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9歲定親18歲逃婚 愛上表哥被拋棄 37歲嫁老頭守寡62年不後悔

2020-01-07     說歷史的女人

(說歷史的女人——第1092期)

她的經歷坎坷而傳奇:她9歲就定親了,但18歲時又逃婚;她愛上了表哥,但後來又被表哥拋棄;她37歲時嫁給了一個老頭,但兩年後又喪夫;此後守寡62年,但她永不後悔,直到101歲善終……

開篇有點像《紅樓夢》里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故事,表妹和表哥相戀了。而且表妹和表哥也是姑表。不過這可不是對《紅樓夢》的模仿,絕對是真實故事,悲情而唯美……

首先女主也是一位多情的美人,她美得即便不是傾國傾城,也堪稱芳華絕代。筆者說了不算。中國近現代國學大師、著名詩人、中國「比較文學之父」吳宓(吳雨僧)先生曾這樣描繪這位女子:「海倫天下美,雲是神人裔。禍水能滅邦,姿容真絕世。」

這裡的海倫,並非是指以其絕世美顏而引發著名的特洛伊戰爭的、希臘神話中眾神之王宙斯的女兒海倫,指的正是本文的女主。此女的英文名就叫海倫,她小名月仙,大名毛彥文。只從名字上看,你就能聯想到一些經典美女,除了西方神話中的海倫,還有東方月中的嫦娥……

(一)緣起

跟林黛玉十幾歲就進賈府長住很相似,毛彥文小時候大部分時間也是在外祖母家度過的。她那時候年齡更小,還是個不分性別的時候。她跟幾個表哥打成一片,經常無憂無慮地在一起玩耍,尤其是跟五表哥朱君毅最為要好,二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甚至晚上也是跟外祖母、五表哥同睡在一張床上,直到朱君毅上中學為止。

也像那位林妹妹,自小就聰明、漂亮、可愛的毛彥文非常受外祖母疼愛,她在外祖母家可謂恃愛而嬌,唯我獨尊,但唯獨對五表哥朱君毅服服帖帖,惟命是從。有一次舅舅逗她,你最喜歡哪一個表哥?她脫口就來:「五表哥!」這簡直就是還珠格格對五阿哥的節奏啊,呵呵。

也許在毛彥文幼小的心裡,早早就播下了愛情的種子。後來,正是這位「寶哥哥」朱君毅幫「林妹妹」毛彥文逃離了火坑,二人海誓山盟。但最終表哥卻殘酷地拋棄了表妹。不過二人的情緣還是糾纏了一世,直到毛彥文百歲之後……

(二)定親

又是1898年,中國歷史上不尋常的一個戊戌年。這年的農曆11月1日,在浙江省江山市須江鎮,美麗的沙埂村誕生了一個美麗的小女孩,她就是小月仙。她的家世並不顯赫,但也不差,其父毛華東(一個很大氣的名字啊)是一位比較開明的鄉紳,既種地,又經商,其家境還是比較富有的。在農村,毛家也算是大戶人家了。

毛彥文的父親儘管是為開明鄉紳,但在子女婚姻上還是比較守舊的。所以毛彥文在9歲時就定親了。當時父親把他許配給一個生意上的夥伴方耀堂的兒子。一是方耀堂看中了小小年紀的毛彥文的聰穎俊秀;二是毛父當時欠了對方3000塊錢。對方提出結為親家,他也不好意思拒絕,而且他一答應這事,這債務自然就免了,兩全其美。所以,毛彥文的婚姻一開始就有交易的成分在裡面。

不過毛彥文的童年還是比較幸運的,她的父母很注重子女教育,她7歲就上了私塾,13歲就讀於江山西河女校,15歲被保送入杭州女子師範,18歲又入浙江吳興湖郡女校,她可謂是受到了新學教育的知識女性。但在她18歲那年,不幸來臨。

男方要來迎娶她了。但此時的毛彥文早有了愛情自由的新理念,她豈肯就範?然人無戲言,父母是不能違約的。於是,毛彥文決定一不做二不休,逃婚!而幫助她達成目的的就是表哥朱君毅。

(三)逃婚

毛彥文自小對表哥朱君毅非常崇拜。當然朱君毅也是一表人才,聰慧絕倫,他比毛彥文大6歲, 17歲就考入清華學堂,是清華的高材生。辛亥革命爆發後,清華停課,他回浙江江山老家一所學校里代課,當時就住在毛彥文家。所以表哥表妹的接觸就更頻繁了。當時朱君毅經常跟她講清華的事情,給她講新知識,讓毛彥文大開眼界。在那時的少女心裡,表哥是「世界上唯一偉大的人物」。

