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80後現在已為人父人母,偶爾在夢境中,還會見到當初小辰光的模樣,走出記憶猶新的弄堂口,看見不遠處的玩伴朝我揮手,於是開心的跑了過去。
偶爾在網上看到一組兒時老上海照片,大家一起欣賞一下。
1987年的上海
那時候還沒有東方明珠
南市區的老飲食店
小辰光經常去的
吃一碗芝麻湯圓就覺得很滿足了
經常被各大網站使用的照片
1992年攝於盧灣區中心拍
他們騎得是幸福250摩托車
應該算是大戶人家了
這個女孩子現在已經是奶奶還是外婆了吧
不知道她的另一半是不是這個手拿大哥大的男人
龍門村
這裡算是南市盧灣老式著名石庫門了
這個體育場不怎麼對外開放的
那時候的體育場看台都是石凳子
夏天燙屁股
從來沒進去的劇場
小辰光那會就知道小姑娘看小人書
小歪頭打遊戲機
這個老克勒肯定都知道的
上海灘最西裝比較有名的地方了
好多人童年的人生第一套正裝應該就是在這裡買的
過年的時候穿戴一新去走親戚家
1995年東寧路斷水
連外地人都知道一句老話
寧要浦西一張床 不要浦東一間房
反應出當時上海浦西浦東的巨大差別
以前南市盧灣有名的一家老牌醫院了
1994年南市區
— 奶奶,囡囡要上學了,
給我1塊錢,我要買糖吃
— 囡囡乖
下午奶奶來接你放學給你買哦
1993年中華路
上課前總要先去吃碗小餛飩再走
1988年人民廣場
中午小學上體育課
全部去人民廣場跑步去
1993年
總喜歡來這裡瞎兜兜
買不起是肯定的
就是為了看看幾個金髮碧眼的洋人
黃浦江擺渡大船
十六鋪好大
船也好大
坐上去暈船一直吐啊吐的
外婆心疼的抱著我唱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這個電視塔一直不知道做啥用的
後來才知道家裡面14寸小電視機的電視劇
就是從這個塔發出來的
1987年蓬萊公園
街邊的早飯攤頭
雖然看上去有點簡陋
但是味道不錯的
1992年盧灣
看電影是最開心的了
冷氣色一
小時候還在這裡看過不少錄像
那時候有個小廳
幾張板凳加個投影機
1993年南市區
富有上海特色的「萬國旗」
小時候家裡長輩一直說
男的不要走在女人衣服下面
要觸霉頭
步高里
老早底住在這裡算是很有立升的人家
坐公車很喜歡搶中間那個香蕉位子
有時候甚至帶個水壺來回坐
坐到賣票員都認識我了
小辰光的快樂就是很簡單的
1988年
那時候的老北站還是相當簡單樸素的
1985年
西藏路靠人民廣場一塊
很多人天天沒事就要去那裡看看報紙
老克勒只要這樣一大半
就曉得又要起百樂門白相了
1992年
一場傾盆大雨只後
阿拉小朋友們最開心了
穿著拖鞋叮叮咣咣
個搜回到家裡被爹爹姆媽一頓臭罵
在外灘遙望對岸的一家門
外灘的江堤旁
拍照之前還要先梳一梳頭髮
老早底天一冷
洗澡就是個問題
去孵混堂就是最好的選擇
不遠處的未完工橋墩
那時候還沒想到
這大橋以後連通岸兩邊的美好未來
東風飯店開了第一家肯德基
那時侯吃個肯德基
玻璃外面很多人都在看西洋鏡
現在肯德基都淪為垃圾食品了
那年還有一家榮華雞
不過榮華樓幫榮華雞不曉得有啥關係
記憶當中榮華雞也蠻好吃的
南京東路河南路口的老介福
後來變成了時尚快消Forever21的地盤了
同樣都是做服裝
同一個位置 同一幢大樓
從老介福到F21
更換的是時代的節奏
那時侯的「王開」比起現在的「天真藍」
名氣可要響多了
黃浦公園
當年小情侶們談朋友的聖地
弄堂里爺叔汏衣裳
還有像模像樣洗衣服的小朋友
看這頂軍帽
也大概能猜出什麼年代了
老早底放學趕上出鍋
是肯定要拉著姆媽買的
1989年虹口公園
這個賣油墩子的看的垂涎三尺
老早底鄰里關係大多和睦
感情交關好的還天天一起去小菜場
1989年少年宮
當年盛極一時的遊戲康樂球
現在也沒人玩了吧
當年中百一店修理中
老早底夏季游泳是少不了的
天氣一熱
索性就搬到弄堂里吃飯了
小朋友也在弄堂里做功課
兄弟兩嘎頭打著赤膊面對面
頭頸還抹著痱子粉
這應該是80年代末了
當時穿紅色汗衫的算是比較開放的了
未完待續
圖文整理自寬頻山論壇
點擊回顧上海各區縣老照片:
《老早底額浦東新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南市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閘北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楊浦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虹口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黃浦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普陀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長寧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靜安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盧灣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徐匯區 儂還認得伐?》
《那些老上海耳熟能詳的地名》
看懂上海粉絲群
等儂來吃一杯老上海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