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建設揚帆啟航再出發 努力建設更高水平平安雅安法治雅安

2020-03-26     生態雅安

治雅興雅,重在法治。日前,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印發《中共雅安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2020年工作要點》,進一步明確2020年依法治市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實施進程和組織保障。

無論是加強疫情防控法治保障、深入推進黨委依法執政、全面提升立法質效、持續深化政府依法行政、著力推進司法公正高效、切實提高社會依法治理水平、強化依法治市工作保障,還是推進社會依法治理、加強全民學法用法,《要點》制定過程中不僅向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各協調小組、市直有關部門徵求意見,也充分徵求了社會各界意見。

在這個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時代,雅安法治建設毫不懈怠、奮勇搏擊,揚帆啟航再出發。

記者對《要點》亮點進行了梳理,其中七個關鍵詞清晰勾勒出2020年依法治市工作的發力點。

【關鍵詞】 加強疫情防控法治保障

將「加強疫情防控法治保障」寫入《要點》,是今年我市推進全面依法治市工作的特色之一。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依法科學有序防控至關重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各單位各部門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疫情防控,全面提高依法防控戰鬥力,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自上而下,法治成為同心抗「疫」關鍵詞——

各單位部門迅速依法採取一系列嚴格防控措施,以「嚴防死守」的姿態遏制疫情蔓延。

依法防疫,法治理念貫穿疫情防控全過程——

目前,我市已研究制定《雅安市依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方案》。對依法防控中出現的法律現象和問題加以研究,編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法律法規和政策彙編等。

《要點》明確,要加大對妨礙疫情防控行為的執法司法力度。依法懲治妨害疫情防控行為,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繼續加強治安管理、市場監管、聯合執法,依法嚴厲打擊暴力傷醫、利用疫情哄抬物價、囤積居奇、趁火打劫以及制售假劣藥品、醫藥器械和醫用衛生材料等違法犯罪行為,為社會安定有序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同時,要加強疫情防控法治宣傳和法律服務。組織實施「防控疫情、法治同行」專項宣傳活動,大力宣傳傳染病防治法、突發事件應對法等法律法規,及時公布疫情防控所涉典型案例,引導全社會依法行動、依法行事。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法律服務,主動為民營企業及疫情防控相關企業提供免費法律諮詢,為參與疫情防控的醫務人員、困難群眾等特殊群體提供免費法律援助。

【關鍵詞】 加強黨對法治工作的領導

《要點》指出,今年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統籌開展全面依法治市各項工作。在提升依法執政水平方面,優化黨內法規前置審核工作機制。加強規範性文件備案審查,優化備案審查工作平台。全面落實黨內法規執行責任制,協助開展黨內法規實施評估工作。研究制定《雅安市貫徹<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實施細則》,為推進市域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根本遵循。

同時,各級黨委將認真落實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把全面依法治市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抓好制度設計和工作部署。強化黨政主要負責人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年度述法制度,完善落實黨委中心組及政府常務會集中學法制度。各級領導幹部也將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爭當推進全面依法治市工作的引領者和示範者。

【關鍵詞】 全面提升立法質效

法治建設,立法先行。

按照《要點》要求,今年我市將完善地方立法機制。貫徹《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加強黨領導立法工作的實施意見》,完善黨委領導、人大主導、政府依託、各方參與的地方立法工作格局。加強地方立法協調工作,研究制定《中共雅安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立法協調小組關於地方立法協調工作規定》(暫定名),加強對跨區域跨部門重大立法項目的統籌協調。健全地方立法前評估、立法後評估和立法爭議第三方評估制度;堅持科學民主依法立法。加強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的「立改廢釋」工作。完善立法項目徵集和論證制度,強化專家論證,拓展人民參與立法渠道。加強基層立法聯繫點建設,推進立法聯繫點工作制度化規範化。

同時,加強備案審查制度和能力建設,依法撤銷或改變不適當的政府規章及規範性文件,進一步提升完善審查信息平台,制定《雅安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規範性文件備案審查工作規定》;加強重點領域立法。科學編制市人大常委會和市政府2020年立法計劃,制定《雅安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若干規定》。圍繞城市管理方面的問題,提高立法質量,助推「雙創」工作,完成《雅安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暫定名)的立法調研和愛國衛生管理方面政府規章制定。

【關鍵詞】 加快法治政府建設

依法行政,是建設法治政府的核心,現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標誌。

《要點》目標任務,既高屋建瓴,又切中肯綮,為2020年雅安依法治市特別是法治政府建設釐清思路,指明方向。

——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放管服」改革向鄉村延伸,提升鄉村惠民服務能力。持續清理規範行政權力,動態調整權責清單。加強和規範事中事後監管,制定全市監管計劃任務和涉企現場檢查事項清單,探索建立重點監管清單制度。推進業務流程再造和場景式清單梳理,加快實現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建立全市標準統一制定、數據統一匯聚、評價統一管理的政務服務「好差評」體系。

