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構圖,拍出花卉的別樣韻味

2019-06-19     大美攝影

花卉是自然界的精靈,是美麗的化身,可以給人們帶來一種美的感受。拍攝花卉可以將花卉的姿態、韻味及意境留存下來。但是花卉攝影不是單單把一朵花或幾朵花甚至大面積的花卉記錄下來就可以的。

如何才能把花卉拍得更美,構圖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同一場地,同一朵花,由於拍攝角度和構圖不同,其視覺效果大不一樣。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花卉攝影的構圖,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大小對比結合對角線構圖


在拍攝花卉題材的照片時,可以適當尋找具有相似形態,但是大小不同的個體集中進行展現,通過這樣極富變化又存在部分統一性的內容來活躍畫面。實際拍攝時,也可以通過鏡頭近大遠小的透視特點,通過調整焦距和拍攝距離來讓照片中的花朵變大或變小。同時,也可以結合對角線構圖或者斜線構圖等技巧,來布置照片中的元素。


光圈 f/3.2 快門速度 1/250s 焦距 100mm ISO100




頂拍構圖


當相機拍攝方向與地面垂直時,通常可以拍攝出一些富有表現力的畫面。這種頂拍的構圖方式還在於它改變了被攝對象的正常狀態,把人與環境的空間位置,變成線條清晰的平面圖案,從而使畫面產生不同尋常的美感。由於一些花卉個體矮小,因此非常適合以這種角度進行表現。實際拍攝時要注意保證畫面主體的清晰,這樣可以利用景深讓畫面更具變化。


光圈 f/2.8 快門速度 1/1000s 焦距 75mm ISO 100



明暗新舊組合對比構圖


對於花卉攝影來講,可以將一些新的事物和舊的事物並列擺放在畫面上,用舊的事物來襯托新的事物,以兩者之間的巨大反差來加強藝術感染力。新鮮和陳舊的景物可以產生很強烈的對比,「枯木逢春」就是最為有名的新舊對比,在春天植物發芽的季節,最容易獲得這樣的畫面。除此之外,殘荷也是攝影師經常拍攝的題材。下圖,攝影師在拍攝時將枯萎的荷葉與生命力旺盛的荷葉一同納入畫面中。為了在突出荷葉的同時弱化背景,在曝光時降低了2擋曝光補償,讓水面的亮度降低。

光圈 f/7.1 快門速度 1/15s 焦距 70mm ISO 100




發散式構圖


發散式構圖的最大特點就是:畫面中的景物有一種向外擴散的形態或者趨勢。下圖中,攝影師使用頂拍的角度拍攝了一朵菊花的局部畫面,藉助光線的造型效果,讓其形態產生由中心向四周擴散的效果。常見的具有發散效果的靜物有燈光、太陽、花朵等。

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拍攝技巧來實現發散式構圖。在拍攝時,使用較慢的快門速度,並且在按下快門後、相機完成曝光前,轉動鏡頭的變焦環進行變焦,這時拍攝的畫面就會產生一種「爆炸」效果,所有的景物都會產生一種從中心向外擴射的畫面。這種效果適合表現中心的焦點景物或人物,例如拍攝新聞題材或者運動題材時。如果配合三腳架以及適當的曝光數值和變焦時機,這種技巧也可以用來拍攝花卉攝影題材。


光圈 f/5.6 快門速度 1/160s 焦距 80mm ISO 100



虛實對比


虛實對比主要是在拍攝時利用鏡頭的景深和對焦技巧使主體清晰,並在照片上表現為主體形象原本的內容,同時讓背景或陪體形象因失焦而顯得模糊或形成虛化的效果,用以突出主體。在拍攝花卉照片時,可以使用專業微距鏡頭,選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花瓣,通過對焦實現一虛一實的效果。如果沒有微距鏡頭,也可以通過大光圈或者長焦鏡頭來實現這種拍攝效果。


光圈 f/3.5 快門速度 1/125s 焦距 22mm ISO 100



夾縫式構圖


荷花是許多影友所熱衷的拍攝題材,但大部分照片拍的都是整個花朵或全部荷塘。下圖中,攝影師拋開了完整的構圖,選擇了兩片花瓣夾縫間的這個獨特角度,仿佛透過粉色紗簾向內窺視的效果。並且,這兩片花瓣也是極富表現力的元素,它們提升了畫面的整體感。創意和構思結合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可以讓畫面構圖更加靈活與多變。

