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張挺執導、朱亞文、王學圻、梁冠華、湯唯、俞灝明共同出演的古裝正劇《大明風華》正在熱播,因為精彩的劇情牽動人心,所以也就受到了劇迷的追捧。該劇以歷經明朝六代皇帝更替的傳奇皇后孫若微(湯唯飾演)的經歷為主線,展現了大明王朝從初建到國力鼎盛的那段歷史。在最新的劇情中,王學圻扮演的朱棣下線,引發了網友的不舍。
昨晚的劇情中,朱棣在緩緩的落日下告別了觀眾。用落日比喻朱棣離去,也確實是起到了渲染氛圍的效果。有網友被畫面感染,問這是實景拍攝嗎?答案是肯定的,為了這場戲,劇組專門去澳洲取景,所以才呈現了這樣的效果。在這之前劇中其實並沒有正面展現一個老人臨終的場面,悲傷的落幕,被替換成了浪漫、奇幻又壯美的一個夢。
朱棣命懸一線,太子也是病體纏身,所以朱高熾的這個夢,無疑就是兩個垂死掙扎的人在進行著靈魂的告別。不得不佩服王學圻和梁冠華的演技,他們把父子之間的感情演得太到位了。朱棣對太子這樣說:「我每一次從戰場上回來,都要給你帶禮物」。朱高熾看起來也很高興,他勸父親別這麼拼:「我們大明國力強盛,懷柔征剿都可如意」。父子倆的台詞一出,竟讓人忍不住潸然淚下。
朱棣的下線,讓很多觀眾心生感嘆。有的說:大明的擎天柱倒了, 生於亂世,死於征途,這是一位馬上帝王的最好歸宿。還有的說:一代帝王,被王學圻老師演得栩栩生輝! 真的,這一版的朱棣,是我看過的最具帝王和英雄氣概的!更有人說:王學圻老師把這個皇帝演活了,看慣了清宮劇,總以為帝王家是沒有親情的,可這一次不一樣!
不僅觀眾表達了對朱棣扮演者王學圻的敬重和佩服,同劇組的演員朱亞文也在微博上表達了對王學圻感恩之情。他這樣寫道:那天下著濛濛細雨,說好了爺孫好好拍張照片。我站在前面牽著爺爺的馬,真的不知道,原來爺爺沒有看鏡頭,而是在身後給我撐起了一片晴天。
我想朱亞文的話一語雙關,生活中王學圻把他當成了自己的孩子,在劇里他又是朱棣最寵愛的孫子朱瞻基。在昨晚的劇情中,王學圻把朱棣心系朱瞻基一家的安危,在病床上想著各種方法來保全他們一家老小,不知道你看後有沒有被感動?反正我會感嘆:原來固執傲嬌一輩子的朱棣,竟有著一顆細膩溫柔的心啊!
那麼朱棣為什麼對自己的孫子這麼好呢?先來看看朱棣的三個兒子:大兒子朱高熾忠厚老實,但身體肥胖,腳有殘疾,且於朱棣而言過於寬仁;二兒子漢王朱高煦驍勇善戰,但盛氣凌人,狼子野心;三兒子趙王朱高燧心思縝密,但慣於見風使舵,無甚能為。而太孫朱瞻基集合了三個兒子的優點,文治武功都精通,也足夠聰明。所以相比三個兒子,他當然更喜歡這個孫子。
朱棣對孫子的好,其實史書上也有記載。書中說他對朱瞻基的培養相當用心,自己親自挑選文官給皇孫做老師,並常常讓他跟在自己身邊,讓他開闊視野,學習治國兵事,連出征漠北也都帶上他。而朱瞻基也沒有辜負朱棣的期望,開創了一個盛世。
戲裡是爺孫情,戲外王學圻和朱亞文也成了忘年交。記得兩人曾一起做過一期節目,朱亞文這樣評價王學圻:如今已經73歲的王老師,還能一天背下四頁多的台詞,我是自嘆不如,這體現了一個戲骨演員的自我修養,值得我尊敬和學習。
看過一個視頻,說王學圻老師在戲份結束時,向群演下跪,他說:我第一次演皇帝,不曉得大家真的為我下跪。可以說這位德藝雙馨的老演員為年輕的藝人樹立了榜樣,不僅深厚的台詞功底彰顯了戲骨之魅,同時對青年演員的關愛,也讓我們禁不住為他的人品點贊。
在《大明風華》中,朱氏一家人既是中國傳統家族的濃縮,也映照了當下的現實生活。那麼,你有追這部劇嗎?你喜歡扮演朱棣的演員王學圻嗎?歡迎留言點評,並同步關注很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wHEpgW8BMH2_cNUgeNM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