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明憑什麼這麼霸道?開48家公司當總裁,明星賺錢這麼容易?

2019-08-21   圈外觀察室

在過去的幾天裡,如果你沒能經常上網衝浪,乍一回歸會發現不太適應。那是因為,現在整個中文網絡世界的語言風格都變了樣。

你搞不清楚,為什麼一時間所有人都在說"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而"買冰箱"又是什麼東西?再加上這兩天熱門的視頻、段子、表情包,全部都指向了一個熟悉又陌生的名字:黃曉明。

是的,六小齡童的"六學"已經過時,歡迎來到"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的"明學"。

即便輿論已經陷入"群嘲"狀態,黃曉明的霸道總裁范還是端得有板有眼,他在微博上"一擲千金",帶著三個冰箱企圖挽回形象,做法也還是盡顯總裁本色。

而他為何人到中年,還把自己活在了"霸道總裁人設"里無法自拔?除了"抹了寬油",恐怕也是身後開設的48家公司給了他底氣。

800位明星開2800家,明星掘金之路

有公開資料顯示,在百度男/女明星人氣榜(2019年第16期)中各取前1000名(共2000人),就有800餘位明星擁有自己的公司,公司總數達2800家(包含已注/吊銷的),人均3.5家。

男明星當中,黃曉明因坐擁48家公司排在第二。不禁讓人感嘆,果然戲裡人設演多了,戲外也會不由自主活成人設,回顧黃曉明的總裁進階之路,也是娛樂圈眾多明星的掘金之路。

初級階段,演戲、參加綜藝、廣告代言。

演戲是明星的主業,對於顏值高、演技好、人氣旺的一線明星,片酬是其一項重要收入來源。

網上曾流傳的一份片酬排名顯示,電影方面,黃曉明、陳坤、孫紅雷的片酬在七八百萬,徐崢、謝霆鋒、周杰倫、黃渤超過千萬。而在電視劇方面,黃渤、黃曉明、孫紅雷的每集片酬在60-80萬之間。霍建華一部《如懿傳》,據傳拿到9000萬元的高片酬。

近幾年興起的真人秀等綜藝節目,也是明星掘金的一個主戰場。

鄧超參加《奔跑吧!兄弟》一集的收入是100萬元,一季(12期)下來進帳上千萬,還是友情價。圈內人透露綜藝節目明星的市場價格是:准一線明星的價錢為2000萬元起,國內一線大咖的報價則都是在3000萬元起,而明星在綜藝節目一季的錄製時間也不過24—36天。

除此之外,廣告代言也是一項不菲收入。如憑藉《琅琊榜》、《偽裝者》等大熱劇集,霸屏男神胡歌一口氣接下30多個代言,光代言費就賺了2億元。

中級階段,開餐廳、做潮牌,跨界經商做老闆。

利用自己在粉絲中的影響力,許多明星熱衷開餐廳。周杰倫的Mr.J義法連鎖廚房、舒淇的4號廚房……做的風生水起的要屬任泉,他早在1998年就開了自己的第一家餐廳,如今"蜀地傳說"和熱辣壹號都頗有口碑,其中熱辣壹號規模已擴大至5城13家分店,僅三里屯一家店旺季期間的營業額可以達到200萬元,扣除月租金,可進帳160萬元。

創立潮牌也是許多明星的生財之道。

薛之謙的DSP、李晨潘瑋柏的NPC、五月天的stayreal到陳冠希的JUICE……都是做的比較好的潮牌。其中,李晨和潘瑋柏合夥創立的潮牌NPC,七年間,旗下已擁有MLGB、NIC IS COMING、CC IS COMING、SDV等多個自主品牌,其線下實體店已開到第八家,天貓旗艦店也在2015年7月正式運營。

高級階段,開工作室、入股上市公司,紛紛轉型當投資人。

在演藝圈裡,黃曉明被稱為中國最會賺錢的男明星。2009年華誼兄弟上市時,黃曉明找朋友借錢,以3元/股的超低價格買了180萬股華誼原始股,經過兩次轉配股和分紅,他的股權已達到648萬股,單此一項,黃曉明身家就已過億。

除了做股東,他還利用自己的工作室先後投資了《精忠岳飛》、《中國合伙人》、《一場風花雪月的事》等影視劇,獲利頗豐。僅以《中國合伙人》為例,該片總投資4000萬元,最終票房5.37億元。按照發行方和院線慣用的43:57固定分帳比例,黃曉明工作室這一單投資的回報率就高達577%。

此外,房產、名車、紅酒、高爾夫球場、醫院也都被黃曉明納入投資範圍。他與曾志偉、巫啟賢合夥投資的高爾夫球場,在全國已經有35個連鎖分部。

瘋狂掘金背後,有人歡喜有人愁

大多數明星拋開主業、發展副業的初衷,除了掙錢,也是為自己的演藝事業爭取更多的自主權和選擇權。

所以,雖然明星企業數目龐大,但從行業分布來看,超過一半的公司處在文化傳媒業,在排名第二的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企業中,也有不少是明星用來處理商演活動的公司。

但因為明星畢竟還是有主業的、商業之路也不是全然輕鬆的,在掘金之路上有人成功自然也有人失敗。

影視公司中,做到成功的當屬楊冪。2012年,楊冪工作室成立,在此基礎上,楊冪及其兩位經紀人曾嘉、趙曉堯一同組建了"嘉行傳媒"。2015年9月底,嘉行借殼西安同大登陸新三板。2017年6月5日,嘉行傳媒發布公告,引入諾亞財富和完美世界,完成2.5億元定增融資,投後估值升至47.5億。

