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
婚姻登記程序簡單
新人填表、蓋章即可迅速領證
缺少儀式感
而這一場景有望迎來大變化
@要扯證的朋友們
看過來
民政部、全國婦聯近日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強新時代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要發揮家庭家教家風的重要作用,在婚前、頒證、離婚等環節加強和改進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引導群眾建立和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係。
關於婚前輔導,《意見》強調,探索開展婚前輔導,開發婚前輔導課程,幫助當事人做好進入婚姻狀態的準備,努力從源頭上減少婚姻家庭糾紛的產生。
在提升結婚頒證服務水平方面,《意見》要求,縣級以上婚姻登記機關至少設立一個獨立的頒證大廳,探索將頒證儀式引入結婚登記流程並實現頒證常態化,通過引導婚姻當事人宣讀結婚誓言、領取結婚證,在莊重神聖的儀式中宣告婚姻締結,讓當事人感悟銘記婚姻家庭蘊含的責任擔當。
值得一提的是,《意見》提出建立地方領導、社會名人頒證制度,鼓勵當事人邀請親朋好友共同見證。
關於深化婚姻家庭關係調適和離婚輔導,《意見》提出探索離婚冷靜期內對當事人開展婚姻危機干預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意見》稱,要宣傳弘揚中華優秀傳統婚姻家庭文化,充分發揮其蘊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規範和社會教化功能。推廣體現優秀中華文化的傳統婚禮,組織舉辦集體婚禮,倡導健康文明、簡約適度的婚俗文化。
在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方面,《意見》提出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落地生根,引導廣大家庭培養愛國愛家的家國情懷,建設相親相愛的家庭關係,培育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體現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以家庭和諧促進社會和諧。
此外,《意見》要求,要加強組織領導,構建社會多方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廣泛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凝聚推進新時代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合力。要統籌考慮群眾基本服務需求和多樣化服務需要,通過公益創投、政策扶持、經費補貼、政府購買服務等途徑引導相關社會組織、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和專業人才發揮積極作用。堅持改革創新,發揚基層和群眾的首創精神,推動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有機結合,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以制度建設帶動整體水平的提升。
《意見》一經發布
「我國將強化結婚頒證儀式感」
話題就迅速登上熱搜
並引髮網友熱議
有網友表示支持
非常好
來點儀式感挺好的
有網友提出建議
結婚頒證的儀式感
可以加上
雙方交換體檢報告、徵信報告
民政局門口擺分娩疼痛體驗儀等
同時,也有網友表示反對
認為是形式主義
擔心造成領證排隊
等待時間過長的現象
當然,還有「吃瓜群眾」表示
反正不結婚
和自己沒關係
實不相瞞
小編就是那個吃瓜群眾
你覺得結婚領證需要儀式感嗎?
歡迎評論區留言
來源: 綜合民政部、全國婦聯、四川日報等
編輯: 林 敏王 瑞
責編:林 敏
審核:冉啟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wASbc3QBd8y1i3sJkJ0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