兄妹倆無話不談,自然而然就像寶哥哥和林妹妹那樣,互生情愫了。所以當毛彥文被逼婚時,表哥自然當仁不讓地出手了。

這天,方家的花轎在嗩吶的歡叫聲中如期而來。正在梳妝打扮的「新娘」毛彥文心中咚咚地跳著。不是將要做新娘的激動,而是對自由的嚮往。終於,她趁大家不注意,在母親的掩護下,向後門走去。

一如亘古所有的愛情傳說,在越來越逼近的震耳欲聾的嗩吶聲和鞭炮聲中,掛在後門上那銹跡斑斑的大鐵鎖訇然彈開,而站在後門口的正是她日思夜想的情郎!早已準備好的二人在花轎到來之前的片刻,遠走高飛……

不過他們二人的逃跑也有「內奸」,就是母親的幫助。毛彥文的母親也是位開明的女子,她也很同情自己的女兒,在女兒的央求下,背叛丈夫放走了女兒。當然後來,她也受到了丈夫的責罵。事實上,毛彥文的母親早已對丈夫不滿了,因為她先為毛家生下的長子在5歲夭折之後,便再也生不下兒子,只生了幾個姑娘,毛彥文是長女。她在家的地位自然降低了不少。所以同病相憐,她一直鼓勵女兒獨立,長大走自己的路,不能被男人所左右。

毛彥文逃婚成功之後,就跟表哥私定終身了。他們也曾發誓,非你不娶,非你不嫁。毛彥文的家鄉浙江江山是山清水秀,有著名的江郎山和須水河。二人來到山下、河邊,「河誓山盟」:我們的愛如郎山須水,亘古不變!

然而,這樣的誓言靠得住嗎?

(四)等愛

開始,朱君毅確實為毛彥文付出了很多。

毛彥文逃婚之後,父親當然十分生氣,不過生米煮成熟飯,毛父也沒有辦法,畢竟這倆孽種是自己的親女兒和親侄子。反過來想想,表妹嫁表哥,你情我願,知根知底,親上加親,這事也不錯!於是就成全了吧。就欲同男方解除婚約。但對方豈能善罷甘休?當然要老帳重提,他們要索回之前毛家欠的3000塊錢。這在當時也不是個小數目。

朱君毅還真是仗義,他在清華大學裡搞募捐,欲替姑父(也是未來的「岳父」)還債。當時他的同窗好友,就是開頭提到的詩人吳宓就捐了50塊錢(他是捐錢最多的一位)。最後朱君毅共募捐了1300元交給了姑父。

之後,毛彥文就順理成章地跟朱君毅訂婚了。訂婚之後,朱君毅要到美國留學,二人是淚灑而別。雙方再次信誓旦旦,定下了5年之約,並且以「仁義禮智信」5個字為編號,分別代表5年,每兩周一封信,不准間斷。

開始朱君毅還能守約,雙方鴻雁傳書,浪漫溫馨;可到第五年時,他就不能堅持了,有時一兩個月毛彥文都不見他一封信。可妹妹都原諒了哥哥,也許是功課太緊張呢。

這一別就是6年。1922年夏天,朱君毅帶著霍布金斯大學教育系學士學位,和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回國。他寫信給毛彥文說,自己已經一名不文,讓毛彥文帶300塊錢到上海去接他。

終於回來了!毛彥文在「風含情,水含笑」中,再次見到了她久別的情哥哥。表哥瘦了很多,她很心疼。

然而面對激動的毛彥文,此時的朱君毅卻反應冷淡。

這6間,他們之間也發生了不少事情。毛彥文是位不折不扣的才女,她從吳興湖郡女校畢業後,又以浙江省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英文系,後來她還參加了五四新文化運動。1922年,被推選為女權運動同盟會浙江支會臨時主席,可謂前途光明。可是此時,為了朱君毅,她寧願放棄一切。

朱君毅回國後,被南京東南大學聘為教授。不久,他得了一場病。他住院的當天,毛彥文從學校回來為他守了一夜,之後她在醫院悉心照料了表哥一個月。為了照顧朱君毅,毛彥文毅然從北京女高師轉學到南京的金陵女大。

然而,這一切的結果呢?