從借殼新三板上市,到憑藉熱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沖高估值的整個過程中,嘉行所表現出的資本手法,純熟爽利、一氣呵成,是近年來資本運作的最佳範例之一。

嘉行的業務模式是藝人經紀、影視劇製作相鋪相成,雙輪驅動。它的主要藝人包括楊冪、迪麗熱巴、張雲龍等,2019年第一季度的熱劇《小女花不棄》、《獨家記憶》、《逆流而上的你》、《怒晴湘西》、《幕後之王》以及《新倚天屠龍記》,都有嘉行傳媒的簽約藝人,一度形成嘉行傳媒的霸屏之勢。

然而像楊冪這樣的成功畢竟是少數,更多的還是慘澹收場。

2014年1月,韓寒參與投資的餐廳品牌 " 很高興遇見你 " 通過工商註冊,註冊資本為280萬元,輝煌時期"很高興遇見你"在全國門店數量超過60家。

但2016年,問題開始爆發。"很高興遇見你"開始頻頻爆出衛生問題、經營不善,甚至出現了倒閉潮。先是加盟商寧波分店,因涉嫌無證經營被立案查處,後又爆出蘇州分店遇裝修公司討薪,武漢一家分店因無證經營、鼠患嚴重被關停。

此外,再被爆拖欠員工工資。2018年7月18日, 網上曝出"很高興遇見你"天津加盟店,因欠薪被員工起訴至天津和平區法院,天津法院已受理該案。如今,該餐廳在網上查的到地址的,全國只剩下兩家。

無獨有偶,嚴屹寬妻子杜若溪曾開過涮肉店,因從不操心越虧越多倒閉了;黃磊和孟非的"黃粱一夢"因定價太高不到一年多就倒閉;包貝爾的火鍋店因用牛血充當鴨血,名譽受損在接受調查······

除了經營不善的慘澹收場,更糟糕的還有身敗名裂、臭名昭著。

2016年底,趙薇和丈夫用200萬元註冊了龍薇公司,公司不光沒有展開經營活動,連200萬元註冊資金也沒到位。可是就是這樣的一個空殼公司有意操控盤值百億的祥源文化29%的控股,其收購資金需30.6億,而他們只投進6000千萬,剩餘30億全部從銀行借款。

經過一陣操作,她又與祥源文化協商控股從29%改為5%。本來雙方協商取消協議一事不算大事,可是對於上市公司這樣大規模的股權轉讓無疑掀起一場大風浪,一場快進快出的資本浪潮結束了,夫妻二人賺得滿盆翻,而股民60%被股份漲跌血洗。

在資本浪潮里如此"空手套白狼",證監局判處趙薇夫婦以及相關人員罰款30萬元,且五年時間內禁止進入證券市場。同時,趙薇也失掉了"光環",明星效應讓人厭惡,網上讓趙薇"還錢"的叫喊也是不絕於耳。

趙薇如此開公司糟蹋了自己的明星光環,但張庭開公司,不僅丟了明星光環,順帶還毀了所有人心中的童年女神。

張庭和老公建造的微商帝國由來已久,主打護膚品,以"活酵母"概念為主,銷售面膜、乳霜等保養品。其官方宣傳的加盟口號是,"0投資,0囤貨,0風險,0加盟費,免費加入TST庭秘密,做明星合伙人"。

其官網顯示,TST庭秘密由張庭老公林瑞陽創立於1996年,其前身是台灣知名品牌lafee,19年來得到台灣民眾的一致認可,2013年,林瑞陽將台灣經商多年的技術帶回祖國大陸。

針對TST所宣稱的暢銷台灣19年的說法,事實卻是大多數台灣同胞均表示,幾乎從未聽說過這個品牌。甚至有台灣網友表示,TST近幾年在大陸很火,應該是大陸品牌。所謂的"台灣優良產品金牌獎"和暢銷台灣19年的明星產品,只是利用了兩岸信息差賺錢的噱頭。

於是,TST造成的爛臉情況引來眾多消費者投訴,並在2016年發生最大危機,上海崔小姐發微博稱,用了TST的活酵母產品後"慘遭毀容",醫院診斷為皮膚過敏發炎。在照片里,崔小姐的臉上布滿疤痕褶皺。她隨後放出與"TST總部總經理"的微信聊天截圖:對方稱是她之前用了激素產品所致,目前只能用凡士林。當她追問"我的臉毀了怎麼辦",對方怒稱"請你說話客氣點,這是你自身的問題"。

此後,談起張庭,便不再是《絕代雙驕》里的芊芊,《穿越時空的》小玩子,而是買爛臉面膜的微商大戶。

結語:

明星的職業生涯就像剎那間划過天際的流星——耀眼卻短暫。

因為頂著"明星光環",明星們開餐館、辦工作室、投資上市公司……當資本開始運作時,"光環"能讓各種資源一擁而上,迸發短暫的輝煌,但這條從熱搜榜跨界福布斯榜的路,其實要比想像中的難走許多。

一邊掣肘於經濟大環境的起伏,一邊受限於個人商業眼光、投資能力的高低,明星和公司的結合併非簡單的1+1等於2。

明星開公司的根本目的在於賺錢。但走上商業道路的明星應該如何定位自己?是跟風圈錢的投機者,還是一位真正的企業家?前者追求的是快錢、熱錢,後者得到的才是穩穩噹噹的商業回報。

流量和名聲背後,企業也考驗著明星對於商業的理解和熱愛。

本文由樹木計劃作者【圈外觀察室】創作,在今日頭條獨家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