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肉吃多了會怎麼樣?請看看這張圖

2019-11-02   胖爸爸小兒推拿

這是到我們胖爸爸門店調理的一個孩子

男寶寶,三歲

因為前兩天肉和零食吃多了開始咳嗽,開看看舌苔,黃厚黃厚的,舌質也比較紅。

舌苔厚說明積滯較多,顏色黃說明食積化熱。

經過兩天的調理,黃厚的舌苔沒有了,說明體內的積熱沒有了。胃裡的熱消除了,不會上蒸到肺部,也就不會再咳嗽了。

調理思路

消食導滯,健脾和胃

調理方案

【板門】

定位:手掌魚際平面。

操作:指端揉,稱揉板門或運板門。100-300次。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滯,止泄,止嘔。

【清脾經】

定位:拇指橈側緣,自指尖直至指根赤白肉際處,或拇指末節羅紋面。

操作:由指根向指端方向直推為清,稱清脾經。100-500次。

作用:清脾經則清熱利濕,化痰止嘔。

【四橫紋】

定位:掌麵食、中、無名、小指第一指間關節橫紋處。

操作:拇指甲掐揉,稱掐四橫紋,掐各5次。

作用:掐之能退熱除煩,散瘀結。

【內勞宮】

定位:掌心中,屈指時中指、無名指之間中點。

操作:中指端揉,稱揉內勞宮;自小指根掐運起,經掌小橫紋、小天心至內勞宮,稱運內勞宮(水底撈明月)。揉100-300次;運10-30次。

作用:清熱除煩,清虛熱。

【摩腹】

定位: 整個腹部。

操作:用掌心順時針推拿孩子腹部,5分鐘。

作用:消食,理氣,通腸道。

【揉湧泉】

定位: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用力彎曲腳趾時,足底前部出現的凹陷處就是湧泉穴。

操作:大拇指按揉一隻腳心的湧泉穴,按摩1分鐘左右,然後換另一腳同樣操作。

作用:滋陰降燥,保健。

【太沖】

定位:足背第一、二跖骨結合部前方凹陷處。

取法 :足背,沿第1、第2趾間橫紋向足背上推,感覺到有一凹陷處即是太沖穴。

作用:平肝泄熱,舒肝養血,清利下焦的功效。

日常護理:

孩子沒有自控性的,所以家長在飲食上一定要給孩子定量。孩子脾胃功能還在發育中,所以很容易出現腸胃問題。堅持「五穀為養、五畜為益、五果為助、五菜為充」的飲食原則。零食和肉少吃點,不會營養不良的,粗茶淡飯最養人。成人和小孩都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