(五)退婚

本以為當朱君毅病好之後,兩人便可以順利成婚了,可沒想毛彥文卻接到了朱君毅的一封退婚書。朱君毅的理由是,兩人性格不合,而且他還拿出現代科學的依據,說近親結婚不好。這完全是藉口,真正的原因是,朱君毅愛上了一個17歲的女孩。

毛彥文十分痛苦。此時的她已經是25歲,從18歲到如今,她苦等了7年,卻等來了這樣一句話。

毛彥文自是不能輕易答應。他便讓朱君毅的好友吳宓勸說表哥,試圖挽回這段感情。吳宓同朱君毅在清華同桌6年,兩人可謂莫逆之交,當時他還為朱君毅貢獻過50塊錢。但此時的吳宓卻對毛彥文情有獨鍾。

因為朱君毅跟吳宓二人關係太鐵,在學校時幾乎不分彼此,甚至毛彥文給他寫的情書,他都讓吳宓看。吳宓在見到毛彥文的情書後,也被她的痴情所打動,未見其人,已經對她大有好感,甚至暗生情愫,早對毛彥文浮想聯翩。

後來,吳宓的同學陳烈勛,把妹妹陳心一介紹給了他。陳心一與毛彥文是同學,吳宓曾托毛彥文了解陳心一的情況,毛彥文也算是充當過吳宓的「介紹人」。而如今,吳宓又成了毛彥文的說和者。當然吳宓也不能說服朱君毅。

然後,吳宓卻不顧滿心傷痛的失戀者,他調轉槍口,來追毛彥文了。為了毛彥文,吳宓是煞費苦心,毅然與妻子陳心一離婚,決絕地拋妻棄子(當時他已經有了三個孩子),苦追毛彥文。

朱君毅心意已決。1924年,兩人終於協議退婚。當然為了補償毛彥文,朱君毅答應給表妹4800元精神損失費,並委託吳宓轉交給她。

八年的等待,豈是金錢能解決了的?毛彥文傷心欲絕。所以,她發誓此後再不談愛,再不論嫁!對吳宓的追求,她當然置若罔聞。

朱君毅同毛彥文退婚之後,很快同蘇州女子成言真結婚。當時毛彥文還給他發了賀電:「須水永清,郎山安在?」自此,她同他一刀兩斷,今生再不見面。

之後,毛彥文把心思完全轉移到自己的學業上。她於1929年赴美國密西根大學攻讀教育學與社會學,兩年後獲得教育學碩士學位。回國後,她任暨南大學、復旦大學教育系教授。

(六)嫁愛

不過後來毛彥文還是嫁人了。在她37時嫁給了一個66歲的老頭。

這個老頭也並非尋常人物,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前民國國務總理熊希齡。熊希齡是個可以載入史冊的人物。他15歲中秀才,22歲中舉,25歲中進士,後被欽點翰林。民國以後,他於1913年任國務總理,和梁啟超、張謇等出面組閣,被稱為「名流內閣」,他曾主持制定了民國第一部憲法。熊希齡也曾是中國政壇叱吒風雲的人物。

毛彥文在北京女高師時就認識熊希齡了。當時她與熊希齡的長女熊芷是同窗好友,曾隨她到熊家做過客。她在湖郡女校時的好友朱曦也是熊希齡的侄女。後來,朱君毅同毛彥文解除婚約時,熊希齡的夫人朱其慧還曾為她抱打不平。

在熊希齡的妻子去世4年之後,毛彥文和他於1935年2月在上海舉行了婚禮。因為熊希齡當過國家領導人,是公眾人物,他老年又婚,在當時轟動一時。當時的《申報》如此報道:「前國務總理熊希齡氏,現年66歲,悼亡四載,昨日下午三時,借慕爾堂與毛彥文女士行婚禮。毛女士為留美女學生,任大學教授,芳齡三十有八,紅顏白髮,韻事流傳,滬上聞人咸往道賀,汽車塞途,極一時之盛也。」

婚前,毛彥文對老邁的熊希齡只提了一個要求,必須剃去他蓄留了20年的鬍鬚。熊希齡欣然領命。當有人替他惋惜時,他慨然道:蓋一個人僅此鬚髮而不能犧牲,何能為社會為國家做事?所以我毅然犧牲掉隨我數十年之長須,而與毛女士結婚!

熊希齡剃鬚明志,毛彥文深為感動。

當時有不少人認為,才貌俱佳的毛彥文以處女之身嫁給老朽的熊希齡,是貪圖他的富貴。這是對她大大的誤解。因為熊希齡早就退出政壇搞慈善了。

1917年夏末秋初,河北境內大雨連綿,發生嚴重洪災,受災縣達103個,災民超過600萬人。那時熊希齡已經退出政壇,過著隱居的生活。身處災區的他目睹了災民的慘狀,他立刻奔赴北京,向政府提出賑災的建議。

他的建議被國務會通過,但政府藉機讓他出山親自主持賑災。為了顧全大局,熊希齡重出江湖,他帶頭捐款,號召全民風雨同舟,使抗洪賑災取得很大成效。此後他就徹底隱退,做慈善了。

