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變」銅!上市公司武漢金凰爆了個大雷

2020-06-29   支點財經

原標題:黃金「變」銅!上市公司武漢金凰爆了個大雷

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湖北最大黃金加工企業武漢金凰珠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金凰」),再次「爆雷」。

繼多個信託融資計劃違約後,武漢金凰相關信託融資計劃中質押的黃金,又被曝出是假黃金。

債務違約

6月29日,財新周刊最新封面報道《百億黃金局》(以下簡稱「報道」),揭開了武漢金凰信託融資違約事件的層層面紗。

根據報道, 武漢金凰是從2015年起,以「黃金質押+保單增信」的模式融資,即武漢金凰向金融機構提供Au999.9足金的質押物,中國人保財險湖北分公司(以下簡稱「人保湖北」)等為武漢金凰質押的黃金提供保單,從而使武漢金凰從信託等金融機構獲得融資。

通過此類方式,武漢金凰總計獲得了200億元融資。資金提供方包括東莞信託、民生信託、長安信託、恆豐銀行,以及湖北中經貿易有限公司、湖北省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湖北永泰小貸公司(以下分別簡稱「中經貿易」「融資租賃」「永泰小貸」)等。

也是從2015年起,武漢金凰的資產負債率開始大幅攀升。支點財經查詢Choice數據顯示,當年,武漢金凰的資產負債率從上一年的17.17%,上升到了43.43%。到2019年第三季度,武漢金凰的資產負債率已高達71.29%。

一般而言,資產負債率越高,企業償債風險就越大。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武漢金凰多個信託融資計劃,因到期未能償還導致違約。

違約的融資計劃主要包括:東莞信託發行的「約16億金凰集團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民生信託設立的「約10億至信537號金凰珠寶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長安信託發行的「10億金凰3號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等等。

為此,一些信託機構不得不陸續給武漢金凰的融資產品進行了延期,或自行先行墊資兌付。不過,目前暴露出來的只是武漢金凰償債風險的冰山一角,其後續面臨的償債壓力更大。

根據上文提及的報道, 截至今年6月10日,武漢金凰未到期融資存量160億元,涉及15家金融機構。其中,提供融資規模超過10億元的有5家,他們合計提供融資超過150億元。這5家包括民生信託40.74億元、恆豐銀行38.94億元、東莞信託33.7億元,安信信託19.19億元、四川信託18.1億元。

此外,還包括長安信託8億元、北方信託6億元、張家口銀行1.8億元、崑崙信託3億元、天津信託6億元、中航信託2.9億元、中經貿易3億元、融資租賃2億元、永泰小貸0.59億元。

這15家金融機構提供的融資金額,對應武漢金凰質押的黃金是83.03噸。

黃金「變」銅

如果只是信託融資計劃違約,武漢金凰也不會走到如今的局面。

武漢金凰相關信託計劃均以其所持的黃金提供質押,合約規定如果武漢金凰違約,信託公司可以處置質押黃金,以順利兌付投資人。信託公司在處置黃金之前,必須要經過法院檢測環節。

正是法院檢測環節,驗出了武漢金凰質押的部分黃金是假黃金。

根據上文提及的報道,東莞信託是最早檢測出武漢金凰質押黃金有問題的金融機構。

2019年12月下旬,因武漢金凰當月利息拖欠,東莞信託以此為由宣布武漢金凰所有貸款提前到期,並向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遞交了強制執行申請。2020年2月,東莞信託隨機抽取了武漢金凰質押的其中1根1公斤重量的金條去檢測。 送檢結果顯示,金條為假黃金。雖然金條表面鍍金,但內部成分卻是銅合金,並非Au999.9足金。

此後,民生信託和恆豐銀行也向相應法院提出了強制執行申請,並啟動了黃金開箱檢測。5月中下旬,他們送檢的黃金也都有了結果,均與東莞信託檢測結果一致,黃金主要成分也是銅合金。

此外,6月6日,中經貿易在武漢金凰不同意,且武漢金凰與人保湖北均未到場的情況下強行開箱,檢測得出的結論也是「黃金主要成分是銅合金」。

那些還未開箱的黃金是否是假黃金,仍有待一一開箱檢測。

已經驗證的假黃金是如何「誕生的」?支點財經致電武漢金凰表明需了解更具體情況時,其相關負責人表示不接受採訪。

受此事件影響,近日上海黃金交易所發布公告稱,鑒於會員單位武漢金凰存在違反《上海黃金交易所會員管理辦法》及《上海黃金交易所違規處理辦法》規定的情形,經審議同意決定取消其會員資格。

業績「變臉」

武漢金凰也曾有過高光時刻。公開資料顯示,武漢金凰是湖北最大的黃金加工廠,2010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上市以來,武漢金凰營業收入曾連續多年保持增長。2010年,營業收入為5.23億元,發展到2018年時,已有24.76億元。這兩年對應的凈利潤分別為0.18億元和0.5億元。

不過,情況在2019年下半年發生了變化。當年第三季度,武漢金凰實現營業收入3.83億元,凈利潤虧損0.24億元,兩項數據分別同比下降38.82%和284.62%。這也導致2019年前三季度,武漢金凰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同比下滑——營業收入為14.34億元,凈利潤虧損503.47萬元。

恰在此時,武漢金凰信託融資計劃違約,有業界人士表示,武漢金凰業績下滑,或是引發信託融資違約的一個因素。

此外,武漢金凰母公司武漢金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凰集團」),於2018年出資69.98億元獲得三環集團有限公司99.97%股權,進而間接控制上市公司襄陽汽車軸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襄陽軸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武漢金凰的資金流動性。

這是因為,在這筆近70億元的交易中,有42億元是向外尋求融資。其中,武漢金凰以黃金抵押開展的信託融資計劃,便是融資的一大「主力」。

然而,被金凰集團納入囊中的襄陽軸承,這兩年也在走下坡路。營業收入已連續兩年下降,扣非凈利潤則是連續兩年為負。今年因為遭受新冠肺炎疫情,業績持續下滑。

今年一季度,襄陽軸承實現營業收入2.14億元,同比下降36.82%;凈利潤-0.32億元,同比下降147.89%;扣非凈利潤-0.33億元,同比下降82.56%。

武漢金凰信託融資計劃違約及其質押黃金「變」銅風波,也引發了連效反應。

支點財經查詢中國執行信息網顯示,今年以來截至6月29日,武漢金凰被列為被執行人22次,金凰集團被列為被執行人12次,分別涉及金額102.57億元、61.79億元。

此外,武漢金凰及金凰集團實際控制人賈志宏,持有的武漢金凰股權已被司法凍結。

金凰集團旗下另一家企業——專注於電線電纜產品研發、製造和服務的宜昌通信電纜有限公司,賈志宏持有的股權同樣被司法凍結。

金凰集團間接控制的襄陽軸承,暫未受到波及。但三環集團持有襄陽軸承27.94%股權,已於今年6月11日因另一起債務糾紛被凍結。

本文據財新周刊《百億黃金局》等綜合整理

記者丨林楠

編輯丨何輝 吳玲

【小編推薦】 武漢豪華酒店復甦路:五星級大排檔能否乘風破浪

【小編推薦】投票開啟|誰是你心目中的湖北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