光圈 f/5 快門速度 1/400s 焦距 200mm ISO 800


九宮格構圖

很多數碼單眼相機都擁有拍攝構圖輔助線功能。當使用液晶屏取景並打開這個功能時,液晶屏上就會實時顯示拍攝場景的情況,並且在畫面上標出等分線,將上、下、左、右四個邊都分成三等份。用直線把這些對應的點連起來,畫面就構成一個「井」字,畫面被分成相等的九個方格,這就是我國古人所稱的「九宮格」。分割線相交所得的四個交點就是趣味中心。

在拍攝下圖這張花朵和蜜蜂的照片時,攝影師為了突出畫面中的主體,使用微距鏡頭對準蜜蜂構圖,同時將它安排在九宮格右上方的興趣點上。


光圈 f/3.5 快門速度 1/800s 焦距 90mm ISO 100




微距近攝構圖

通過專業的微距鏡頭可以拍攝與實際物體等大(1:1)的照片。微距拍攝是指在較近距離以大倍率對主體進行的拍攝,人眼往往對10cm以內的物體就看不清了(近視眼除外),而專業微距鏡頭光學系統是按照近距離拍攝進行特別設計的。在使用微距鏡頭拍攝花朵時,可以開啟手動對焦模式,將對焦距離設定為最近,之後向花朵移動,在花蕊清晰時停止移動並拍攝。


光圈 f/3.2 快門速度 1/400s 焦距 90mm ISO 100




上面介紹的是使用最近對焦距離以及最大微距放大倍數進行構圖拍攝的方法。這種方法可以獲得極富衝擊力的畫面,因為這種照片會將極其細微的花朵細節進行放大展現。下圖,在拍攝姿態優美的多瓣花朵時,可以使用微距鏡頭的自動對焦模式,之後在構圖時將整個花朵充滿畫面,並將對焦點設置在距離相機最近的花蕊處進行拍攝。


光圈 f/4 快門速度 1/400s 焦距 90mm ISO 100



側拍斜線構圖

在拍規則排列的花卉題材時,可以採用側面的角度,貼近其中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主體,再平行移動鏡頭,讓規律排列的花卉在畫面中延伸至遠方,形成視覺的縱深。下圖這張在溫室花卉培養基地拍攝的照片中,攝影師在取景框內納入了眾多相似的花盆,並且使用大光圈拍攝結合斜線構圖,既營造出畫面中的虛實結合,又讓照片顯得不呆板。


光圈 f/2.8 快門速度 1/50s 焦距 70mm ISO 100




陣列式構圖

當被攝景物成行或者成列有規律排一種潛在的美感。在拍攝照片前,我們不要急於動手操作相機,而是努力發掘事物之間的聯繫,尋找畫面中景物之間的關係,之後再有重點地進行表現。下圖,攝影師拍攝盆裝花卉時,採用稍高的角度,將鏡頭變至長焦端,讓仙人掌的彩色部分成為畫面主體。


光圈 f/2.8 快門速度 1/100s 焦距 200mm ISO 100



疏密對比

攝影構圖中的疏密對比是形態分布狀況的對比,厚實、密不透風的形狀給人一種沉重、壓抑、豐富的感覺,蘊藏著能量,有宏大的氣勢。稀疏、鬆散的形狀則清晰、靈巧、舒展,帶有優雅、自然的美感,兩者在一張照片中展現,可以充分顯示各自的視覺特性。在構圖拍攝時,如果使畫面上的疏密分布呈現平均化的特點,就會讓照片顯得千篇一律和單調。

例如,在拍攝下圖這叢花卉時,攝影師使用長焦鏡頭以平視的角度拍攝,讓處於高位的花朵和花蕾以遠處的綠樹為背景,這樣顯得較「疏」,而下方的花朵以背景的花朵為襯托,顯得較「密」。這樣的攝影構圖就避免了均勻分布所造成的單調和乏味。通常,在表現平面個體時,疏密對比運用更加簡單,例如用一枝花和一叢花進行對比等。


光圈 f/3.2 快門速度 1/250s 焦距 200mm ISO 100



以上部分圖文摘自

人民郵電出版社——《畫面掌控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vm8NpmwBvvf6VcSZ6aS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