滷肉變色、發黑的原因,以及具體的處理辦法,值得收藏

2019-07-15   小喬的美食美客

做滷菜,特別是滷肉,有一個經常出現的問題,那就是鹵出來的肉顏色太黑,非常影響品相。關於這一點,牽扯的因素很多,下面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這方面的知識和處理技巧。滷肉變色、發黑的原因,以及具體的處理辦法,值得收藏!

一,滷肉變色的原理,以及發黑的原因

滷水中加入糖色或者醬油(現在放醬油的不多,不易控制),在和食材煮制的過程中發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學反應,最終的結果是,食材變色了,這當然是我們希望的結果,這也是滷肉變色的原理。但是,如果變色太厲害,就會顯得發黑,這是我們不希望看到的,其中有以下幾個原因。

1,滷水沒調製好,滷水本身的顏色就過深。關於這方面的情況,大家都能理解,這裡就不多解釋了。

2,滷水的顏色感覺調得正好,可是鹵出來食材還是有些發黑。這個比較常見,看滷水的顏色,感覺剛剛好,可是鹵出來的食材感覺比滷水的顏色要深,感覺有些過了。其實從根本上來說,這個滷水的顏色還是不合格,怎麼回事呢?剛剛鹵出來的食材,顏色其實和滷水的顏色是一樣的,但是食材撈出來以後,上面還是含有滷水里的成分,特別是糖色,裡面含有糖分,糖分暴露在空氣中還會繼續氧化,導致食材的顏色繼續變深,主要還是滷水的顏色過了,這是主要原因。

3,滷水調製得非常合適,鹵出來的肉還是感覺顏色重,問題出在火候和雜質上了。同樣的滷水,如果在滷製的時候,火候比較大、火力比較急,雖然上色效果好,但是往往容易過,很容易將顏色上過了。另外,滷水不幹凈、雜質太多,很容易將黑色素附著在食材上,從而導致鹵出來的食材顏色發黑。

4,滷水和食材的配比太亂,不固定。平時在滷製食材時,由於出貨量不固定,同一鍋滷水,有時滷製的食材多,有時滷製的食材少,只要時間一長,滷水必定出問題,從而導致食材發黑,這也是平時出問題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很多人對這一點不知道或者忽視了。

二,對於滷肉發黑,具體的處理辦法,結合上面的幾點,處理方法如下

1,首先滷水的顏色要合適,這個合適並不是說顏色和滷肉最後要求的顏色一致,而是要稍微淡一點。滷製時,火候要把握好,不能因為火力太大耳致使食材變色太厲害。另外要定期清理滷水中的雜質,這個也很重要。這是針對於上面的1、2、3條原因,給出的具體的處理方法。

2,滷製時,滷水和食材的比例一定要剛剛合適。不能因為出貨量小,就用一大鍋滷水滷製很少的食材,也不能因為出貨量大、嫌麻煩,就用一鍋滷水滷製很多的食材,一定要保持滷水和食材有一個固定的比例,這點很重要。至於是什麼比例,這個要根據食材的種類和自己的經驗來。這個處理辦法,是針對於上面的第4條說的

三,隔夜變黑的滷肉,怎樣儘可能地調節一下它的顏色

1,這裡注意了,如果你在當天滷製的時候,滷肉顏色已經變黑了,要想把它的顏色變回來,那是不可能的。這裡說的調節滷肉的顏色,是說隔夜變黑的食材,並且還要保證當時滷製的時候,用的不是醬油,具體方法如下:頭一天沒有賣完的食材,回鍋之前,需要用大概60°左右的熱水浸泡15分鐘左右,這個過程就是去色的過程。泡完後取出,放在一個專用的小鍋中,倒入大鍋里的滷水,因為浸泡後失去了鹽分,還要加入適量鹽,再加入適量的黃梔子,中火熬制10來分鐘,再加點糖色,最後撈出,放入大鹵鍋中,中火熬制2-3分鐘即可。出鍋後,顏色能和頭一天的差不多。

2,這種操作,有它自己的原理。很多人的做法是這樣的,先是直接將滷水燒開,然後關火,將頭一天沒賣完的滷肉放在裡面,進行浸泡和燜制,這樣其實是不合理的,原因如下:首先這種操作,所謂的浸泡和燜制,本身不能給食材上色,另外,關火後燜制,很容易產生細菌,對滷水不利。另外再說下,上面為什麼用黃梔子。黃梔子在這裡的作用,是中和滷肉中的黑色素,用了黃梔子後,能基本去掉滷肉中的黑色,當然比上頭一天剛出鍋時的顏色,還是要差一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