?」
憑藉這股倔勁,他們拿到了中央戲劇學院歷史上第一個100分。
學校排話劇《聖井》,段奕宏演瞎子,他去了一家盲校,攔住校長的車,軟磨硬泡得到許可,和盲人一起生活、上課。
拍畢業大戲,為了演好精神病人,他居然跑去精神病院體驗了三天。
身邊人享受青春年華之時,段奕宏像「一直給自己偷偷上發條的玩具狗」,不敢鬆懈,不能鬆懈。
在帥哥美女扎堆兒、人才濟濟的中戲,段奕宏的努力顯得如此笨拙、執拗,甚至有些不合時宜。
但是最後的最後,美貌、聰明、幸運往往轉瞬既逝,迸發出強烈的力量反而是笨拙和執念,不是嗎?
03
大學畢業那年,政策調整,四年成績第一的段奕宏很可能拿不到留京名額。畢業的喜悅剛剛燃起,一盆涼水又把他澆了個透心涼。
其實當時也有不少粗製濫造的電視劇找過他,想要合作,然而段奕宏不甘心懷揣了五六年,打磨了五六年的表演夢,最後只能淪落至此。
於是他拿著自己的成績單,蹬著自行車直衝相關部門大樓:「我就是想問一句,這樣的成績,我為什麼不能留在北京。」
一經折騰,國家話劇院最終為他申請了一個留京名額。老師將聘書交給他時說:「這是你想要的,也是我們想要的。」
跌跌撞撞,段奕宏總算成了他夢寐以求的演員。
段奕宏和同班同學
畢業後,身邊同學一個個都開始嶄露頭角,出名得利,段奕宏在話劇舞台磨礪演技,拿著每月300塊的工資也不著急。
粗製濫造的劇他看不上,沒有把握的角色他不想接,終於等了一年多,在電視劇《刑警本色》中出演殺手羅陽。
導演張建棟力排眾議,選段奕宏的理由是:「他的目光有股狠勁,凶神惡煞,像冰一樣,但裡面有一份純真和執拗。」
結果證明他沒看錯人,段奕宏把羅陽演活了。
為角色演好,段奕宏把一個掏槍動作練了上千遍。初出茅廬的他和老戲骨王志文、李幼斌對戲也毫不怯場。
那一年,他26歲。
兩年後,張建棟在廈門監獄拍電視劇,還有犯人打聽:那個演殺手的怎麼沒來?
2000年,段奕宏出演了自己的首部電影《二弟》,飾演一個有點怯,有點悶,有點窩囊的偷渡客。
該片入圍坎城電影節,段奕宏也憑藉該片獲得新德里電影節最佳男主。
至此,段奕宏的表演人生活了起來,類似的劇本紛紛找來,本來應該趁熱打鐵,他竟又為難起了自己,因為不想做無謂的重複。
這個男人,他沒有錢,但自始至終追求的從來不是暴富,他要對「演員」這個身份負責。
2003年,孟京輝帶著話劇劇本《戀愛的犀牛》找到段奕宏,力邀他飾演其中的男主馬路。
段奕宏被劇本深深感染,沒日沒夜排練,還學會了彈吉他。為了保證演出質量,甚至婉拒了《可可西里》男一號的機會。
《戀愛的犀牛》最火的時候,在距離演出前還有21天的時候,27場演出票便全部售罄,成為中國話劇史上的神劇之一。
「演員」兩個字,段奕宏終於當之無愧。
04
2006年,一部《士兵突擊》讓無數人記住了袁朗這個名字,認識了他的扮演者段奕宏。
他是個有情有義的漢子,帶點輕狂帶點邪氣,正經起來荷爾蒙爆棚,生活中又帶著少年氣,這種混合吸引力是致命的。
四年後,段奕宏又在《我的團長我的團》中出演龍文章。雖然龍文章也是軍人,但他性格執拗怪異,像個神經病,打起仗來不要命。
狠戾的外表下,又藏著一顆炙熱的心。
看到段奕宏對角色的演繹,導演康洪雷直言:「這他媽才是真正的演員。」
電視劇播完,很多人記住了個性鮮明的龍文章,而段奕宏則徹底和抗日劇說了再見。
「拍完《我團》之後,我已經無法超越自己在其中的表演,所以就再也沒有拍過抗日劇,這樣的我是不是很任性呢?還是作為演員的一種選擇呢?可能都有一點吧。」
你看,小鎮小子出名了,那股子「軸勁兒」還是絲毫沒變。
後來,段奕宏開始嘗試更多角色,在一系列良心影視作品中呈現出不俗的表演,以及他的那股子「倔」。
2010年,電影《西風烈》中,段奕宏扮演在西部狂沙中緝兇的警察。
有一場戲需要在兩輛疾馳的汽車間實現跨越,十分危險,段奕宏親自上陣。
拍攝《烈日灼心》,他去警察局體驗了一個多月,和警察們寸步不離,掃過黃、討過薪。
電影《白鹿原》中,他成了木訥的農民黑娃,徒手割麥,手被扎得流血。
《引爆者》中,他是礦山炮工,為求真實,提前深入100多米漆黑的地下,咂摸礦工的生活。
……
2018年,段奕宏憑藉《暴雪將至》中落魄陰鬱、偏執病態的協警余國偉一角,獲得東京國際電影節影帝。
人到中年,付出的努力,較過的真一點點發酵,經過層層磨礪,段奕宏終歸開始發光。
記得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段奕宏站在台,他深情而真誠的說:
有一部電影,《為奴十二年》,那個男主角被逼成為奴隸,我願意為戲為奴,我會沿著我認為的演員的道路走下去。
像宣言,又像告白。
那一刻,我仿佛從他眼睛裡看到一個少年執意踏上赴京火車時,決絕的神色;看到了他在工廠洗蘋果,泡爛的雙手;看到了他穿梭在中戲,自卑又倔強的身影……
這個時代,笨拙努力,不走捷徑的演員不多了,段奕宏算是一個。
希望他更紅一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xFQqZHYBur8RWXSAh3D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