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口腔衛生士永田彩老師蒞臨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交流指導,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護士長及護士代表50餘名踴躍參加,會議由護理部王曉靜主持。此次交流活動,中日護理同仁針對「長期臥床病患的口腔照護」進行了深入、細緻的研討,對長期臥床病患的口腔護理達成了共識。
中日護理學術交流現場
首先,永田彩老師就口腔護理理論及實際操作進行了講解。永田彩老師介紹到,隨著中國老年人口的不斷增長,老齡化趨勢越來越嚴重,到2050年中國老年人占比將達到27.6%,將與現在的日本老齡化相差無幾。在中國城市居民的六大死因中,呼吸系統疾病排第四位,而65歲以上的老人因肺炎的死亡率占比高達36%以上;80以上高齡者肺炎成為死亡的第一大原因,並以吸入性肺炎為主,因此老齡患者「吸入性肺炎」預防已成為護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永田彩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
隨後,永田彩老師就長期臥床病患的口腔護理展開了詳細的介紹,從口腔防禦的基本功能、口腔細菌過多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吸入性肺炎的預防、口腔護理的作用、方法以及口腔護理用品的選擇進行了闡述。
永田彩老師講述了吸入性肺炎的預防及口腔護理的重要性。吸入性肺炎的發生主要與病原體因素、主體因素以及環境因素三個因素密切相關,口腔護理對於吸入性肺炎的預防很重要,它對蛀牙、牙周病、口臭、肺炎以及咀嚼、吞咽機能的維持和康復都有一定預防作用。人體自身維持口腔內清潔的系統主要是唾液和吞咽,通過口腔護理和吞咽排除到體外從而達到自凈作用,而對於長期住院臥床患者來講,很難做到基本的口腔自凈,更多的是要靠臨床一線護士協助患者進行口腔護理,特別是黏膜的護理。
永田彩老師生動細緻講解口腔護理
永田彩老師強調,臨床一線護士除了熟練掌握口腔護理的理論知識外,實操同樣不可少。堅持每天定時、定點對患者進行口腔護理,會讓患者的口腔更健康,能更好地防治吸入性肺炎及相關併發症,對患者的安全也是極大的保障。在她的言傳身教下,實操現場互動踴躍,護理同仁兩兩結對,取長補短、互學互進,將理論知識與現場實操有機結合,受到永田彩老師的頻頻讚揚。
永田彩老師(中)指導護士口腔護理
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3B病區護士長汪亭如運用永田彩老師講述口腔護理要點為護士趙曉雨現場進行口腔護理。汪護士長深切體會到口腔護理的頰黏膜、舌頭、上顎的清潔很重要,必須要刷牙,而對於口腔黏膜的護理一定要選用合適的護理工具和保濕液,以降低誤咽的危險,提高口腔的護理效率。同時,正確的口腔護理方法,對於患者口腔衛生及安全非常重要。此外,口腔護理的順序,應根據患者自身的情況、口腔狀態,進行適當的調整。
護理部王曉靜講話
活動最後,護理部王曉靜娓娓道來: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危重症、偏癱患者多,口腔護理尤為重要。她首先對永田彩老師關於「長期臥床病患的口腔照顧」精彩授課與實操表示誠摯的感謝。永田彩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使大家對口腔護理有了一個正確、全新的認識,不僅更新了理念,而且豐富了知識。
REC
合影留念
口腔護理不只是為了預防蛀牙、牙周病,它與吞咽障礙、誤咽、預防吸入性肺炎緊密相關。正確實施口腔護理,不僅能夠大大降低患者口腔中的異味,清理痰痂等異物,提高家屬滿意度,最重要的是能夠降低吸入性肺炎的發病率,確保患者安全。通過此次學術交流,加深了多元化的國際學術交流與促進,對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口腔護理技術的提高提供了新思維、新舉措,為腦科醫院長期臥床需要口腔照顧的病患帶來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