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灣畔、青泥商圈,樓宇小區、地鐵公交,機場火車站……3萬多塊LED巨屏和電子螢幕同時點亮大連之夜。這是一次史無前例的全城集體致敬,致敬707位馳援武漢的白衣戰士和所有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他們是大連700萬人最遠的牽掛和最近的思念,更是鐫刻在大連豐碑上的永遠的驕傲。
朋友圈刷屏「大連為你們驕傲」
3月6日晚7時始,大連人的朋友圈被「致敬——最美逆行者」刷爆了。全城亮屏,大連馳援武漢醫護人員的名字和樣子,成了這座城市最亮的光。
家住西安路的李曉光,家裡的窗戶正對著麥凱樂西安路店的LED巨屏,「我站在窗前,看著LED屏上滾動的照片,認出來給我看過病的張永利大夫,剛開始十分激動,但看著看著眼淚就不知不覺地流下來了,他們是最美的白衣天使,是大連的驕傲,希望他們早日凱旋!」
和李曉光一樣,無數被亮屏震撼的人們在朋友圈記下了他們的感動。「你們是沒有硝煙的戰場的英雄,你們用生命作賭注換來黎民安康。祖國不會忘記你們,大連更不會忘記你們。你們是大連的驕傲,大連因你們而更加美麗。」「致敬最美逆行者,這是大連最美的風景!」
看著一幅幅布滿倦容卻依然微笑的照片,好多大連人心疼了。「臉上勒出了印斑,黑眼圈都熬深了……早日功告歸家,我們準備好了,給你們好好補補。」「女孩子把頭髮都剪短了……我們大連美發聯盟已經準備好了,將為逆行天使免費理髮一年,還你們魅力髮型。」
亮屏致敬最美逆行者,激起了大連人心中的自豪,那一束束光,穿透有良知的心靈,照亮整個世界。
千里之外淚目「大連花開正艷時我們必得勝歸來」
大連亮屏,武漢淚目。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感染疾病科醫生於洪波,第一批馳援武漢,目前仍奮戰在武漢市蔡甸區人民醫院。看到亮屏當晚家鄉的親朋好友紛紛發來的截圖和視頻,看到自己像明星一樣出現在家鄉的大街小巷,感動得淚流滿面。「這段日子以來,多虧了家鄉人的支持,物資供應不斷,噓寒問暖不斷。剛來的時候精神壓力很大,現在已經很適應了。眼看著醫院裡患者一天天減少,相信待大連花開正艷時我們必得勝歸來!」
正奮戰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重症病區的友誼醫院醫生王梓芳,是臨上夜班前在擺渡車上看到自己在大螢幕上的形象。她覺得很害羞,後悔沒早點兒減肥,後悔沒有好好拍照。「那天拍照時我剛從污染區出來,擔心攝影師被傳染,雙手支棱著,想笑又不敢笑。」她說,這可能是此生「最丑」的一張照片,但也是職業生涯中最值得珍藏的一張照片。「大連為我們亮屏,這是家鄉父老對我們的肯定和牽掛。我們一定不負眾望,完成任務,平安歸連。」
奮戰在武漢戰疫一線的大連醫護人員看到家鄉全城為他們亮屏、向他們致敬無不激動得熱淚盈眶。大連市中心醫院護士胡曉樂說:「感謝家鄉父老對我們的信任和讚美。大疫當前,衝鋒陷陣是我們醫務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家鄉人民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將化作我們前進的動力,讓我們更加堅毅,無所畏懼!」大連市第三人民醫院護士薛曉瑩、韓小明、紀曉紅、刁亞萍集體發出宣言:「我們愛家鄉大連!我們一定不辜負厚望,打贏這場阻擊戰,早日凱旋!」
來自家鄉的亮屏極大地鼓舞、溫暖了遠在千里之外的大連援助武漢醫療隊,也同樣激勵、感動了為守護大連晝夜奮戰的廣大醫護人員。看到已是40多天未見的「戰友」的臉龐,他們格外興奮。在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兩位獲「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稱號的醫護人員和該院馳援武漢醫療隊隊員的海報,張貼在走廊上,格外醒目。「為大醫一院張永利老師及全體馳援武漢的醫務隊員點贊」、「你們是前線最靚麗的風景線」、「這是她們最美的樣子」、「感謝大連,以這樣的方式,向戰友們致敬」……一股力量正在全市醫療戰線傳遞。
感動全城「唯有奮鬥的歲月才不負韶華」
桃李不言隨雨意,亦知終是有晴時。全城亮屏致敬英雄,也同樣激勵了全市各條戰線上為疫情防控和恢復生產堅守崗位的大連人。「疫情不退,我們不退」,是當下人們眾志成城的同頻共振。
「戰疫進入了持續膠著的關鍵期,此時此刻,我們最需要的是精神提振,是氣勢鼓勵,是光明點亮。大連為白衣戰士亮屏,向馳援英雄致敬,在山海間盪起一股雄風,一張張堅毅的臉龐,伴社區一線防控人員披星戴月,嚴防死守,他們是我們的精神力量。」甘井子區紅旗街道蘭豐社區書記孫海燕從除夕之夜就一直帶領社區工作人員、社區志願者和廣大居民團結一致抗擊疫情,她說:「我們為大連的城市亮屏點贊,願英雄的精神如黃渤海的潮水一樣激盪在濱城兒女胸中!」
「跟黨指引方向、逆風而行是大連人的性骨。雖然我們不能像白衣戰士一樣奔赴前線,但我們依然可以立足崗位,以白衣戰士為榜樣,緊握抗疫情、促生產兩隻槳,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擼起袖子加油干!」金普新區教育和文化旅遊局幹部、二十里堡街道二十里村駐村第一書記王海軍從正月初一到現在始終和村民一起為戰疫堅守,他說:「我們被全城亮屏感動,相信團結一致,老百姓的好日子就有奔頭兒。」
遼寧最美志願者郭連榮大姐看到滿城亮屏熱淚盈眶,「我心疼他們,也敬佩他們。大連人就是這樣,什麼時候都能衝上前、干出樣兒。也正是因為大連人有這樣的情懷,才會在各行各業湧現出大批為戰疫逆風而行的人們。」她說,「唯有奮鬥的歲月才是最美的韶華。」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王春燕 常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