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好的智慧,是拋開戾氣,以溫和處世

2019-11-15     國學書舍

菜根譚:拋開內心的戾氣,用溫和處事,才是智慧。

01

內心有一種溫和的習性,不光能收穫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還能讓自己的心性中充滿一種平和與坦然,這就是溫和最大的魅力。

但是,在人性之中存在一個常見的詬病,那就是戾氣太重。

現在是一個浮躁的時代,很多人急功近利,並且導致了人性的刻薄和冷酷,太計較自己的付出,卻從來不懂得施於感恩的回報。

一個冰冷的內心,不懂得感恩的心性,給他的人生帶來的結局必然不會幸福。

真正深層次的幸福和外在的物質無關,它只在於內心的平和與溫暖,但是一個戾氣太重的人,會永遠的失去這些東西。

人生就如同一面鏡子,照見的是所有內心。所有的心性,你內心所有的言行和想法,都會表露於外,在言行的點滴之中顯現出來。

而自己的言行也會在無形之中左右著自己的人生,所以儒家學說之中,就提出了「慎獨」的智慧,就是讓自己的言行在任何時候都能合理和適度。

當一個人任由自己的言行被慾望所念所吞噬,甚至被愚昧的心思所掩蓋和誤導,最終自己的人生越來越糟糕的時候,也沒有反思過原因何在。

國學文化《菜根譚》之中就說:

受人之恩,雖深不報,怨則淺亦報之;聞人之惡,雖隱不疑,善則顯亦疑之。此刻之極,薄之尤也,宜切戒之。

這句話意思就是說:受到了別人很大的恩惠卻不知道報答,而對於別人有一些怨恨就想著去報復。聽到別人的壞事,雖然不明顯,但是也堅信不疑,明知道別人做了好事卻懷疑別人。這樣的心性和行為,都刻薄冷酷到了極點,這是要避免的事情。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學會感恩,記住別人對你的恩惠,即便是微不足道的時候,也不能忘記懷有感恩之心,才能夠讓自己找到人生的希望。

感恩不僅是成全別人的方式,更是一種處事哲學,這也是內心溫和的體現。

02

這個世界上最可憐的人,其實就是陰險狡詐之人,因為這個世界無論怎麼對待他們,他們的內心都是陰暗的。

即便是別人施捨給他好處的時候,他都懷疑別人是否別有用心,你把這樣的人放在陽光底下,他都會用一把傘把自己遮起來。

內心陰暗的人,他的心裏面充斥的永遠是報復和很酷,並且不懂得去感恩。

而相反,一個內心溫和的人,即便是這個世界並沒有厚待他,他仍然有一份感恩,內心有一種富足和平和。

曾經有一個僧人,這個僧人走在路上的時候,看到一隻蠍子掉到水坑裡面了,他就想把這個蠍子救上來。

他伸手去救的時候,蠍子蟄了他一下,但是他並沒有在意,又伸手想把蠍子撈上來的時候,蠍子又咬了他一口。

這個時候旁邊一個人走過來就對他說:「蠍子咬了你一口,你為什麼還要救它呢,讓它自生自滅不就好了。」

這個時候僧人就說:「蠍子咬我只是它的天性,我想救人是我的天性,我從來不會因為它的天性而喪失了自己的天性。」

一個最高德行的人就是這樣,無論這個世界怎麼對他,他都能夠用一種感恩去對待這個世界,看到了世界的陽光一面,這樣平和的心胸懷和心性,能夠在悲觀中尋求快樂,常懷感恩之心,一生都沒有遺憾的事情。

所以拋開自己戾氣太重的執念,讓內心充滿溫暖和陽光,你會發現自己的人生會慢慢的轉變,也會感受到更多的幸福和溫暖。

文|國學書舍

看了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麼不一樣的感悟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va1Nb24BMH2_cNUg2k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