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參加鄉基幹民兵隊
任副中隊長;
20歲加入新四軍,
參加抗日武裝鬥爭,打擊國民黨反動派軍隊;
1946年參加淮海戰役,身中兩彈;
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
經歷了著名的上甘嶺戰鬥,榮立二等功……
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
百歲老兵常登才的戰鬥故事
點燃了廣大黨員幹部的初心
「窮人孩子早當家」
「舊社會好比是黑咕隆咚的枯井,井底下壓榨著咱們老百姓……」這首老歌,是舊社會常登才一家的真實寫照。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今年正好100歲的常登才告訴記者
他8歲給地主家放牛
9歲喪母,16歲做長工
想起萬惡的舊社會,常登才眼含淚水
「那時家徒四壁,吃了上頓沒下頓。我們家三代當長工,只有兩間草房,租種一畝半農田。」常登才說,全家六口人一年有五個月缺糧,母親拖著三個年幼的孩子走莊串戶,乞討度日,不幸病故。
常登才從小到地主家放牛、做長工。那時,他與女傭王玉珠互生情愫,但地主婆棒打鴛鴦,王玉珠投河自盡。從此,18歲的常登才盼著脫離苦海。
「當兵要當新四軍」
「吃菜要吃白菜心,當兵要當新四軍……」常登才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共產黨,盼來了專幫窮人的新四軍。
1938年秋,新四軍挺縱三支隊進駐江都大橋,成立了中共江都縣工作委員會,積極開展抗日武裝鬥爭。懷著為窮人求翻身的赤誠之心,18歲的常登才參加了鄉基幹民兵隊,並任副中隊長。
1940年2月中旬,江都民眾抗日自衛總團成立。常登才帶領鄉民兵中隊加入抗日自衛團,他在全團誓師大會上表示:「赴湯蹈火,視死如歸!」此後,他常隨自衛團深入敵區襲擊日偽軍。
網絡圖片
在一次次的抗擊敵偽戰鬥中,他如魚得水,勇猛似虎。1940年4月初,日偽軍一個中隊下鄉掃蕩,常登才和劉桂堂、徐柱生等六個隊員包抄敵人的後方,打得敵人措手不及,繳獲12支長槍、6支短槍。在吳橋慶功會上,區委武工隊、縣抗日自衛團領導稱讚常登才「像老虎一樣」,打得敵人鬼哭狼嚎,四處逃竄。
「多打勝仗好立功」
1940年6月28日拂曉,國民黨魯蘇皖邊區游擊副總指揮李長江部13個支隊(團)包圍郭村,對新四軍發動進攻。
「小小船兒劃向東,裝了一船韭菜一船蔥,感謝親人陳老總,多打勝仗好立功……」談到郭村保衛戰,常登才哼起了歌謠。
常登才所在抗日分團決戰三天三夜,拖住了李長江在口岸寺巷的殘兵及泰縣稅警團,阻擊了敵軍增援,減少了新四軍在郭村的壓力。
1940年7月2日,抗日分團配合新四軍攻打泰州。在戰鬥部署時,常登才在草垛旁看到三個偽軍,他持槍對敵人大吼一聲,三個偽軍立即舉手求饒,乖乖交出了2支長槍和1挺機槍。
1943年3月中旬的一天,一艘運輸軍需品的日本船從口岸駛往泰州,必經楊橋河。根據上級命令,班長常登才帶領11個隊員連夜來到楊橋河邊打伏擊。常登才和水性好的徐桂生兩人潛水去攔截日本船,閃電般地上了敵船機房,捆綁了兩個舵手,並命令他們停船,繳獲了上百餘條香煙、500斤白糖、30匹布及12箱槍彈等物資。
1948年,開展游擊戰的常登才隨同所在大隊劃編為五十二團,一同奔赴徐州參加淮海戰役。在陳官莊戰鬥中,由於敵強我弱,敵我傷亡都較大,他身中兩顆子彈,被送往戰地醫院救治。
網絡圖片
「捨生忘死保和平」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1950年,美軍越過三八線。6月28日,毛澤東主席發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號召。常登才積極響應,隨部隊加入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
網絡圖片
1952年,常登才所在的15軍138團參加了上甘嶺戰鬥。一天拂曉,敵人的火力密集猛烈,有兩座碉堡的四挺機槍朝我方不斷射擊,我方戰士頭都抬不起來,寸步難行。常登才報名擔當突擊隊員,前去炸碉堡。他將六顆手榴彈分兩處捆好,並帶一支卡賓槍縱身馳騁。在三個戰士的掩護下,常登才僅花五分鐘就跑了約兩百米,來到敵堡旁邊。不一會兒,他將兩顆手榴彈扔進碉堡。正當常登才準備返回陣地時,不慎被另一處碉堡里的敵人發現。他身中六槍,鮮血直流,咬牙爬回陣地,昏迷不醒。那一仗,我軍共殲敵五百多人,常登才榮立二等功。
「人民戰士驅虎豹,捨生忘死保和平……」常登才在朝作戰近兩年時間,參加大小戰鬥49次。他感慨道,刻骨銘心的上甘嶺戰鬥打得非常激烈,山頭上的石頭都化成粉末,有15厘米厚。
「能回到祖國,太幸運了!」常登才感嘆,當年在跨入國門、踏上國土的那刻,他敞開懷抱用力親吻祖國的大地。
戰爭的硝煙早已散去
和平的陽光灑遍大地
百歲老兵常登才的「戰鬥初心」
引領江都廣大黨員幹部繼續向前
來源:今日江都
作者:江都融媒體記者 李麗 通訊員 江萱
編輯:阿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