——健全依法決策機制。強化公職律師、法律顧問、專家學者、社會公眾參與行政決策。建立完善重大項目和重大利益行政決策風險第三方評估機制。

——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配合推進「五大領域」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探索推進更大範圍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加快行政執法標準化信息化建設。配合開展全省行政執法社會滿意度調查,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和政府公信力。

——加強行政權力監督。落實各級政府向本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接受詢問質詢、報備規章等制度,按規定向政協通報有關情況。深化府院聯動,落實行政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依法執行人民法院生效判決。落實行政複議體制改革方案,建立行政複議撤銷、行政訴訟敗訴案件通報制度。

【關鍵詞】 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

公正司法,關鍵是要提高司法公信力。要積極穩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加強司法規範化建設,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為不斷增強司法公信力,2020年,全市將全面推進司法公正高效,讓司法系統運轉更順暢、質效更突顯、(法治)環境更公正、服務更高效。

——著力完善機構職能體系。優化職能配置,優化人民法庭布局,促進審判資源向基層下沉。推動「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在市縣公安機關推行大部門、大警種制。加快構建司法行政機關優化協同高效工作體系。

——著力完善司法權運行機制。健全符合司法職業特點的司法績效考核機制。完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和案件取證指引,建立與起訴、審判統一的證據標準。做好刑事檢察工作,落實捕訴一體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深化對監獄實行「派駐+巡迴」檢察試點工作。

——著力破解司法難題。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推進類案和關聯案件強制檢索,加強參考性案例庫建設,促進法律適用和裁判尺度統一。推進執行規範化建設,加大信息聯查、失信聯懲力度,完善「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信用監督、警示和懲戒體系,推動執行工作向切實解決「執行難」邁進。完善「兩法銜接」工作機制,解決有案不移、移案不接、以罰代刑等問題。

【關鍵詞】 著力推進法治社會建設

推進社會依法治理是依法治市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牢固樹立依法治理理念,不斷完善社會治理體系,落實基層民主協商制度,普遍推行「村規民約」「居民公約」「行業規約」,正確處理「維權」與「維穩」的關係,深入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為全面深入推進依法治市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夯實城鄉基層治理基礎。深化「1+8」基層微治理模式,加快構建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推進基層直接民主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加強公安派出所、社區警務室、司法所等基層基礎建設,落實「村(社區)法律顧問」制度。

——聯動創新精準普法。全面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完善聯席會議制度,落實普法責任清單。創新普法方式,問需設計、精準推送,推進「法治宣傳七進」向「法律服務七進」「依法治理七進」轉變。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常態開展憲法宣傳教育活動,推動建立以機關、學校為重點的憲法法律教育長效機制。加強鄉村普法力度,啟動開展鄉村萬名「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

——預防調處化解矛盾糾紛。全面推開「訴源治理」工作,完善信訪制度。加強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應急管理和網絡綜合治理。紮實推進網格化服務管理,強化綜治中心功能作用。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縱深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加快建設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法律服務效能。持續開展農民工維權法律援助專項行動。加強涉外法律服務。

——推進民族宗教領域依法常態化治理。建立健全黨委政府、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社會力量「四位一體、多元共治」的宗教治理體系。推進宗教活動場所法人登記工作試點。依法加強宗教場所管理,深化「法律進寺觀教堂」,探索建立「宗教活動場所法律顧問」制度,加強民族地區雙語法治人才培養。

——深化法治建設示範創建。開展黨委依法執政、政府依法行政和城鄉基層有效治理示範創建,積極申報一批省級法治示範創建,加強已有示範創建單位動態管理,力爭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

【關鍵詞】 發揮法治的引領規範保障作用

堅持依法治市、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雅安、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離不開法治工作保障。

抓住工作保障這個關鍵,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隊伍思想政治素質、業務工作能力、職業道德水準,建設一支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的法治工作隊伍,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市的基礎性、戰略性任務。

落實好這一任務,為依法治市提供有力工作保障,《要點》提出從隊伍建設、督察考核、理論研究等多方入手,從而更好地貫徹落實依法治市戰略部署和各項任務的迫切需要。

——加強法治隊伍建設。今年全市將以政治建設為引領,著力提升政法隊伍精氣神,強化理想信念教育,持續推進科技與人才、信息技術與政法業務有機融合,培養一批法治領域專家型領軍人才。

——加強法治督察考核。完善法治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同獎懲工作機制,抓好法治建設目標績效考核,注重成果運用。

——加強法治建設理論研究。開展全面依法治市課題研究,組織市級部門、科研院校、法律顧問團等開展理論研究。

——推進數字法治智慧法治建設。統籌推進智慧法院、智慧檢察、智慧公安、智慧司法行政建設,完善跨部門的政法大數據辦案平台建設。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石雨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w2NCFXEBrZ4kL1Vi9gG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