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治療後,為什麼還需要長期隨訪?

2019-09-04   人民網科普

青光眼的治療方式一般就是藥物、雷射、手術三種。這三種治療共同的一點就是要長期的隨訪。因為絕大多數青光眼都是終身性的眼病,治療的效果如何,只有通過到醫院監測眼壓、視野、視神經的情況,才能知道你這個疾病的控制情況。

對於藥物治療患者更是如此。因為大部分藥里都有防腐劑,很多情況下,我們的眼表或者角膜不能耐受這些藥物的防腐劑的刺激,儘量少用藥,用藥後可能會出現一些副反應,這種情況就要換藥或者更改治療方式,可以換成雷射或者手術。

對於雷射來說,手術適應症大多是早期患者。不同類型的青光眼雷射選擇的方式也不一樣,常用的雷射方式就有四五種,這四五種的雷射有些是術後不用藥的,有些需要長期用藥物維持的,也有打一次雷射就維持幾個月,幾個月以後還需要重複治療的,所以即便是在雷射治療後,也要不斷的隨訪,監測眼壓,了解它的療效。

手術是降壓幅度最大的治療方法,手術都有一定的風險,比如出血、感染,特別是青光眼手術術後併發症有時候不是大夫所能控制的,這就需要在手術早期做密切的隨訪,術後也要定期的隨訪,並且在手術以後3-6個月找大夫複查。

本文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青光眼科主任醫師唐炘教授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王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