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京東、蘇寧、1號店等電商平台不斷加入狂歡,使「雙11」從單一的網購消費狂歡演變為一個標誌性的消費現象,並不斷影響著實體的銷售策略、品牌運營與生產計劃。
那麼「雙11」給台州製造企業帶來哪些變化呢?
台州製造企業在「雙11」迎來銷售高峰期
根據浙江省電子商務大數據研究基地監測的數據,2019年前三季度,台州市累計實現網絡零售額859.9億元,同比增長17.3%。
以淘寶、天貓、京東為例,台州市網絡零售總額前三名的行業分別是家居家裝、美妝護膚、服飾鞋包,分別占比22.8%、21.7%、20.2%;也就是說,這三大行業網絡零售總額相當於台州市在淘寶、天貓、京東網絡零售總額的64.7%。
正東鞋業是溫嶺一家經營多年的鞋業廠商,主要將產品銷售到各大鞋類網店。在大半年的經營生產中,他們感覺到今年銷售量相比近幾年有明顯下滑。
「今年無論是鞋類電商銷量還是廠商的批發量都不理想,這是行業內共性問題,與今年的市場行情有關。」正東鞋業總經理呂春良告訴記者,棉鞋是他們的主打鞋款之一,由於今年國內很多地方入冬較晚,棉鞋類產品的銷售受到了嚴重影響。
「雙11」狂歡購物節的到來無疑打破這一「僵局」。呂春良說:「我們廠不大,一般每天批發100到200雙鞋,『雙11』期間銷量是平時的五六倍。雖然受天氣影響,合作的那些網店銷量不比往年,但借著『雙11』的機會還是能賣出數萬雙鞋子。」
產品銷售量明顯增長的還有台州的眼鏡生產企業。台州市復明貿易有限公司在「雙11」當天的銷售量是平時的5倍。
「我們有自己的工廠,生產的產品跟電商所銷售的是完全對接的,倉庫常年都有備貨,所以即便面對『雙11』也不會感到有壓力。」台州市復明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廣說,為了更好地服務消費者,公司提前僱傭了操作工人,以便貨物能夠及時送到消費者的手中。
「雙11」改變台州製造企業的運行模式
在剁手族瘋狂購買的同時,很多商家正在瘋狂「賣賣賣」,路橋就有一匹電商「黑馬」——台州福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派公司」)在11月11日當天賣出了11.78萬單,超15萬支的福派聲波電動牙刷單品穩居國牌電動牙刷銷量第一。
位於路橋區橫街鎮的這家公司成立於2015年,自誕生起就「生長」在電商平台上,為了備戰今年「雙11」,該公司多方發力做足準備。
據了解,從9月開始,福派就新租了一棟2500平方米的廠房,並緊急招收了幾十個工人,車間生產一直是緊張忙碌的狀態。在距「雙11」還有兩個星期時,公司的成品倉里已經存上了6萬多單的存量。
此外,福派公司今年還投放了淘寶內部的搜索渠道,希望通過淘寶的流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銷量。為了給產品預熱,福派公司還找到快手男主播「散打哥」,一句「老鐵666」,後台的銷售數字蹭蹭往上漲。短短7分鐘,這個新晉品牌的電動牙刷銷售額超100萬元,相當於以往一周以上的銷售額。
可以說,「雙11」給製造業帶來了新的機會。通過線上銷售,訂單數據快速回傳,企業能更有效地根據訂單安排生產,降低了生產的盲目性,從而減少商品庫存量,降低庫存成本。
不少台州製造企業在採訪過程中表示,線上交易減少了銷售環節,降低了流通費用,避免了中間環節對利潤的瓜分,產品的銷售利潤率有所提升。「電子支付僅需數秒鐘即可完成,使得通過電子商務方式銷售的貨款回收相對較快,貨款更有保證,我們也能節約結算資金。」星星優品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袁一鵬說。
賺流量、拼銷量、搞活動都只是表面上能看到的變化,隨著「雙11」的常態化,企業的生產、設計甚至組織結構都隨之發生了調整。
「雙11」過後,購物的熱潮逐漸退去,呂春良又要面臨企業改進的問題,他告訴記者,想要提升銷量,就要在下游找到可靠的電商作為客源,也就意味著他們要在鞋子設計和品質上做突破,讓更多的消費者選購他們的產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wxOQsG4BMH2_cNUg9SP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