1918年4月,河北水患雖平,但留下了數百孤兒無人領養。於是熊希齡在北京香山靜宜園創建了香山慈幼院,收養難童和孤兒。他還聘請了李大釗、蔣夢麟、胡適等組成評議會,摸索出一套科學而實用的現代教育管理方法,把個孤兒院辦成一個很正規的教學機構,後來規模越來越大,人數最多時,達1600餘人。

毛彥文到北平後,在熊芷的陪同下,曾參觀過熊希齡主辦的香山慈幼院。毛彥文突然覺得自己也適應干這樣的事業。熊希齡也曾邀請過她來參與慈幼院的教育管理。從那時起,她已對熊希齡產生敬慕之心了。

後來,熊希齡妻子去世,他哀痛不已,加上年事已高,他曾意志消沉,甚至已無心打理慈幼院業務。熊芷愛父心切,就有意為父親找個老伴照顧他。於是她就讓熊希齡的侄女朱曦出面,極力鼓動熊希齡向單身的毛彥文求婚。熊希齡對毛彥文印象很好,認為她是一位奇女子,就再次煥發了青春。

毛彥文期初也猶豫過,畢竟對方年齡太老了。只是,轉念想到自己也已是大齡剩女,再者她也確實喜歡慈幼院的事業,也對熊希齡很有好感,於是就答應了。

但到1935年,毛彥文同熊希齡結婚時,熊希齡已經是「兩袖清風」了。他在妻子去世後,把自己的動產都分給了兩個女兒,把房子等不動產全部捐獻給了「熊朱義助兒童福利基金社」了。以至於他們結婚後生活很拮据,基金社的管理人員建議說,把熊希齡捐助的一半財產返還給他,以解決生活問題。但毛彥文堅決拒絕。熊希齡大為感動。

(七)無悔

熊希齡還發起創辦了世界紅十字會,於1932年任世界紅十字會中華總會會長。1937年「八·一三」淞滬會戰爆發,熊希齡在上海和紅十字會的同仁共同設立傷兵醫院和難民收容所,收容傷兵6000人,救濟難民20000多人。京滬淪陷後,熊希齡繼續赴香港為難民、傷兵募捐。1937年12月25日,熊希齡在香港病世,享年68歲。

此時距毛彥文和熊希齡結婚才兩年多。此後毛彥文一直獨身,守寡62年。不過在此後的漫漫歲月里,一代紅顏才俊毛彥文還是被多人追求過,比如吳宓就一直對她十分痴情。他曾寫過包括數十首詩的「吳宓先生之煩惱」組詩,第一首便如此抒情:「吳宓苦愛毛彥文,三洲人士共驚聞。離婚不畏聖賢譏,金錢名譽何足雲!」他就像金岳霖暗戀林徽因一樣,苦戀了毛彥文一輩子。

但毛彥文洗盡鉛華,脫離紅塵,一心鑽進丈夫熊希齡留下的慈善事業里,青燈黃昏,不再面對任何人的感情了。

她對自己的選擇從不後悔,即便當初面對老邁的熊希齡時,她都堅決認為:「長我幾乎一倍年齡的長者將永遠不會變心,也不會考慮年齡,況且熊氏慈祥體貼,托以終身,不至有中途仳離的危險。」

關鍵還是,毛彥文對於教育事業的執著。當熊希齡去世後,毛彥文說,「我痛定思痛,只有把先生的事業進行下去,就是和先生的永不分離!」之後她繼承熊希齡遺志,繼任慈幼院院長,為了慈善事業,不辭辛勞,常年奔走。

1949年後,她兩手空空去了台灣,後來為了生計又去了美國。她半生飄零,備嘗人間心酸。1961年,毛彥文重回台灣,重執教鞭,生活一直十分低調。1963年11月,她得知在上海的表哥朱君毅去世後,悲痛萬分,寫下了《悼君毅》的長文。她還是沒有忘記自己的美好初戀。君雖負我,我不負君!

後人問及毛彥文對朱君毅和熊希齡的感情時,她說,我對前者用情最深,對後者用情最長!

1999年10月3日,毛彥文於台北安然而逝,享年101歲。一代才女百年繁華終於落盡……

美麗如月仙,神話如海倫的毛彥文,一生只享受了不到3年的愛情,卻寡居了62年,她用62年的堅守,為世人詮釋了什麼叫人間真愛。

(文/說歷史的女人·冰島啖冰)

參考資料:《往事》《毛彥文:那一場風花雪月的事》《江山才女的愛與傷》《熊希齡傳》《吳宓傳》等。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vX8fiG8BMH2_cNUg9fN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