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強|從蘆苞獨樹崗走出的世界冠軍——殘疾射箭運動員蔡閣雅

2019-07-15     文明三水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孝善」二字早已融入每一位獨樹崗人的血脈,更成為獨樹崗人的行為準則。蔡廣權就是其中的代表,他是十里八村聞名的大孝子,從6年前就堅持照顧癱瘓在床的雙親。

除了孝之外,獨樹崗人還有一種「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的樂觀生活態度。如自幼就患上了小兒麻痹症的貞姑,雖然是行動不便,但樂觀的她自食其力,樂於助人。今天小編還要介紹一位感染很多獨樹崗人的堅強樂觀的射箭運動員——蔡閣雅

初見蔡閣雅,只是一位手推著嬰兒車的普通媽媽,動作純熟地轉動著車輪,時快時慢地前進,手推車穩穩掌控在她的手中,我不禁對這位普通媽媽的肅然起敬,我真完全看不出她是一個截肢人士。

蔡閣雅:飛來橫禍,腿部截肢,但生活仍要繼續

說起蔡閣雅,他的家人和朋友多會稱讚:堅強、刻苦、懂事……然而,他們不知道,在這些表象的背後,是她一次又一次的咬牙前行。

在她3歲時就因一場意外令她從此與拐杖為伴......「我只記得當時是被一輛自行車撞了,小腿骨折,後來在醫院醫治了很久也不見好轉。」對於那場改變自己命運的車禍,蔡閣雅如今已能坦然提及。與此同時,她也透露了一個信息,從那時起,她就默默學習忍耐和堅強,咬著牙關過日子,像個普通女孩一樣,上學時認真努力學習,只不過是她始終得架著拐杖。

在她升高一那年,蔡閣雅自願申請了截肢手術,「我是從電視上了解到截肢這些資訊,自己就不斷問自己,我截肢了會不會比現在更好呢?」從萌生了念頭到手術簽字,蔡閣雅的想法很簡單,希望自己可以真正上一節能跑能跳的體育課。截肢手術後,裝上了假肢,「我覺得自己解放了,從來沒有過的輕鬆,感覺自己重生了。」蔡閣雅樂呵呵說。

高二那年,命運再次給蔡閣雅帶來機遇。區殘聯的工作人員到她家中邀請她去參加殘疾人體育選拔。當時考慮到選拔隊管吃管住,又有誤工費什麼的,蔡閣雅欣然前往,並憑藉自身優勢被選到了射箭項目。

2012年蔡閣雅通過選拔和試訓進入廣東省殘疾人射箭隊,進隊後從零學起,在訓練中慢慢培養出對射箭的熱愛。

近年來,蔡閣雅參加各類射箭比賽數百場,斬獲獎項無數。其中,2017年在殘疾人射箭世錦賽中,女子反曲弓公開級團體比賽中和隊友默契配合,最終以1817環的好成績奪得中國隊在該次比賽上的首枚金牌。

「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一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 「苦痛是對人生最棒的褒獎!」

身患殘疾,蔡閣雅從未有自暴自棄。從走上射箭之路起,她更加堅信射箭是上帝為她打開的那扇窗。「我不能自由的奔跑,但我還有堅強的臂膀,每當我注視著手中的箭脫弦而出、正中靶心的那一刻,都能感受到身體里涌動著一股可以戰勝一切困難的力量!」

蔡閣雅:雖然艱辛,但是我追逐射箭的腳步將永不停歇

射箭是一項力量與精準結合的運動,對於腿部有殘疾的人來說,從事這項運動並不易,在訓練中會遇到許多困難。「最累就是腿,站久了,假肢會疼得受不了。」然而這樣的痛苦與困難並沒有嚇倒蔡閣雅,對射箭的熱愛與不服輸的精神一直支撐著她。蔡閣雅說,「從事任何事情都會有困難,能克服的困難就不是困難。不管是身體上的痛苦,還是事業瓶頸期內心的煎熬,都是正常的,都可以調整,可以努力克服。」

如今,蔡閣雅已經是一個孩子的母親,然而當被問到是否有退出射箭隊的打算時,她的答案是肯定的,「雖然有孩子了,但我仍有堅持訓練,我還是希望能夠再拼搏一段時間。」

蔡閣雅:殘疾人要認同自己,與健全人應當相互尊重

雖然在3歲時就遭遇車禍,但不幸的遭遇與身體的殘疾並沒有在蔡閣雅的心裡留下過多的陰影。「我從小便活蹦亂跳,周圍的人都對我非常好。在裝假肢前,我使用拐杖也十分熟練,能照顧自己。在裝了假肢之後,我更感覺自己完全解放了。」

「其實曾經我也因腿腳不便、不能做很多事情而發脾氣鬧情緒,但是總體而言我還是比較樂觀的。我也接觸過很多殘疾相對嚴重的人,他們中的一些人會很悲觀和自卑。我認為殘疾人首先要從內心承認自己,不要在乎別人的想法,明白快樂其實很簡單。對於殘疾人來說,雖然我們的肢體不健全,但是我們總能找到發光發熱的方式。」蔡閣雅表示,殘疾人與健全人應當互相尊重,相比同情,殘疾人更需要認可。

她說,雖然殘疾人運動員的競技水平與健全運動員相比會稍遜一籌,但是她仍希望與健全運動員一較高下,共同進步,「我想,不管身體殘不殘疾,只要努力用心地把事情做到極致,就能夠做好。」

數據來源:印象蘆苞

整理:文明三水微信編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vvsRK2wBmyVoG_1ZRJE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