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研究院藏西夏文《金剛經》

2020-04-28     莫高窟參觀預約網

敦煌研究院藏D0669號西夏文《金剛經》為1959年3月敦煌研究院竇占彪在維修莫高窟宕泉河東岸喇嘛塔時,於最南端一座小型塔婆中發現的。經折裝,高20、寬18厘米,上下單欄。經文107面,面5行,行12字。本刻本扉頁版畫1副兩面,高19.2厘米。上下單欄,欄高15.5厘米。封面有藍絲綢與發願文舊漢文及西夏文粘貼而成,是目前國內所藏西夏文獻中保存最完整的《金剛經》,《中國藏西夏文獻·甘肅卷》有收錄。

刻本中有西夏文「奉天顯道耀武宣文神謀睿智制義去邪惇睦懿恭皇帝 御校」,此為西夏仁宗的尊號,使用時間是1141—1193年。可知該《金剛經》刻於仁宗時期。

漢文本《金剛經》有的分三十二分(三十二個段落並有標題),此西夏文《金剛經》的正文部分完整地保存著三十二分的小標題,整個正文部分除「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的內容殘損外,其餘三十一分的內容都保存得非常完整。

《金剛經》正文前面的部分是《金剛經》的修持儀軌,而且該經保存的西夏文《金剛經》修持儀軌也是目前國內所發現的唯一保存較為完整的西夏文《金剛經》修持儀軌。西夏文《金剛經》儀軌內容依次為「金剛經啟請」、「凈口業真言」、「安地祇真言」、「普供養真言」、「請八金剛」、「請四菩薩」、「持經梵語」及「發願文」,共八部分內容。

西夏文《金剛經》在國內外保存較多,是已知西夏文獻中存量和版本最多的西夏文佛經之一。本件《金剛經》文字完整,而且還保存著最為完整的西夏文《金剛經》修持儀軌,這也是國內外各收藏單位同一藏品中所僅見。同時,該經中西夏仁宗皇帝的尊號題款也為該文獻的斷代提供了一個明確的依據。

參考文獻:

杜建錄、於光建:《敦煌研究院藏D0669西夏文<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考釋》,《敦煌研究》,2012年第6期。

來源:敦煌研究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vqWgx3EBfGB4SiUwGW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