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虛弱,這個問題現在幾乎困擾著各個年齡段的人群。
老年人:
由於老年人身體機能退化,脾胃自然會受影響,脾胃不好的老年人,會出現吃得少,身體瘦弱,氣虛乏力等症狀。
孩子:
孩子更不用說了,小兒體質的主要特點,就是「脾常不足」。脾胃發育還不完全,所以孩子脾胃問題最多,積食不消化、挑食厭食、拉肚子等等。
這些還只是表象,脾虛的孩子,營養吸收不足,常常就會體質差,抵抗力弱,稍有點風吹草動就感冒發燒,老往醫院跑,有的孩子還會發育緩慢,面黃肌瘦個子小。
除此外,孩子肺上的問題,比如哮喘、咳嗽等,也跟脾胃有關係。脾屬土,肺屬金,土生金,也就是說,土是金的媽媽,那脾受傷了,肺自然也不好過。
以上這些問題,都要抓住健脾養胃的本質。
中青年:
按理說,成年人的脾胃應該沒問題。但現在說十胃九病,問題出在哪裡?還是生活習慣惹的禍。
一是飲食不規律。現在生活節奏快,工作忙,很多人早餐來不及吃,午飯隨便對付,晚飯一頓狂吃,跟「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少」的健康飲食習慣完全相反,脾胃豈能不傷?
二是喜食生冷。但現在製冷技術發達了,一到夏天,大家冰啤酒、冰飲料、冰淇淋、冰糕冰棍,輪番進胃,尤其是一邊吃熱食,一邊喝冷飲,胃一下熱脹,一下冷縮,實在傷不起。
三是情緒影響。正所謂「思傷脾」,想想現在的我們,年輕人思考啥時候能買房買車,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還有維護夫妻感情,思考的東西簡直不要太多。人一憂思,胃就受傷。
成年人脾胃傷了會有啥反應?
飯後腹脹,胃痛,胃口差;
氣血不足,怕冷,身體乏力;
還有最重要的一個特徵,便溏,也就是大便長期不成形。
怎麼辦呢?
不管是哪個年齡段的人群,只要是脾胃虛弱,都推薦一個健脾胃的中醫食療方——八珍糕。
八珍糕是過去皇帝們常用的糕點,最出名的就是清宮八珍糕。大家如果認真看過《清宮醫案》,會發現乾隆帝經常吃這種糕點,幾乎常年不斷,有時這種糕點快沒了,還親自硃批,讓太監們趕快去做,不要耽誤了自己吃。
後來,慈禧太后也是這樣,非常喜歡這種糕點。
於是這個八珍糕越來越出名,現在成了很多地方的特產。
為什麼皇家喜歡吃它?其實很簡單,皇帝每天大魚大肉,肥甘厚味吃太多了,必然傷脾胃,導致不消化、不思飲食、胃腹脹滿、噁心嘔吐等問題,而八珍糕,恰恰就是治脾胃的好東西。
那麼,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糕點呢?這種糕點由八種東西組成,它們分別是黨參(或者人參)、白朮、茯苓、薏米、蓮子肉、芡實、山藥和白扁豆。
有人會問,那這適合孩子嗎?大家不知道,其實這個方子最開始就是明朝御醫陳實功開給皇子們吃的,治孩子脾胃虛弱。不過最開始方子裡用的是山楂和麥芽,用來消食化積,清宮的御醫將其換成了黨參和白朮,用來給老年的皇帝強身健體。
百家講壇上也講過這個方子
怎麼做八珍糕呢?推薦個方法:
黨參30克,白朮30克(孩子吃的話可以換成山楂麥芽,或者黨參白朮的量減半),茯苓、薏仁、蓮子、芡實、山藥、白扁豆,各50克。
先把這些藥研成粉末,再加200克糯米粉、200克大米粉,一起加水和成面,可以加一點白糖調味,然後放在籠屜內蒸,蒸熟了以後切成糕,每塊15克左右,烘乾存放,一天吃兩塊即可。
也可以直接把藥末放在水中熬成糊狀,然後喝下去。
這個食方,男女老少都適宜,但女性經期、以及孕婦不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