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賭場開發銷售軟體,兩人因此被判刑!

2020-04-01     煙台市福山區檢察院


原本是在淘寶網開發小程序的網絡賣家,卻不慎捲入網絡賭博案。因其開發的軟體被自稱「境外賭場人士」購買,並用作賭博統計,90後小伙劉某近日被連雲港市海州區人民法院以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三十萬元。


基本案情

被告人劉某原是一名淘寶賣家,幫別人在網上開發一些小程序。2017年初,劉某開發了一款可以自動識別、統計微信賭博群內押註記錄、自動計算賭博結果和返利金額、操作買分退分的軟體(通稱「機器人」),用於組織微信群以「百家樂」等方式賭博並進行後期維護,可以對微信賭博群里的群聊進行分類匯總,直接統計群內成員的投注額。


而後就陸續有自稱是在境內外開賭場的人跟他微信聯繫購買軟體,劉某便將其從微信好友被告人王某那裡購買的可以顯示賭場內百家樂走勢的「路單」軟體捆綁銷售,先後銷售該軟體100餘套,銷售金額達70餘萬元。而被告人王某在明知道劉某是將軟體賣給他人用於賭博的情況下,仍然將軟體賣給劉某,非法獲利約4萬元。


裁判結果

連雲港市海州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劉某、王某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為犯罪提供技術支持,情節嚴重,其行為均構成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且系共同犯罪。根據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情節和社會危害程度,法院依法以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判處被告人劉某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三十萬元,判處被告人王某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


說法

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是2015年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新增罪名,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條之二規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為其犯罪提供網際網路接入、伺服器託管、網絡存儲、通訊傳輸等技術支持,或者提供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本案中,兩名被告人明知他人開設賭場,仍然開發並銷售軟體給他人,符合此罪的構成要件,應當依法定罪量刑。


網絡文化是一把雙刃劍,其負面影響成為誘發犯罪特別是青少年犯罪新的土壤。網絡的開放性、便捷性以及網絡行為的隱蔽性使這類犯罪變得輕而易舉,尤其是對於具有較高智商和高科技手段的行為人而言,犯罪成本大大降低。在打擊計算機網絡犯罪的同時,還應當注重關注網絡空間凈化,加強網絡倫理道德教育尤其是青少年網絡文化教育,避免道德觀念和法律觀念在虛擬空間中的異化與失衡。


來源:連雲港市海州區人民法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vny_NnEBrZ4kL1Vi8E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