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看似是很漫長的時光,但在記憶力不過是彈指一揮間的過往。十八年能改變很多事物,那麼國產手機行業在這十八年里會有怎樣的變化呢?今天魅族科技在全網上映《這十八年》,以電影的形式重現了國產手機行業的變化。
在影片剛開始,是我們都經歷的青澀的學生時代,影片里男女學生就是我們初戀時的樣子。在背後黑板報上寫有「慶祝中國成立 58 周年」,這在暗示國產智慧型手機的開始時間——2007年。
畫面一轉,鏡頭來到華強北。只要是對數碼有點了解的朋友應該都不陌生,曾經的華強北就是山寨機的基地,各類不知名的手機品牌、山寨品牌都在這裡誕生和銷售;同時期的還有「水貨」,即從香港等地帶出的非國行版品牌手機。也正是在這一時間節點,iPhone手機面世,隨著iPhone手機的出現,許多國產手機市場逐漸開始失去了市場。
當然市場永遠都不會是一家獨大。在「華強北亂象」之後,許多國產手機品牌藉此起步,開始注重手機品質、性能、功能,在這段時間裡,小米、魅族、華為等國產手機品牌開始慢慢占領智慧型手機市場。在影片里的「貼膜」那段,可以看出當時小米、魅族的貼膜需求量最大,暗示小米、魅族當時是銷量最好的手機品牌。
之後就來了網際網路電商時代,網購的興起衝擊了傳統線下渠道。在影片里也體現出了傳統渠道市場在尋求轉型,手機店員工阿武在老闆的支持下開始做出了網絡電商,通過電商渠道銷售手機。在此之後,直播帶貨興起,他們也轉向了直播帶貨形式,與時俱進。
蓬勃發展的國產手機,也在這十八年里在海外取得了好成績。影片里介紹了我們國內企業在非洲建設信號基站,這是我們通信技術的強大,讓世界都認可。同時影片里還能看到非洲國民都在用中國品牌傳音手機,可見中國手機品牌在海外市場的巨大份額。
在影片的最後談及到了國產手機在海外市場受阻,影片里作為華南最大手機代理商的羅總說到:「看似國產手機的崛起在國際市場攻城拔地,影響了外國企業的收入,但是充分公平的競爭,才能讓每一個品牌保持持續的創新能力,也會讓市場更加繁榮」。而國產手機每一年的創新技術都是全球手機行業里數一數二的,據悉,魅族即將發布的魅族18系列同樣會有諸多創新,想知道魅族有哪些創新之舉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3月3日魅族18系列雙旗艦發布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vNB47XcBDlXMa8eqrd_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