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起訴威馬,索賠超21億

2019-09-02     電動汽車時代網

近日,據媒體報道,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吉利汽車研究院以侵害商業秘密為由,起訴造車新勢力威馬汽車旗下的四家公司,包括威馬汽車科技集團、威馬智慧出行科技、威馬汽車製造溫州公司、威馬新能源汽車銷售公司,目前上海高院已經介入審理,開庭時間為2019年9月17日。

據悉,這起糾紛案的索賠金額高達21億元,或將是中國汽車行業智慧財產權糾紛最高索賠金額的訴訟案之一。

目前,吉利和威馬均未對這起智慧財產權侵犯糾紛案公布具體細節。吉利回應稱:"一切以法律判決為準,我們不做額外評論。"

威馬的回應是:"作為國內造車新勢力中的"硬創新"科技實力派,威馬始終堅持正向的研發、自主開發,在確保不侵犯他人智慧財產權的同時注重對自身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截止到6月,威馬汽車在設計、技術等領域的申請專利數已經達到1076項。威馬汽車沒任何侵權行為,我們對贏得這場訴訟非常有信心。"

但是,據消息披露,威馬汽車核心團隊多來自吉利和沃爾沃系,而威馬汽車創立時的多名核心員工,均有吉利履歷。

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曾擔任吉利控股集團董事兼副總裁、沃爾沃汽車全球高級副總裁兼中國區董事長,在吉利任職期間, 沈暉帶領吉利團隊完成海外併購沃爾沃汽車。

威馬汽車財務長CFO張然,曾任吉利執行董事,任職吉利集團CFO,負責海外併購及融資。

威馬聯合創始人林立剛,曾是吉利收購沃爾沃談判成員,熟稔國內外企業財務管理以及資本運作。

威馬汽車合伙人兼營運長徐煥新,此前曾在沃爾沃主導過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研發。

威馬品牌戰略副總裁陸斌也曾擔任吉利銷售副總經理,成功主導吉利子品牌整合與經銷商網絡建設。

據了解,吉利起訴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等侵害商業秘密糾紛一案,在2018年就已經提交。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九條,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包括:

一、以盜竊、賄賂、欺詐、脅迫、電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三、違反保密義務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

四、教唆、引誘、幫助他人違反保密義務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獲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經營者以外的其他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實施前款所列違法行為的,視為侵犯商業秘密。第三人明知或者應知商業秘密權利人的員工、前員工或者其他單位、個人實施本條第一款所列違法行為,仍獲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該商業秘密的,視為侵犯商業秘密。

據1-7月份的上險數據顯示,威馬EX5的上險數為9149輛。沈輝曾表示,威馬今年目標是衝刺10萬輛。如今來看,完成目標已經幾乎不可能。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8日,威馬汽車才完成總額30億元人民幣的C輪融資,由百度集團領投。至此,威馬汽車累計融資金額已經達到了230億元。

日前,威馬汽車還與格力電器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發力車聯網智能化領域,在整車製造相關、高端設備輸出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

而就在近期,威馬對外宣布已經開啟D輪融資。至於結果如何,目前來看顯然不容樂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vITiCW0BJleJMoPMNIV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