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洞察 丨 作者 / 劉潤 整理 / 萬青
這是劉潤公眾號的第535篇原創文章
昨天,我們在一個群里討論老人帶孩子的問題。大家的觀點都很有道理。
但,老人真的是不會帶孩子嗎?
有群友認為,之所以不讓老人帶孩子,是因為我們父母這一代人,其實沒有真的"帶"過孩子,沒有經驗。
老了後,不可能立刻成為專家。
有群友認為,父母,和爺奶關於帶孩子的爭奪,其實是權力之爭。
誰帶孩子,誰就掌握了下一代。
比如過去某個朝代,皇妃生子要殺掉皇妃。因為怕她們權力過大。
這些觀點,我覺得都挺有道理的。
但我認為,我們和爺爺奶奶關於教育理念的不同,也許還有別的原因。
我們30歲生孩子,父母60歲。一個是而立之年,一個是耳順之年。
而立之年的你,最看中的東西是什麼?
成就,責任。
你如果不思進取,就被朋友們恥笑,同事們排擠。你知道競爭的慘烈,你知道成就的重要。
同時,成為父母的那一天,你正式長大了。
你更有責任感,你知道肩負重任。
你知道成為一個具有完全人格的人,有多重要。
你要你的孩子,也有責任感。
所以,你所有的教育導向,都指向於此。你以為,這就是正確的。
但是,耳順之年的父母呢。他們最看重的東西是什麼?
是健康,是快樂。
你所經歷的一生,他們都經歷過。你認為的轟轟烈烈,他們都體會過。
他們也曾認為成就和責任高於一切。
可是,老了之後,他們開始意識到,那一切曾以為高於生命的意義,其實沒有生命重要。
他們開始頓悟:平平淡淡才是真。
所以,他們的教育導向,就變成了吃飽了,長高點,多睡會兒,別被人欺負,比什麼都重要。
你說,你們這是不對的。你們不會帶孩子。
但是,你想過沒有,你,不就是他們帶出來的嗎?
你的優秀程度,就是他們帶孩子的水平的優秀程度。
他們不是不會帶孩子,只是他們的價值觀發生了變化。
某某的父親是軍人,小時候對他的教育非常嚴厲。
今天他非常感謝父親。
但是現在,父親對孫子卻百般溺愛。你都看不懂。
為什麼?是他突然忘了怎麼帶孩子了嗎?
並不是。而是因為他開始認為那些事情不重要了。
健康,快樂才重要。
同樣道理。覺得這重要、那重要的你,今天對你孩子照英文書養。
但是等你老了,面對孫子時,那種一個走向盡頭的生命,看著一個新生的生命的喜悅,會讓你忘了書里所有的原則。
所以,關於帶孩子,不是老人"會不會"的能力問題,而是老人"願不願"的心態問題。
教育,基本都是投射。
你希望把而立的自己投射在孩子身上,還是把耳順的自己投射在孩子身上?
最後說一句。我們都會變。
我們老了會覺得自己年輕時傻得可笑。但其實一點都不可笑。
你再年輕一遍,還是會那樣。
年輕的你呢,也會覺得你父母蠢得可愛。但其實一點都不會蠢。
老了,也會那樣。
這不是進步。這是輪迴。周而復始,生生不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