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走出第一階段,豆粕經過疫情給予供給端的利多影響即將結束,油脂端經歷了國外的需求下降和國內需求回升的一個階段,那麼接下來怎麼走,相信有很多的分歧,畢竟在疫情蔓延沒有得到控制的一個前提下,很難勾勒出一個穩固的分析模型,市場需要新的因素來主導漲跌,下面去分步來聊聊自己的觀點看法。
先來說說豆粕的邏輯,豆粕是屬於疫情導致的南美大豆出口出現運輸鏈的問題,疊加國內進口大豆到港延遲,出現部分地區油廠提貨出現困難,美豆在此時也給予一定助力,讓連豆粕一度漲破3000元大關,然而大豆出口對於南美兩國屬於經濟命脈,而巴西更是鐵礦石等主要出口國,在短暫的影響後,相信巴阿兩國如果不是萬不得已不會暫停大豆的出口,後期運輸端可能還會出一些小問題或者波折,但是難以撼動大局,隨著月底到五月大量到港大豆的到來,油廠大豆短缺和現貨偏緊狀態將迎刃而解,這也是在現貨偏緊的情況下期貨走弱的原因之一,三月份巴西對華裝運1000萬噸,預計本月底到五月原料端將不是問題。到了這裡,很多人開始預測後面能夠跌多少了,當然,現貨回落,基差走弱這是共識,而期貨能夠回落到哪又是出現了很多分歧,當供應端問題解決的時候,而巴西阿根廷現在正在收割,基本產量沒什麼大問題,接下來就需要看需求端能不能頂上了,從目前已知的數據來看,三月份生豬存欄環比上升1.56%,利潤高企會讓養殖積極性提升,當然非洲豬瘟影響依舊存在,只不過被新冠疫情掩蓋了,但是目前的局面看,影響有限,其他禽類也走在了一個健康的恢復期,預計後期需求出問題的機率較小,故期貨不應該過度看空,現貨則要警惕基差下跌帶來的影響。
油脂端我們分兩塊來講,豆油和棕櫚油,菜油影響有局限性,這裡就不多說了。首先豆油,最近去庫存速度很快,一個是油廠壓榨率較低,一個是因為最近學校開始普遍復學,需求上迎來一波補庫,供需雙利好導致降庫速度加速,目前國內豆油商業庫存已經接近100萬噸大關附近,預計本周庫存將繼續回落,但是期貨上已經略顯疲態開始回落,原因和豆粕差不多,月底大量到港大豆,後期壓榨率上升,豆油產出會有一個明顯的增加,而學校開學經歷一波補庫高峰後將會回歸正常狀態,預計後期庫存將從去庫轉為增庫,五月前後可能是轉折點,那麼豆油後面就不能過於樂觀,在這裡先給大家提個醒。棕櫚油上前面很強勢是因為產地馬來西亞因為疫情關閉種植園,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供給端的產量,然而這個減少並不能抵消需求端的下滑,且這部分產量會轉移至5月,增加5月份的供給,對於棕櫚油還有一個利空因素,就是棕櫚油的摻混政策在原油價格低迷的時候是否還能夠堅定執行?除去上方以外的因素,還需關注印度的疫情,印度屬於棕櫚油消費國,假如印度一旦控制不力,造成大範圍的蔓延,棕櫚油需求堪憂。總得來說,油脂端的利多帶給價格的支撐並不牢固,而供給端的預期並不好,接下來如果需求得不到像樣的提升,油脂未來的時間不容樂觀,而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需看疫情在全球範圍上的控制,我對於油脂端態度是,別過度樂觀,高拋低吸,如果真的短期反彈不少,則是套保的時機。
從宏觀上講,疫情的影響可能延續2020年整個年度,畢竟疫苗不出來,就沒有絕對的消除影響,而疫情帶來需求端大多數時間是利空的,尤其是油脂消費,而豆粕消費則相對穩定,故個人後期觀點一句話總結:油脂警惕二次下跌風險,豆粕不宜過度看空。
來源:大內期手;作者:駱利關;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責任編輯:沈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vDpdf3EBfwtFQPkduyFF.html