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上的最美逆行者

2020-04-06   中國西藏網

中國西藏網訊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隨即打響。為支援武漢,2月4日,青海省海東市化隆縣藏醫院黨支部向全院醫務人員發出馳援武漢的號召,卻吉卓瑪立即響應,向醫院領導遞交了自己的請戰書。

「我是一名護士,護理經驗比別人多,我願意為抗擊疫情奉獻自己的光和熱,我有自己的優勢,請領導務必考慮我的意見」。卻吉卓瑪自薦道。當時醫院領導詢問是否徵得家人同意時,她很堅定地說「我的家人會支持我的」。隨後,卻吉卓瑪跟隨青海省第二批援助武漢醫療隊,義無反顧地踏上了抗擊疫情的道路, 加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之中。

隨著湖北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好轉,援鄂醫療隊開始有序撤回,經過43天的奮力戰鬥,青海省第二批援助武漢醫療隊也圓滿完成醫療救治和護理任務,於3月17日平安到達西寧,並在西寧進行了14天的隔離。如今,卻吉卓瑪隔離期結束,安全抵達家鄉與親人團聚。村民和家人獻上潔白的哈達,歡迎英雄歸來,愛慕和崇敬之情溢於言表。

圖為卻吉卓瑪接受本網記者採訪

隱瞞家人,及時加入抗疫戰鬥隊伍

「當時沒有多想,看到這麼多的人被感染了,心裡特別難受。自己作為一名護士,國家遇到了這樣的災難,必須要站出來。我想以自己的行動去幫助別人,讓患者脫離病魔的惡爪,我知道我的家人會支持我。」原來,2月4日決定前往武漢時,卻吉卓瑪並沒有告訴家人,她認為抗疫是她的職責所在,災難面前她義不容辭,她要去捍衛祖國的平安和昌盛。

「這是我人生當中第一次坐飛機,有點緊張、害怕。但是由於一方面擔心自己是否能夠勝任即將面臨的工作,另一方面對家人也有點不放心、愧疚,所以,兩個小時一晃就過去了。」卻吉卓瑪說。但她知道,這個選擇是作為醫生救死扶傷的天職,也是她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所做出的榜樣,更是每個藏族兒女在國家危難之時,奉獻力量回報祖國的決心。

圖為卻吉卓瑪在方艙醫院工作 圖片由卻吉卓瑪提供

團結協作,爭分奪秒與病魔戰鬥

在武漢經過4天的培訓後,從2月7日開始,卻吉卓瑪被安排到武昌區方艙醫院正式投入到救援工作中。期間,她流過辛苦的汗水,也流過感動的淚水。「工作高度緊張,有一定的難度和危險。有時候防護眼鏡不適合自己的臉型,會造成很大的困擾,眼角和太陽穴被壓得很痛,但又不能去調整它。」但是,卻吉卓瑪說,在方艙醫院,所有的病人和工作人員就像一家人一樣,很團結。

「每次做完工作回到寢室時,門口的保衛人員都向我們敬禮說:『你們辛苦了』。心裡特別感動,淚水也不由自主地流下來。平時我們搬運生活物品時,醫院裡的病人也都會過來幫忙。有一次我們去測量病人的體溫時,一位護士因為穿上防護服後行動不便在門口摔倒了,當時有一個病人過來跟我們說,『我特別想扶她起來,但我自己已經被確診了,我擔心我會把病毒傳染給你們』。聽到這句話,我心裡格外難受,胸口就像刺了一把刀一樣痛。這讓我的信念更加堅定,及時完成救援任務,打好防控疫情戰役,直到徹底休艙。」

圖為青海最美逆行者之一——卻吉卓瑪 圖片由卻吉卓瑪提供

凱旋歸來,與家人同事團圓

圖為卻吉卓瑪家族合照 圖片由卻吉卓瑪提供

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3月10日,武昌方艙醫院患者清零休艙。3月17日,經批准,青海省第二批援助武漢醫療隊確定返程,參加此次馳援武漢的任務也圓滿完成。4月3日,結束隔離後,卻吉卓瑪順利到達家鄉,家鄉的父老鄉以最高的禮儀接待了這位化隆縣的「化姆」,意為化隆縣的女英雄。

「我是幸運的,每一次工作都很順利,謝謝父母和愛人在我在鄂期間不斷地鼓勵、支持我,這讓我有了更大的勇氣和恆心去努力工作;也感謝所有支持我的親朋好友和各界愛心人士,有了你們的愛心和幫助,讓我感覺到了中華民族的力量,有了無比的安全感。我現在特別希望所有的朋友們都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平時多做運動,注意飲食衛生,健康的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

當記者採訪卻吉卓瑪的父親時,他說:「天下父母,沒有一個不疼愛自己孩子的,聽到她將要前往武漢時,心比千刀萬剮還難受,我們很擔心我們會失去自己心愛的女兒,但是沒辦法,她已經決定了,她的勇敢和骨氣,讓我覺得很驕傲。我相信國家的能力,我相信科學的力量,當國家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不能退縮,她冒險去拯救更多的生命,這是極大的行善,我和她的母親只能天天祈禱她和她的戰友,以及所有的病人都平安。」

圖為化隆縣藏醫院以最高的禮儀迎接卻吉卓瑪返回 圖片由卻吉卓瑪提供

圖為卻吉卓瑪平安到家後的全家福 圖片由卻吉卓瑪提供

圖為卻吉卓瑪及她的愛人和兩個孩子 圖片由卻吉卓瑪提供

正是因為有成千上萬像卻吉卓瑪一樣不惜自己的生命去挽救別人的白衣天使和各族人民的團結協作,目前,中國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卻吉卓瑪是勇敢的先鋒者,是青藏高原最美的逆行者,身在高原,心系武漢,這一經歷將會成為她一生當中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伴隨著她的一生。經過十天的休整期後,這位女英雄將會再次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繼續在醫務工作者的道路上前行。(中國西藏網 記者/楊加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