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道超車」,這是許家印給恆大一系列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布局,所作的總結。
在這句總結之前,外界對恆大今年以來的頻繁動作,更多地停留在「看熱鬧」階段,尤其是歷史上其他車企從未有過類似打法可供對比。在11月12的汽車峰會上,許家印以30分鐘的演講,詳細闡述了恆大造車的邏輯,也就是以「換道超車」的方式,把恆大新能源汽車打造成為全球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
那麼,在這句總結之後,你覺得恆大造車靠譜了嗎?
點擊播放許家印精彩演講視頻
靠不靠譜,從是否正確認識自己開始
認識自己是踏向成功的第一步。儘管有過嘲笑「五年奪亞冠」遭打臉的經歷,但過去這一年,不少人對恆大跨界造車始終有著質疑,特別是恆大把目標直指最大、最強。
恆大是夜郎自大嗎?顯然不是。許家印在峰會上表示,「恆大以前是搞地產的企業,我們對於造車,要人沒有人,要技術沒有技術,要經驗沒有經驗,要製造基地沒有製造基地,什麼都沒有,可以說是『一窮二白』」。他甚至把很多人心裡的最大疑問,當眾抖了出來:「和世界上有幾十年、一百多年歷史的汽車龍頭企業相比,我們相差了十萬八千里,那麼我們怎麼去追趕?」
可見,許家印是知道自己造車沒有基礎的,也同樣知道積澱百年的世界車企並不是憑兩句口號就能超越的,他知道恆大當前的「卑微」。因此,在正確認識自己的基礎上提出的發展路子與目標,已經具備了「靠譜」的基礎。
許家印發表主旨演講
靠不靠譜,要看措施得不得當
許家印用五句經典的話,概括了恆大開闢出來的造車新路子:「買買買」「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
所謂的「買買買」,就是把能買的核心技術、能買的企業都買了。「合合合」,就是把一些買不過來的技術和企業,以合作的方式為我所用。「圈圈圈」,特指恆大近3個月在工程技術、造型設計、零部件供應鏈進行的三次重要戰略合作,形成了三個重量級的朋友圈。
「大大大」,則是指恆大以國際視野、長遠眼光造車的大格局,以及兼顧企業發展、國家產業規劃、乃至人類福祉的大戰略,還有同步研發15款車、全球同步建設十大整車生產基地的規模化運營。
「好好好」,要求恆大將來造出來的汽車,品質要好,造型要好,價格對消費者來說也要是好的。
不難發現,恆大的「換道超車」充分考慮了技術研發、生產製造以及產品市場策略等,而且從目前的效果來看,恆大已由此具備了同行少有的全產業鏈,其在短時間內就走完了很多車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路。
峰會現場
靠不靠譜,技術水平很重要
新能源汽車作為高端製造業,技術水平的高低往往決定成敗。恆大目前擁有的技術又處在怎樣的水平?我們不妨逐一分析:
在整車製造方面,恆大與科尼賽克合作,眾所周知,科尼賽克是世界超跑的巔峰品牌,其打造的汽車動輒數千萬元的售價;此外,恆大分別通過收購荷蘭e-Traction和英國Protean,擁有了代表動力總成未來發展方向的世界最先進輪轂電機技術;及後又與德國hofer合作,擁有了世界最先進的三合一動力總成核心技術;而與德國BENTELER和FEV集團強強聯手,則讓恆大獲新能源汽車3.0底盤架構智慧財產權,這是世界最頂級且唯一可買到的底盤架構。
更具說服力的是上述提及的恆大三大朋友圈。在工程技術領域,的圈友是FEV、EDAG、IAV、AVL、MAGNA等全球五大汽車工程技術龍頭;在造型設計領域,恆大與Michael Robinson、Andres Warming、Stephane Schwarz等15位全球頂尖造型設計大師戰略合作;在零部件供應鏈領域,恆大與博世、麥格納、大陸、采埃孚、蒂森克虜伯、捷太格特、巴斯夫等世界前60大汽車零部件龍頭企業強強聯手——這些工程技術龍頭企業、造型設計大師、零部件供應商,長期與世界各知名車企深入合作。更通俗的說,世界上最好的汽車能用的最好設計、技術與零件,恆大都用上了。
這裡面還沒包括恆大的全球生產基地的技術水平,據了解,這些基地將全部按照工業4.0標準,採用世界最頂級的生產設備和生產工藝。
靠不靠譜, 決心起關鍵作用
路子已認清、技術也已具備,但攻堅克難,很多時候關鍵還在於決心和意志。
恰恰,許家印的造車決心異常堅定。一份密集的行程單足以證明:今年以來,他帶領高管團隊,奔赴全球23個國家、47個城市,先後考察了58家全球汽車產業各領域龍頭企業,經常一天跑兩個甚至三個城市。無論是世界500強大企業,還是頂級設計大師的個人工作室,只要具有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頂尖技術,許家印都親自逐一走訪。
許家印造車的密集行程
說到這裡,你還覺得恆大造車不靠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