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指望房價降到底,朝這個方向發展,才是樓市未來的最正確的道路

2020-03-23   駐家金陵

這幾年房價的變化是有目共睹的,有的地方比如經濟不好人口凈流出比較嚴重的地區,可謂是翻天覆地,想想三四年前,這些地方無不是買房的人越來越多,而房價越來越高,可現在則呈現相反的態勢。房價上漲時,自然就會有許多人在市場中搶著買房,這樣一來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從而繼續推高房價,而相對的市場冷淡後必然伴隨著的是購房人數的減少和房子的供大於求。


其實房價上漲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有人叫好的,比如對於開發商來說,這是好事,他們賺了許多錢,而銀行也願意將這樣的資金,流動給房地產的企業。這也就不難想像過去曾經有人說房地產是我國經濟的支柱,但是這麼高的房價,卻又實實在在的榨乾了我們老百姓的購買力,實體產業現在生存狀況非常困難,所以經過國家相關部門的決策,對於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其實是有針對性的,在這樣的時局下顯得非常重要,一句房住不炒喊出了廣大老百姓的心聲。



但是,調控的目的不是為了搞崩房價,基本上各地的政策都是從地價處著手,目的還是是為了穩住房價,之後才可以穩定預期。調控至今看下去,我國還處於穩定房價的階段,如果沒有疫情的影響,其實在去年年底我們就可以按照客觀規律來預測,2020年這一年房地產市場發展的走勢是和2019年完全一樣的,但是由於2020年開年便遭遇疫情重創,所以我國一線城市,本來今年三四月份有望出現和去年那樣的小幅度回升應該是不可能了,而對於一些剛需客戶來說,未來想要買房子的衝動可能又要衝淡不少。



在不少老百姓的眼中,對於調控目前的階段性成就還並不能完全理解,社會上也有言論表示,調控雖然下了大力氣,但是依然沒調到點上,他們認為調控房價,為什麼不讓房價降的徹底一些,多降一些,那樣房子對於大家來說不就不再那麼遙遠了嗎?但是如果站在專業的角度進行分析,我們發現無論房價上漲或下跌都會觸及買賣雙方一方的利益,並不是一個良性市場所期待的市場環境。房價如果太便宜的話,房地產行業及其所轄的數百個上下游產業勢必要走下坡路,相應的房產企業會逐漸減少,許多從業人員都會面臨著失業,這樣不單純的是降房價,也降低了經濟發展的水平,而且會引發新一輪的社會問題。



一般的中國人家裡的主要開銷都是買房子。在許多家庭收入並沒有明顯提升的前提下,卻有很多城市人口將家裡近80%的財富全都放在了買房子這件事情上。普通老百姓的購買力確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樣強,很多人舉債購買其原因還是因為房價上漲會帶來超額收益,所以人們才會說買房一般都是買漲不買跌的,這是大家買房子認準的一個規則中。所有買了房的人都希望自己的房子能夠升值,所有沒買房的人都希望他跌,而實際上最好的狀態是他保持穩定,可以漲但是漲慢點,讓沒買房的人追得上,讓買了房的人可以安心去努力工作換更好的房子,因為那套更好的房子的漲幅咱們也跟的上。這才是符合人性和理性的良性發展狀態。
所以想要樓市繼續發展的話,太低的房價是根本行不通的。房地產未來的發展,要感恩每一個人的努力了。只有各方面協調,才能夠和諧發展,不至於出現不可收拾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