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病毒,宜賓人更怕沒錢!疫情過後,我們依然要努力地活著

2020-03-16     宜賓傳媒網

文 | 加菲

在剛剛過去的一個月里

宜賓商鋪停業、企業停工、學校停學…

每一個宜賓人都經歷了這場疫情

這次疫情讓很多人得到了難得的長假,但假期背後更多的是心酸和擔憂。天天都能看到很多人在朋友圈裡抱怨不能出門、不能上班、沒有錢花了,這種日子真的太難了!


前段時間有網友在大宜賓APP發帖和大家討論「假如你3個月沒有工作,沒有收入,現在的積蓄能支撐你家庭開銷幾天?」,截止到文章發出時,一共有157條評論。


評論也劃分成兩個極端,有人表示家裡上有老下有小,沒有收入很難支撐。

@西瓜妹兒:家裡有倆個娃娃吃奶粉,還有一位老年人需要長期吃藥,一個月藥錢1500,家裡2個老人都無收入,我感覺這個壓力不是一般的大,如果沒有娘家支撐,可能一個月都堅持不了,因為沒有存款,現在想想有點存款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

@A一JCFC賴:早就超負荷運轉了!兩個小娃娃每天奶粉尿不濕都不得了!好想上班,我一定用盡我的洪荒之力努力掙錢。

@只怪現實不現實:生活在老家不愁,可是每個月要還四千多的貸款,人家銀行不等你啊。

也有網友表示,即使長期不開工,存款也能支撐很長一段時間。

@二毛:還好一直是我先生理財,我們家還是有存款的,我們也沒有房貸和車貸,還是可以過下去。希望疫情過後大家都可以優化自己的消費觀。

@浪漫無罪:如果我明天失業了,對家庭的影響不大。一是我一直做投資,算是財務自由了,每個月靠投資的收益維持家庭每個月開銷不成問題。如果我投資也虧損了,我們家生活還是沒問題,只是一些大的夢想就要延後實現了。剛才算了一下,如果按現有的生活水平,我們的存款可以支撐我們度過5年。

若不是一場突發情況,許多人可能都不會想到,短短一個月經濟停擺的威力是如此巨大。不上班沒有收入的問題,也變成了大家繞不開的擔憂。

時代的灰塵落在每個人身上都是一座山。


1

@小軍 32歲 餐廳老闆

沒有收入,我沒被病壓倒

也被生活壓倒了

32歲,也是一個不小的年紀了,小軍自己在宜賓經營一家小小的餐廳,平時主要也是靠外賣維持。疫情剛剛發生時,他也害怕,關了店門回家休息。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坐不住了,因為店關了,收入斷了,他的開支卻沒有減少。房租、房貸、夫妻2人的社保、一家老小的吃喝,還有店裡壓著的貨,都成為了他焦慮的來源。


上上個星期,他在百般糾結之下還是決定重新開張。店裡不能營業,就微信接單,自己負責做負責送。家裡人都勸他別著急,太冒險了。


小軍給我說,其實他自己也怕,「但真不是貪錢,只是再不開張,我就連房租都交不起了。沒有收入,我沒被病壓倒,也被生活壓倒了。」

很多人不理解那些冒險出門的人,但是不是每個人在家也能工作,更多人只有走出門去,才能有收入,生活才能維持下去。如果可以平安度日,誰願意冒險顛簸?

2

@七七 25歲 銷售員

人前光鮮,人後夜夜失眠難安

大學畢業後的七七,立馬回到了熟悉的家鄉宜賓找工作,成為了一名銷售,平時工作忙碌,但朋友圈裡的七七,和大多數90後一樣,都是歲月靜好的「小仙女」模樣,西餐,聚餐、手工蛋糕、參加各種聚會、看愛豆演唱會…


沒什麼存錢概念七七,全是靠各種信用卡維持光鮮亮麗的生活。9號花唄、10號信用卡、20號白條…剛發下來的工資,根本不夠還!沒辦法只能拆東牆補西牆,以貸養貸。

平時還不覺得有問題,可是受到這次的疫情影響,她的公司宣布暫停營業公告後,她也順勢宅在家裡。但七七宅得並不踏實,她覺得心慌,沒有業務也就沒有了提成,僅靠微薄的底薪根本無法還上自己各種信用卡貸款。


同時,自己也是剛到公司不久的新員工,平時本就不起眼,卻又遇到這次疫情,她擔心自己會被公司裁員面臨失業危機。每晚到焦慮到睡不著,本來壯志滿滿畢業之後要大幹一場,沒想卻還要張嘴向父母要錢。

七七說,自己應該重新思考未來的消費觀了,存一些錢以備急用,不再讓「精緻窮」束縛自己的腳步。

3

@晴晴 29歲 某企業職員

獨生子女,家庭拖累大

我們連孩子都不敢生

晴晴在去年10月底提了輛車,車貸和房貸月供5000+,和老公一起還,沒多大的壓力,本來生活很有希望,開心的不得了。

結果去年11月開始單位工資基數降低,績效獎金取消,月均收入由原來的6000左右降成不足3000元,一下子失去了希望,年後又趕上疫情,本來期盼已久的新年也沒有了應有的喜悅。


晴晴和老公都是獨生子女,家庭拖累大,不敢生娃,經濟基礎薄,有時候感覺生活真的很難。但好在還有老公的鼓勵,提起老公,晴晴話語中多了一絲期盼。

「我老公說,終究會好起來的,相信我們一定會過好,只要我們還在一起。我相信他,我也相信我自己,一切都會更好,疫情會過去,收入會提高,希望還是有的,要加油!」

4

疫情過後

你該學會長大,學會承擔了

其實這一次,國家已經盡最大努力為普通民眾著想了,要求企業在延遲復工的日子,也必須正常發工資。允許受疫情影響的人,延後還房貸、信用卡,呼籲房東減房租。最重要的,所有感染者都是國家出資治療。

但是,國家也只能在大的層面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具體到每個人的狀況,依然非常考驗個人的抗風險能力。


所以這次疫情,應該是重重地敲了一次警鐘,提醒我們:沒錢,就不要超前消費,家裡儘量有點流動資金,否則真的會很被動。

我們是時候冷靜下來,反思之前的生活方式了。

經濟實力不允許的情況下

不如節制一點生活

別逞強,別打腫臉充胖子,別為了虛榮心追求高消費,剩下錢來存一點,以備不時之需。一個成年人,不但要看得見眼前的誘惑,更要看得見遠方的危機。懂得享受生活和無規劃消費是兩碼事。


你卡上最好有相當於

自己三個月收入的存款,以防萬一

所以,如果你在這次疫情里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手裡沒錢,心裡很慌」,那麼以後一定要節儉一點,讓自己的小家庭有更強的抗風險能力。一旦意外到來,也讓自己沒有這麼慌亂和無助。

關鍵時候

錢,真的有用

我們是成年人了,應該對生活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對錢有一個認真的態度。要認認真真去想自己靠什麼賺錢,然後努力打造自己賺錢的本領。


提升自己、創造價值、開拓視野、踏踏實實工作,別一辛苦就打退堂鼓。能賺的時候就多賺點,能省的時候就省一點,給自己留點後路。

最後,小編還想和大家討論一下

疫情過後

你的理財觀和消費觀會有什麼改變嗎?

請在下方留言區評論

來源:大宜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wbUK53ABlRY3OMhmw6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